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三种手性固定相对6种N-乙酰化DL-氨基酸酯进行了手性分离研究,结果表明:N-乙酰化DL-氨基酸酯的手性分离系数α随氨基酸手性中心基团R1和衍生化基团R2的增大而增大,同时CSP具有手性识别的手性中心基团空间位阻的增大也有利于改善手性分离效果,对映体的馏出顺序取决于CSP具有手性识别的手性中心的构型,本文还为已提出的N-乙酰化DL-氨基酸酯在该类手性固定相上的手性分离机理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同手性固定相对DL—氨基酸衍生物对映体手性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种手性固定相对6种N-乙酰化DL-氨基酸酯进行了手性分离研究,结果表明,N-乙酰化DL-氨基酸酯的手性分离系数α随氨基酸手性中心基团R1和衍生化基团R2的增大而增大,同时CSP具有手性识别的手性中心基团空间位阻的增大也有利于改善手性分离效果,对映体的馏出顺序取决于CSP具有手性识别的手性中心的构型,本文还为已提出的N-乙酰化DL-氨基酸酯在该类手性固定相上的手性分离机理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3.
采用天然手性中心多糖类手性反相色谱固定相填料,高氯酸钠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在不同的流动相比例下拆分了手性药物坦索罗辛.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色谱参数变化的规律,包括保留时间、分离度、塔板数、半峰宽度、对称度等.得到了较好的拆分该手性化合物的色谱条件.  相似文献   

4.
利用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进行手性分离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手性固定相的合成也就成了该项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问题.在手性固定相的合成中氨丙基硅胶作为手性固定相的键合基体,其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性固定相的手性分离能力.分别利用国产和进口分装的氨丙基硅胶作基体,合成结构完全相同的手性固定相,结果表明进口的氨丙基硅胶合成的手性固定相的性能优于用国产氨丙基硅胶合成的手性固定相,并论述了可能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连接臂,合成了β-环糊精键合硅胶固定相(CDs).研究了二茂铁衍生物的手性HPLC分离,结果表明此固定相对手性二茂铁衍生物有很好的分离能力.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讨论了可能的分离机理,并考察温度对二茂铁衍生物手性分离的影响,实验所选取的温度都低于对映体转折温度Tiso,在该实验温度范围内,固定相构型未发生明显变化;保留机制及对映选择作用不变;Δ(ΔH0)和Δ(ΔS0)均为负值,说明该化合物的拆分为焓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环肽(valinomycin)(缬氨霉素)作为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对几种手性化合物进行手性拆分研究.考察了柱子极性的影响,根据该环肽结构上的特点,对手性拆分机理进行了推测,建立了用环肽作毛细管固定相对手性化合物拆分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7.
葡萄糖手性固定相的合成及对手性药物对映体的拆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葡萄糖的键合手性硅胶固定相,通过对葡萄糖手性固定相做热重分析得出了键合成功的结论,并对其高效液相色谱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所拆分的20种手性药物,有13种手性药物能得到基线分离,最好的分离度Rs=7.56,拆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手性拆分相比于传统的色谱分离,分离分析难度非常大.本文介结合近些年了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总结了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试剂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的应用,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是一种最常用的手性选择试剂,通过与被分析药物结合形成包合物,瞬时失去手性而实现手性拆分,并通过相关公式讨论了其拆分机理,并探讨了环糊精手性分离未来的发展方向,该分析方法极其经典,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甲基异柳磷.地虫硫磷、胺草磷.双苯三唑醇、氰戊菊酯和氟氰戊菊酯等6种手性农药在Chiralcel OD-H和ChiraIcel OJ-11手性柱上的对映体分离,通过优化分离条件,实现了几种手性农药对映体的拆分.在此基础上对比了2种纤维素手性固定相的手性拆分效果.探讨了相应的手性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手性选择器,基于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表面所带环氧基团具有较强反应活性的特征,采用一步法将牛血清白蛋白直接键合到其表面上,制备成牛血清白蛋白手性固定相毛细管整体柱.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进行柱分离性能研究.在-5kV的分离电压、214nm紫外检测波长、5s进样时间、10mmol/L磷酸盐流动相分离条件下,成功拆分了4种对映体和手性药物华法令,分析时间均小于15min,分离度大于1.90,最大达到8.81.  相似文献   

11.
三唑类手性农药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粉唑醇、多效唑和双苯三唑醇6种三唑类手性农药在Chiralcel OD-H和Chiralcel OJ-H手性柱上的对映体分离,通过优化分离条件,实现了几种手性农药对映体的拆分,并探讨了流动相极性对分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了2种纤维素手性固定相的手性拆分效果,探讨了相应的手性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12.
手性固定相合成中原料YWG—NH2与Spher—NH2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进行手性分离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手性固定相的合成也就成了该项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问题。在手性固定相的合成中氨丙基硅胶作为手性固定相的键合基体,其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性固定相的手性分离能力。分别利用国产和进口分装的氨丙基硅胶作基体,合成结构完全相同的手性相,结果表明进口的氨丙基硅胶合成的手性固定相的性能优于用国产氨丙基硅胶合成的手性固定相,并论述了可能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生物碱类手性药物对映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3,5 二硝基苯甲酰化的β 环糊精 (β_CD) 硅胶手性固定相 ,结合正己烷_异丙醇 ,甲醇_φ =1%乙酸三乙胺 (TEAA ,pH 4 1) ,乙腈_φ =1%TEAA 3种流动相系统和紫外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拆分了 11对生物碱类手性药物对映体 ,取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对保留值≥ 1 2 9,分离度≥ 1 41。对手性拆分机理、色谱条件的优化和影响拆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郭志东 《科技信息》2009,(12):72-73
近年来,手性药物的临床意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手性药物的开发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手性和手性药物的概念、手性药物的药理活性以及手性药物的生物转化进行阐述,说明手性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基于淀粉2-苯甲酸酯-3-(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6-((S)-1-苯基乙基氨基甲酸酯)的手性固定相,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在反相色谱条件下的手性识别能力。对中性手性化合物的分离表明:流动相中有机添加剂的含量及性质均对对映体的保留和分离产生影响。与以乙腈为流动相添加剂相比,流动相添加剂为甲醇时,手性固定相显示出更高的手性识别能力;同时对映体在手性固定相上的保留更强。相比于正相色谱,所制备的固定相在反相色谱下通常显示出更低的手性识别能力;但对映体1在反相色谱条件下得到了更好的分离,其α值普遍高于其在正相色谱条件下的α值。同时,还研究了酸性、碱性手性化合物的分离;但在实验条件下他们均没有得到拆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手性药物的临床意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手性药物的开发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手性和手性药物的概念、手性药物的药理活性以及手性药物的生物转化进行阐述,说明手性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的硅基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上,以乙腈水为流动相,直接测定了一类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甲砜霉素衍生物的光学纯度,结果比较理想.说明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是测定手性化合物光学纯度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基于纤维素三(4-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涂敷型手性固定相(CSP1),并考察了其手性识别能力。研究表明:与商品化Chiralcel OD柱相比,CSP1显示出较低的手性识别能力。CSP1的手性识别能力随流动相中异丙醇含量的降低而升高。与以乙醇为流动相添加剂相比,使用异丙醇为添加剂更有利于对映体的分离。此研究拓展了多糖类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的种类。  相似文献   

19.
评述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的进展。以各种手性选择剂的发展为线索介绍了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理论、方法及应用。简要说明了分离中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种手性固定相:七(2,6—二—O—戊基—3—O—三氟乙酰基)—β—环糊精(DP—TFA—β—CD),将此固定相用于典型对映体分离,对大多数化合物均可达到基线分离,峰形对称,无拖尾现象.同时将此固定相分离菊酸乙酯,顺式可达到基线分离,反式可达到半高峰宽以下分离.同时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其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