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杨树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工业用材树种之一,如何在适地适无性系的基础上提高无节良材的出材率,是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不同修枝方法对杨树人工林生长、光合叶面积和主干饱满度的影响,旨在为杨树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提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两种密度的无性系I-69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4种修枝处理方法,通过测量胸径、树高、枝下高、主干不同高度的直径、光合叶面积,分析不同处理对杨树胸径年均生长量、树高年均生长量、枝下高、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叶面积指数、不同高度主干分段饱满度变化的影响,再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处理的修枝成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密度的I-69杨林分对4种修枝方法的响应存在差异:修枝处理1(T1)和处理2(T2)有利于株行距为3 m×6 m林分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而对株行距为6 m×6 m的I-69杨林分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与对照(T4)相比,修枝显著提高了林木枝下高,并降低杨树单株叶面积和林分叶面积指数;修枝对I-69杨主干不同高度区分段饱满度影响不显著,但修枝处理2有利于提高两种密度林分主干的饱满度。【结论】综合评价分析得出,采用处理2的修枝方法[第1年4月上旬不修枝,第2年3月下旬修除冠层Ⅰ的枝条(枝龄4 a),第3年3月下旬修除冠层Ⅱ的枝条(枝龄4 a)]对I-69杨人工林的效果最好,更有利于培育通直、饱满、无节的优质胶合板材。  相似文献   

2.
水杉人工要抚育间伐效果比较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杉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定量机械间伐,定期测定生长量,对其抚育间伐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初植的林分采用较小的强度Pn=25%、33%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分别提高5.97m^3、9.27m^3,增加9.57%、14.87%;采用较中度Pn=50%进行间代,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下降9.7m^3,减少15.57%。(2)抚育间伐过的林分(间伐强度  相似文献   

3.
水杉人工林抚育间伐效果比较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杉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定量机械间伐,定期测定生长量,对其抚育间伐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采用较小的强度Pn=25%、33%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分别提高5.97m3、9.27m3,增加9.57%、14.87%;采用较大强度Pn=50%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下降9.7m3,减少15.57%。(2)抚育间伐过的林分(间伐强度Pn=25%、33%、50%)与对照林分相比,单位面积保留木平均生长率分别提高1.34%、2.00%、1.97%。(3)抚育间伐的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总产值和利润分别增加6278元、5784元,增长7.7%、9.5%。  相似文献   

4.
外源Ca~(2 )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外源Ca2+ 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探讨钙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低浓度(0.25~0.5 m m ol·L- 1)Ca2+ 处理的水稻幼苗干物质重及健壮度均高于对照,其中以0.5 m m ol·L- 1 Ca2+ 处理效果最显著,水稻幼苗干物重及健壮度分别比对照高9.7% 和8% ;0.25 m m ol·L- 1Ca2+ 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略高于对照;加钙处理水稻幼苗根系活力高于对照,过氧化氢酶活性也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红锥树干节疤分布规律进行调查并开展修枝试验,提出红锥修枝措施以促进其生长,以减少木材节疤形成,培育大径级无节良材。【方法】通过对30年生红锥自然生长形成的节疤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节疤形成的时间和在树干中的分布规律。在6年生红锥人工林中设置不同的修枝强度,并对修枝后18个月林地中各单株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修枝对树木生长的影响,选取最优修枝强度。选择3种常见建材用漆作为修枝锯口保护剂,通过对锯口愈合情况和锯口部位横切面的调查,判断不同锯口保护剂的保护效果及修枝后对锯口部位木材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红锥节疤主要分布在心材中,死节数量占87%。修枝可以显著提升红锥单株的胸径生长,但不同修枝强度间暂未出现显著差异。使用锯口保护剂可有效促进节疤愈合并减缓木质部从锯口处向深处坏死,油性漆对锯口保护效果最好,直径3.5 cm以下锯口愈合率可达94.2%以上;直径大于3.5 cm锯口的愈合率可达84.1%;对直径3.5 cm以上锯口的坏死深度可降低61.2%。此外,修枝可以显著改善枝条下方径向生长受到抑制的情况。【结论】本研究总结的修枝方法操作性较强,成本较低,可提高单株的生长量和圆满度,减少木材节疤的形成,可应用于红锥人工林经营。  相似文献   

6.
以修枝2a后的8a生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修枝和修掉树高1/3、1/2、2/3以下枝条4种修枝处理(分别记为T0、T1、T2、T3),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修枝对红锥-马尾松混交林生长及光环境的影响,以针对不同树种筛选适宜的修枝强度.结果表明:1)修枝显著促进了两树种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长,红锥和马尾松分别在T3和T2处理下达到最高值;两树种的冠幅变化表现为红锥T0>T1>T2>T3,马尾松T3>T2>T1>T0.2)适度修枝提高了红锥和马尾松树干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地上总生物量,两树种分别在T3和T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树枝、树叶生物量均表现为T0>T1>T2>T3.3)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两树种的叶面积指数显著减小,但平均叶倾角、透光率显著增大,增加了冠层有效光合面积,改善了林内光环境.相关性分析表明,修枝对红锥生长发育的影响比马尾松更大,促生效果更佳.综合来看,红锥和马尾松分别修枝至树高的2/3和1/2处是最适修枝高度,有利于培育红锥-马尾松复层混交林.  相似文献   

7.
循环磁处理对螺旋藻培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循环磁处理技术强化螺旋藻的生长过程,重点探讨了螺旋藻磁处理培养的生长特性.研究发现,当H=0~320kA/m时,适当的恒定磁场处理可明显加快螺旋藻的生长速度,提高其细胞浓度.采用气升式循环磁处理光生物反应器分批培养螺旋藻,当温度θ=28~30℃,光照度E=16klx时,较佳的磁处理强度H=200kA/m,藻液切割磁力线的速度v=0.15m/s,此时第6天便可达到最大细胞浓度2.76g/L(干重),比同期非磁处理培养时的产量增加了46.8%,与非磁处理培养时的最大细胞浓度2.26g/L(干重)相比,磁处理的最大细胞干重提高了22.12%,达到最大细胞干重的时间提前了2天.可见,循环磁处理培养开辟了微藻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1998-1999年对不同放牧强度下,内蒙古大针茅草原植物净生长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针茅草原具有明显的补偿生长特性,补偿生长的方式(超补偿、等补偿和次补偿)取决于生长季前期的降雨量,放牧强度和大针茅的优势度;在降雨量适中的条件下,草群在超轻度放牧下表现等补偿生长;在轻度和中度放牧下表现超补偿生长,中度放牧的超补偿生长量最高,达到25.2g/m^2;在重度放牧下表现欠补偿生长;净生长量比对照减  相似文献   

9.
利用混交度、角尺度及以大小比数为权重的空间优势度和树种优势度4个空间结构参数,对比分析不同强度(中度34.4%、强度47.1%和极强度69.5%)择伐下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变化,探讨择伐强度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混交程度看,择伐强度越大,越易导致林木单种聚集.与伐前相比中度择伐后林分和主要树种的平均混交度都有所增加,强度和极强度择伐后林分平均混交度明显降低,杉木平均混交度增加而木荷则显著降低;不同择伐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都改善了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度择伐后林分的单木聚集分布改善最为明显;从空间优势看,中度或强度择伐能够维持及提高林分和主要树种空间优势度,有利于发挥林分生长潜力.综合来看,中度择伐后林分空间结构趋于合理,建议采用中度择伐作为优化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对来自假单胞菌DM11菌株的二氯甲烷脱卤素酶的动力学性质和抑制剂进行了研究,用1/V对1/[s]作图法,测出DM11脱素酶以CH2Cl2,CH2Br,CH2l2,ClCH2Br和ClCH2I等5种化合物为底物时的Km值分别是67,20,55、7和9μmol/L,比活力分别是77.8,123.3,78.8,56.1和60.3mkat/kg蛋白,测定了14种抑制剂对DM11脱卤素酶的50%抑制浓度,甲  相似文献   

11.
“米良1号”猕猴桃新梢生长强旺,容易形成长枝和徒长枝;一年生枝发梢部位高,结果枝组及村体重心外移。夏季修剪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新消长势和培养更新枝组。文章最后阐述了具体的夏季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林抚育间伐与修枝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立地、密度、林龄基本一致的湿地松林分采取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和修枝试验,确定了湿地松林第1次间伐和修枝年龄为7~8a;林分标准郁闭度达0.85以上时,胸径连年生长量已下降,株数间伐强度以不超过30%为宜。第2次间伐应根据培育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强度,一般林分间伐强度不超过35%;间伐间隔期为5~6a。以培育大径级建筑用材林的林分,应进行第3次间伐,每公顷保留600~680株为宜。间伐后应进行修枝,修枝强度第1次以树高的1/3为宜,第2次以树高的1/2为宜,间隔期为3~5a,时间以深秋至早春为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架空电力光缆线路巡检维护中的树枝修剪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五自由度串联剪枝机器人。首先,通过D-H(denavit-hartenbreg)参数法,建立了该剪枝机器人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得到运动学正逆解;然后在V-REP和MATLAB中进行联合运动仿真,并利用蒙特卡洛法分析剪枝机器人工作空间,得到机械臂工作空间的云图;为保证剪枝过程的运行平稳,在工作空间内进行轨迹规划并仿真;最后,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剪枝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有效,各关节及末端轨迹规划控制效果良好,可以实现1~1.5 m范围内灵活修剪树枝等障碍物的要求,为剪枝机器人后续控制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碳水通量昼夜和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评估该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揭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对外部气象环境因子的响应,同时为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和微气象观测系统进行长期且连续的通量以及气象环境观测。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的原始观测数据,对异常数据进行剔除和插补处理,同时,利用EddyPro软件中的Express Mode模块对通量数据进行二次坐标旋转、频率损失订正以及WPL密度效应修正,最终转化为30 min数据。分析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潜热(latent heat, LE)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和昼夜变化特征及其与外部气象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均有显著的昼夜和季节变化,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 NEE)白天为较强的碳汇,夜晚为较弱的碳源,整年表现为固碳作用,年通量为-506.9 g/(m2·a)。其日变化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均呈“U”形曲线,生长季的碳吸收明显大于非生长季;在生长季白天,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呈显著的对数关系;而在非生长季,NEE与夜间土壤温度(soil temperature,Ts)呈显著的指数关系。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LE的昼夜和季节变化显著,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均呈“单峰型”曲线,且在生长季大于非生长季,LE与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 VPD)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CH4通量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均无显著的昼夜变化,在生长季为较弱的CH4吸收,非生长季为中性至微弱的CH4排放,全年可能表现为较微弱的CH4汇。【结论】洪泽湖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整体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CO2和LE通量具有显著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而CH4通量季节和昼夜变化并不显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显著,可以为今后提升杨树人工林的固碳能力提供参考。因此,营造杨树人工林将是短期内吸收大气中的CO2和CH4并缓解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求解蛋白质折叠结构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剪枝策略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剪枝算法用一棵搜索树描述蛋白质构形的生长过程,通过定义权重、上下门槛制定一套有效的控制分支繁殖的规则,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搜索的效率.采用国际文献公认的10个算例作为剪枝算法的实验测试集,并与目前国际上4个著名的算法进行比较,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剪枝算法是一个高效的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南方红豆杉幼林修枝技术,以福建省13年生南方红豆杉为研究对象,分析修枝木的树高、胸径与修枝强度对修枝2年后的林木生长与干形形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依据参试的31株南方红豆杉单木修枝后的生长及形质性状的综合得分值进行系统聚类,确定最优的修枝木类群,估算最优类群总体参数,实现目标树修枝精确且优化。结果表明:修枝对单株材积和形数的影响随着修枝时间推移而变大; 2年后修枝木的树高、胸径与修枝强度对修枝后的生长与干形形质有着显著影响,进行目标树选择与修枝强度优化十分必要。在99%置信区间内,南方红豆杉目标树合理的修枝强度(相对高)为0.272 9~0.319 1,目标树要求树高501.55~527.45 cm,胸径11.93~13.56 cm。  相似文献   

17.
车载式高枝修剪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选择D101-1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化反应底物柚皮苷,考察α-L-鼠李糖苷酶水解柚皮苷转化普鲁宁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最适条件为:α-L-鼠李糖苷酶用量30 U/mL,最适酶反应温度60 ℃,pH=4.0,底物质量浓度2.4 g/L,振荡速率80 r/min。在此条件下酶解反应420 min,柚皮苷转化率达到78%。此外,研究发现,高浓度的Mn2+、Fe2+对酶解反应有极强的促进作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拟合曲线的Km=5.12 g/L,Vmax=0.013 g/(L·min)。利用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酶解产物进行分析,并验证得出,反应完全后可得到纯的反应产物普鲁宁。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continuous three-year measurements (from 2004 to 2007) of eddy covariance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envi-ronmental controls on variation in soil respiration (Rs) during non-growing season were explored in a maize agroecosystem in Northeast China.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uring non-growing seasons, daily Rs was 1.08–4.08 g CO2 m–2 d–1, and the lowest occurred in late November. The average Rs of non-growing season was 456.06 ± 20.01 g CO2 m–2, accounting for 11% of the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GPP) of the growing season. Additionally, at monthly scale, the lowest value of Rs appeared in January or February.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non-growing season, daily Rs tended to decrease first, and then increase to the highes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quadratic cur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s and soil temperature at 10 cm depth when soil temperature was more than 0°C (P<0.001), with the explaining ratio of 38%–70%. When soil water content was more than 0.1 m3 m–3, soil moisture at 10 cm depth was significantly parabolically correlated with Rs (P<0.001), explaining the rate of 18%–60%. Based on all the data of soil temperature of more than 0°C, a better model for Rs was established by coupling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which could explain the rate of up to 53%–79%. Meanwhile, the standard error of regression estimation between the values of prediction and observation for Rs could reach 2.7%–11.8%. Rs in non-growing season can account for 22.4% of Rs in growing season, indicating that it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assessing the carbon budget in maize agroecosystem, Northeast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