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地测度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是当今循环经济研究的方向之一,也是制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的主要依据.在综述了国内外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依据3R原则、整体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5大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控制层、指标层3个层次,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再利用系统4个系统,15个指标构成.提出了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采用2种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并分别对2003年~2007年江西省抚州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2种方法虽然有差异,但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总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韩珂 《河南科学》2015,(2):310-314
依据城市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构建了城市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的原理,提出了基于PCA-DEA的城市循环经济效率复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10年河南省17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洛阳、安阳、新乡、焦作等4个城市的循环经济是DEA无效,并给出了这些城市改进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障碍因素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培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2):25-27,31
循环经济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一个大有作为的领域。新型生产模式对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障碍因素及其路径选择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湖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根据目前湖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湖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鼓励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措施体系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湖南省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态势、区域差异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分析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态势,发现江苏省业已从资源综合利用、污染减排的循环经济发展阶段转变为以资源减投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阶段,研究也表明1986-2003年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0%-100%,此外,不同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也十分显著,常州市、苏州市、无锡市为一类地区;泰州市、盐城市、宿迁市、扬州市、镇江市、南通市为二类地区:淮安市、南京市为三类地区;连云港市、徐州市为四类地区,属最低水平。从资源减投、循环利用、污染减排及科技创新等方成提出了推进江苏省循环经济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评判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是规范和引导地区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赋权,并计算2005—2011年间福建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得分及各分系统的得分,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加快福建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评析了当前城市循环经济评价研究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构建了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改进后的过程神经元网络与遗传算法优化结合的(PNN-GA)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模型,并以哈尔滨市为实证进行分析评价,指出了哈尔滨市循环经济所处的阶段,为我国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发达国家在四个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论述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立法状况,以北京为例说明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益处,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1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甘肃省高度重视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使能源资源消耗不断降低,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地控制,积极发挥了工业对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性作用。2009年,国务院将甘肃省整体列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之后,全省各地区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我国目前还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及其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以具体分析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为前提,结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进一步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与税收政策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从循环经济的提出入手,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框架,分析了我国当前循环经济及税收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了OECD国家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积极税收政策的先进经验,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循环型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析了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指出了我国循环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分别从利用经济手段,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等四各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春波  孟超 《河南科学》2011,29(3):374-378
运用BPEIR模刑及特尔菲法,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了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产出、资源再利用、减量化、产业发展4个类指标共19个单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1999-2008年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组合权重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华  王明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0):2499-2504
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构建了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分别利用模糊AHP方法和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然后根据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确定组合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组合权重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利用模型对江苏省中部某城市2001年—2011年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建胜 《太原科技》2007,164(9):9-10
1构建煤炭循环产业链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物质不断进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拉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个原则。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资源型地区是重点,煤炭资源型城市更是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山西是中国的煤炭大省,煤炭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  相似文献   

17.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对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以农业生产活动的四个环节(投入—利用—产出—效应)为切入点,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性因素的诊断方法,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1991—2004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要障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期间,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快速发展、稳速发展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是目前制约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障碍度累计贡献率为30.92%,其次为资源减量投入、生态效应,其限制作用分别为28.49%、26.19%.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构建了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为例,对1998-2004年间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为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从工业生产的资源投入、经济效益、废弃物再使用、废弃物排放4个角度,构建了评价区域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进行了综合赋权.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011年陕西省十市一区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市区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部分地区还需进一步推进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指导和出发点,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确定并修正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而实现对一个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较客观的评价。以合肥市循环经济评价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合肥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但影响较弱,合肥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环境污染问题,这导致合肥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