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黄建伟  滕佳  田旭坤  孙科 《科技信息》2009,(24):I0068-I0068
本文首先分析了空港物流园区中的产业集群现象,然后将产业集群与空港物流园区的供应链结构联系起来,探讨了集群式供应链的形成机理,提出了空港物流园区集群式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物流园区信息化是物流园区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信息服务作为软信息化的代表更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就物流园区信息服务的概念、作用、分类,以及如何提高物流园区信息服务的质量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在实践中对物流园区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种敏捷供应链系统架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已有的敏捷供应链系统架构相关研究,分析了敏捷供应链信息系统的特征及要求,并对基于BPM的敏捷供应链系统框架、基于多Agent协同决策的敏捷供应链系统框架、基于面向服务的敏捷供应链系统框架、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敏捷供应链系统框架进行了总结、对比、分析,以发现其中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吴仲文 《科技信息》2011,(22):I0226-I0227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及各企业网络建设的不断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而基于互联网的VPN应用也逐渐显示出它的强大优势。在各个行业中,特别是具有集成化供应链的企业,其基于VPN的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解决方案已经得到了不少应用。本文章着重介绍了虚拟专用网以及相关技术的相应概念,对这项技术的优势、所应用的领域做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并针对基于Internet/Intranet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点,分析了虚拟专用网(VPN)系统的3种典型应用环境,并结合实际案例,在分析系统基本安全功能和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VPN服务器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集成化供应链网络环境下VPN安全系统的构建方案,最后对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医疗器械物流园区选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物流园区作为医疗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其建设过程及选址规划的合理性都会对整个医疗器械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基于此,该文探讨了医疗器械物流园区选址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对园区选址的影响因素,建立医疗器械物流园区选址模型,并应用免疫遗传算法得出最优选址方案。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制造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供应链管理。而供应链管理的重点问题在于树立正确的供应链管理思想,注重供应链管理组织的整合,搞好供应链需求管理,做好基于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制造与生产集成计划管理,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及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战略等。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基础和关键, 有效的供应链协调运行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基础之上. 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对供应链的影响, 指出了供应链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依据供应链信息化评价标准体系, 从战略、策略和技术层面提出了我国供应链信息化构建的重点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必经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渊 《安徽科技》2006,(4):45-47
本文根据国内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中小企业信息化应首先实现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入手,逐步实施企业ERP项目;还简要分析了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内容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国内货运运行的环境分析,指出经济形态、资源分布、公路设施的不平衡性和货运管理的复杂性与企业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专线配送货运模式客观环境基础;通过分析货运业的现状,指出了专线配送货运模式的优点、创新点、缺点和不足点等;基于供应链管理和企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六种专线配送货运业务发展模型,提出了多种具体的货运业务组织新方法和优化技术,以达到降低货运综合成本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目标。文中还提出了专线配送为主要内容的物流园区规划案例,对园区的功能、货流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园区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信息模块构成,对公路货运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和物流园区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姚娟娟 《科技信息》2011,(10):199-199
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了ERP系统的广泛应用,本文以用友ERP—U8供应链系统为例,通过介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职学校ERP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提高ERP课程教学质量,培养企业需求的ERP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1.
杜国珍 《科技信息》2012,(6):447-447,448
从传统定位理论和新的经济环境要求出发,指出传统定位策略的不足和基于供应链的企业定位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企业定位的思想,并从业务精简、核心能力确定、匹配能力、合作信誉的培育、组织结构的调整和组织文化的重塑等方面就基于供应链,特别是响应型供应链的企业定位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升供应链弹性是供应链管理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文章探究了数字化能力、供应链协作对供应链弹性的影响机制。以216家国内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不同类型数字化能力(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资源协同能力)对供应链协作的影响,以及供应链协作对不同类型供应链弹性(外部弹性、内部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和数字资源协同能力对供应链协作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供应链协作对内部弹性和外部弹性分别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建议企业应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通过资源共享等方式强化与供应链伙伴间协作,塑造更具弹性的供应链。  相似文献   

13.
基于虚拟现实的供应链可视化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基于虚拟现实的供应链可视化仿真方法.介绍了可视化供应链仿真的策略;重点论述了供应链可视化仿真的实现过程,具体包括三维实体几何模型的生成,供应链仿真模型的建立以及仿真运行,最后以某注塑机供应链可视化仿真为例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供应链的网络化制造体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化制造与供应链的结合可以使网络化制造加盟企业间的设计资源、智力资源、制造资源等核心能力更有效地集成。文中在对网络化制造和供应链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网络化制造模式,它将供应链与网络化制造进行有机结合与集成,达到了两者优势互补的效果,使得网络化制造的实现更加方便、快捷和有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供应链的网络化制造系统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最后,以基于供应链的陶瓷网络化制造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陶瓷行业的异地合作伙伴组成供应链动态联盟进行陶瓷产品网络化制造,完成了从需求信息获取到产品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物流信息化供应链内涵、敏捷供应链特征及作用,探讨了创建现代物流信息化供应链的科学策略。契合信息时代特征,有助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对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形理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因环境变化日益复杂及不可预测性而造成的供应链管理难题,利用分形理论构建具有自相似、自组织、自优化功能的可重构分形供应链,并着重利用分形理论对此类供应链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分形供应链的相似性及自相似性评价指标集及基于分形方法的定量分析相似度的数学模型.并对所提出的分形供应链相似性评价方法进行了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特点,根据供应链的特征,深入研究了基于供应链业务流程的循环期绩效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确定供应链产品出产循环期指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港口的集疏运、成本管理和仓储管理、第三方物流及金融担保等四个方面的服务性作用,对目前宁波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包括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政策扶持和绿色节能五个方面的优势和作业效率、区港联动、信息化水平及金融服务能力四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宁波港充分发挥供应链服务型节点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闭环供应链的网络设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实施逆向物流是现代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手段之一.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及逆向物流的网络设计问题.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迫使企业关注两种网络的整合问题,以期能通过供应链做出更有效的决策.本文对处于保修期内的返回商品的闭环供应链的网络设计进行了研究,基于企业成本最小原则,建立了关于加工工厂,分拆检测中心以及货物流分配的混合整数规划数学模型,并运用了Bender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20.
邓正华 《科技信息》2009,(26):I0059-I0060
随着市场竞争逐渐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向基于供应链竞争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者开始注重供应链管理的重性,涌现了大量的供应链协调研究文献。本文试图将目前的供应链协调研究文献和供应链协调契约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我国供应链协调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