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该文首先介绍释意理论的起源,探讨其核心原则,即“得意忘形”,也叫“脱离原语语言形式”(deverbalization),然后对政府工作报告及记者招待会口译进行个案研究,并借此说明该类口译体现的释意学派理论主张。记者招待会通常采用交替传译方式,近年来转为同声传译方式,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口译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  相似文献   

2.
商鞅和梭伦的上台皆因受困于“耕”和“战”。两者都重视耕战,但在制度安排上则有所不同,商鞅打破现状,重在变革;梭伦承认现实,重在继承。商鞅是通过类似于军事的手段重构了政治秩序,而梭伦则以平衡城邦内部不同阶层利益的方式缓和了公民的内部矛盾。在影响上,商鞅使得秦人因耕战而成为国家严密控制的对象,沦为国家的奴隶;梭伦则使得雅典公民成功地参予了政治,成为城邦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以“浙东学派”作为南宋浙江东部地区各学派的总称。其中最主要的学派共有三家,一称金华学派,以吕祖谦为代表,为南宋时颇有影响的理学学派,其学术观点是“不主一说”,兼取所长,基本倾向陆九渊心学,又赞成朱熹以理为哲学最高范畴的观点,还接受了永嘉、永康学派某些事功观点,首创经世致用说;二为以薛季宣、陈傅良和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倡功利之说,反对空谈道德性命之说,主张通过事功来把握义理,笃信“六经之学,竞业为本”,提倡“以利和义”;三是永嘉学派,以陈亮为代表,最大特点是谈王说霸,倡事功之学,提倡“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具有务实不务虚的学风。三家学派虽都提倡经世致用之学,都有务实学风,然又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因此,各以自己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4.
赵亚丽 《菏泽师专学报》2001,23(1):32-33,77
陆贽主张在财政上实行“量入为出”的原则,使财政开支限制在收入的范围内,这对于限制统治者对人民的掠夺,改善人民生活,维持封建经济繁荣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统治者对百姓搜刮,个体小农仍然摆脱不了贫困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尝试,以及对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建力起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莱,让孩子生活在和谐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安全案件审判阶段,对于案件推理依据“排除合理怀疑”标准认定案件事实,是在无罪推定原则下判定嫌疑人是否有罪的关键前提。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定量化不足的问题。该研究应用链式规则和Bayes推理方法,深入解析“排除合理怀疑”标准,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主张合理性的判断规则和证据解释的链式规则;定义解释间的独立性,提出证据的独立划分方法以判断主张能否合理解释证据,构建面向该标准的案件推理模型。将构建的案件推理模型应用于车辆冲撞案和故意杀人案2类频发的刑事案件,对控辩双方提出的主张进行模型推理分析,并对比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案件事实,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达到“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与未达到“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案件,所提出的模型均能够协助认定案件事实,并给出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7.
晚清的社会精英和官僚们在当时极尽所能地为一种基于物化和科学理性的政治制度铺平意识形态及制度建设的前提,“公理”的概念正是这一宏大计划的一部分。而从独特的佛/道视角出发的章太炎则是当时少数几位能够对这一概念进行透彻的哲学批评的知识分子之一。章太炎对“公理”的批评是与他构想一种“齐”的世界的尝试相关的。我们可以将章太炎的“齐”视之为是一种对一个被在20世纪初的中国变得日益风行的抽象原则和势力所统治的世界的抵抗。在表述这个世界时,章太炎援引了传统思想,并试图将语言本身推到其极限,以表达一种能够逃逸出种种概念范畴的理想形式。  相似文献   

8.
明末方以智创立了“质测”学派,主张实证的观点,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质测”研究为什么未能导致实验科学的产生呢?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生成科学”为基础,提出“生成论”自然观,描述了整体生成演变的世界图景,以及系统生成的主要规律及其特征。并试图超越经典科学“还原论”,探索生成整体论的方法论原则:指出分析还原不是唯一的科学简化方法,在整体性研究及简化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还元论”,论证了“还元论”与经典科学“还原论”的本质差别。主张将“整体论”与“还元论”提升为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思想,是要谋“速进之良机”,以“非常之速率”,而求“突飞之进步”,走赶超式发展之路,使中国并驾欧美而“列于世界文明国之林”。同时,他较多地注意社会经济的“均等”发展,强调“取文明善果而避其恶果”。在人口问题上,主张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从根本上做到“食与工”、“工与人”的均衡;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提出要“慎重地开发中国广大的天然和其他资源”,以人口和产业的比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纵观刘希夷诗篇,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着纷繁复杂的生命意识.其生命哲学大体表现为:物质主义生命观、道家自然哲学生命观、儒家伦理价值生命观.刘希夷体味了生命的极度卑微与无限尊贵,在生命的忧思与渴望中,使生命走向永恒.  相似文献   

12.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思维方式,在机器世界建立问题的模型,设计尽可能自然地表现求解方法。面向对象是软件程序设计中的一种新思想,它能使得程序设计更加贴近现实,并且花费更小的精力。  相似文献   

13.
复杂性和非线性是物质、生命和人类社会进化中的显著特征。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以及哲学和科学史中的复杂系统,引入了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论,以解释在自然界和精神领域以及经济和社会中有相同原理的有序的形成。通过研究并开发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动态植物生态仿真系统平台来研究生态学领域内的一系列植物种群实例,可以更好地对复杂性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由于马克思哲学的博大精深和我国社会变革的急剧性,对马克思哲学作出多种解释是不可避免的,又由于哲学解释有“义理明”和“训诂明”之分,以及哲学所具有的无法经验确定的超验性,对马克思哲学多种解释的合法性判定,就只能依据不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以及接受者方面的“相信”程度,仅承认一种解释合法其他解释不合法,这种做法是不尽妥当的。  相似文献   

15.
构建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育人的场所,育人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也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是现代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抉择。构建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要从民主管理、师资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校园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其根本在于实现人际和谐。高职院校实现校园人际和谐的途径包括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促进就业,注重良好道德秩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人独特的生活环境:社会制度、风俗观念形成了其独有的自然哲学和自然观念,他们认为自然当中存在着万物的本原,艺术则是对自然本原的模仿。古希腊的艺术,正是在这种自然观念和艺术观念的影响下,崇尚一种模仿自然与理想化相结合的美学风尚,创造了一个后人奉为典范的艺术高峰。  相似文献   

18.
哲学性与非哲学性--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三本“统编”教材,代表了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方向.《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三种专业刊物,均有副题,体现了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与非哲学性.科学技术哲学不能完全等同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学界倡导把科学技术学建成一级学科是可行的,但要把自然哲学归于哲学学科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俗学者高丙中首次把“生活世界”引入民俗学,并把它界定为民俗学的研究领域,然而,由于民俗学界对这个概念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其关注仅仅停留于哲学上的探究,缺乏操作层面上的可行性研究。民俗学中的“生活世界”包括两个层次,即“日常生活世界”和“原始生活世界”。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研究是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的,或者说这样研究最终要落实到“生活世界”的两个具体层面上,因此,对这两个层次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可以初步廓清“生活世界”之于民俗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化学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也是渗透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载体,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结合;而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从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环境、能源、材料、生命四大前沿领域出发,分析由这些新前沿所折射出的哲学思考,旨在通过哲学思考的进步推进化学前沿知识的演化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