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曾凡蛟 《科技资讯》2013,(4):160-162
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在开展深圳市活断层探测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对横岗—罗湖断裂特征及第四纪活动性进行讨论。该断裂以深圳水库为界,大致可分成东北段和西南段,东北段是自北向南平行相间的三条断裂,西南段是数条略向南东凸出的弧形断裂。该断裂活动特征以逆冲为主,兼具反扭,部分地段为正断层。地质、地貌、地震以及断层物质测年等资料表明,晚第四纪以来,该断裂没有活动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四川省白玉县夏囊沟铜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指出区内NW向构造为导矿、容矿构造,矿体的产出严格受NNW向断裂构造控制.研究结果表明:NNW向断裂构造带、晚三叠统勉戈组上段岩层等是在该区寻找类似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随着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及蓄水量的变化,必将引起库坝地区局部介质受力状态、介质物理性质和区域应力场等的变化,从而可能诱发水库地震。为有效监测库区地壳变形、构造断裂的活动趋势、库盘沉降及水库诱发地震活动,在库坝区建立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是必要的。文章简要介绍了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连续介质力学为基础,以地块动力学为指南,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的主震断层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定量分析.讨论了地块-地块、地块-断层和断层-断层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应变能随断层破裂传播发生了迁移,在特定的边界条件下,能量场随断层的扩展而向边界迁移.从位移场、应力场和能量场的分布,对地震断层破裂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引发了川滇地区的地应力调整活动,该地震后在汶川-茂县断裂层上仍是应变能的集中分布区域,应该有能量释放.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盆地B凹陷的形成演化受神狐、珠琼、南海等多次构造运动控制.其基岩地层受太平洋和亚洲板块碰撞作用形成北东向浅层断褶构造带.该断褶构造带原始构造形态比较简单,但受后期多次拉张构造活动的改造,使得现今产出的裂陷构造内幕非常复杂.本文根据地震资料解释、钻井资料分析和油气勘探开发成果,详细阐述了B凹陷断层的类型、组合型式及断裂系统分布特征,包括:(1)断层主要有正、逆断层和走滑断层等类型;(2)断裂主要有羽状构造、花状构造、帚状构造和滑脱构造等组合型式;(3)根据断裂带走向,发育有8组不同走向的断裂带:北西西向、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北西向、北东向、北北东向、北北西向、近南北向.  相似文献   

6.
2008年的汶川地震为分析龙门山与四川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山-盆相互作用及其动力耦合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依据.在总结分析龙门山与川西前陆盆地地层构造特点的基础上,从汶川地震的基本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的现代动力耦合作用机制及其对川西深层油气二次运移聚散的影响.龙门山的形成演化与地震孕育主要受其西侧松潘-甘孜地块的逆冲和其东侧四川盆地的俯冲的非对称相向挤压控制.龙门山南北两段的地质构造与构造动力环境有较大差异.龙门山晚三叠世开始隆升,其形成早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印-亚板块的碰撞无关;但喜马拉雅期以来的演化受印-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龙门山的冲断褶皱变形垂直于山脉走向从西北向东南,即从松潘-甘孜地块向四川盆地逐渐扩展;平行于龙门山走向发育的断裂带控制川西油气聚散带的分布,前山断裂带上盘及以西地层中的油气基本散失,山前隐伏断裂带有利于深生浅储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闽台区域地球动力学及地震活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涛  陈箴 《海峡科学》2008,(4):3-9,14
该文主要依据近30多年以来对福建地块的地震地质背景、地壳变形观测、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性以及震源动力学参数等资料,结合台湾学者对台湾岛弧地球动力学、强震构造等的研究成果,探索海陆板块俯冲一碰撞地球动力学特征及其对板内活动地块影响,进而揭示板间-板缘-板内强震活动关联性和动力学性状的异同,以期为闽台区域的强震预测和防震减灾对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龙门山中段构造特征与汶川地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地表地质调查、钻井资料和各种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剖析了龙门山中段的构造特征和岩石圈结构特征的特殊性:(1)10 Ma以来龙门山中段隆升幅度和速率最大,(2)龙门山中北段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较南段弱;(3)龙门山中段主构造带之下存在有大干10 000 Ω·m的高阻异常体;(4)龙门山中段具有 0.015 cm/s2的剩余(60 km×60 km~120 km×120 km)布格重力异常,(5)龙门山中段为正的均衡重力异常区.在此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主震和余震的分布特征,得出:(1)四川汶川地震主震和绝大多数余震震源多位于映秀-北川主断层下盘(扬子地块上),断层活动的主动盘是下盘,映秀-北川主断层的活动为俯冲兼左旋走滑;(2)此次地震是扬子板块向西俯冲(L型俯冲)、四川盆地顺时针旋转和青藏高原隆升逆冲相互作用的产物;(3)四川汶川地震有可能是构造地震的一种新类型,其孕育巨大能量的最重要条件为地块坚硬(能量不易释放)和位于地块边缘(构造作用强烈,有能量来源).最后,建议有关部门和地学界重视中国主要地块边缘的重力场,尤其是剩余布格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的研究.这也许对地震的长期预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运用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地球卫星遥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并确定和划分了环形构造系统、北北东向构造系统、南北向构造系统、北东向构造系统和弧形构造系统等5套构造系统。采用结构面组合及配套的方法恢复重建构造演化序次和形成时期并讨论了地质发展过程等问题,为研究东亚构造域和板块运动以及大陆板内构造活动提供新信息。  相似文献   

10.
在青藏高原东缘明显的分布着三个构造带,即:a.高原本体东缘的弧形构造带,由褶曲、断裂组成,弧顶均向南或南东突出,其排列多受高原边缘的限制;b.高原外前方的挤压隆起带,系由高原向东推挤产生的前方挤压隆起;c.推覆构造带,由高原向东超前蠕流部分叠覆于隆起带上形成。以上三个构造带又被两条南东向走滑断层切割成三段,使各段从北向南递次向东错移。造成这一构造格局的原因系由西藏地区受印度板块强烈挤压缩短时,物质发生大量向东蠕变流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对青藏地区有重大影响的几次构造运动与岩浆响应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 ,随着构造活动由北向南的迁移 ,不同特提斯阶段的发育也呈现出一种自北而南的变化 ,岩浆响应事件也由超基性 /基性向酸性和碱性方向演化 ,最终在后特提斯阶段变为以钾玄岩系列为主的岩石组合特征。并且青藏地区在经历了特提斯阶段的几次构造运动及南北大陆对接以后的白垩纪末 -始新世陆 -陆碰撞、渐新世 -中新世高原雏形的形成和上新世以来高原快速隆升的陆内变形作用以后 ,就形成了今天这种“高、大、平”的独特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2.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在构造类型上具有褶皱推覆体和冲断推覆体之分,在形成方式上具有推覆和滑覆两大类型,在形成序次上具有前展式和后叠式的扩张方式,在组合形态或结构上具有推覆滑覆叠加样式,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推覆构造的普遍特征之一。在形成机制上与扬子地台、特提斯构造带的演化密切相关,是我国陆内造山带的典型推覆构造带。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岩体的时空分布与碎屑锆石物源示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系统总结并讨论了长江流域火成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长江中下游沉积物物源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岩体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密切相关;青藏高原新生代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以及云贵川高原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及伴生酸性岩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特征岩体;汉江和湘江—赣江流域早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是长江中游地区的特征岩体;白垩纪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是长江下游地区的特征岩体.这一成果可直接用于指导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进行物源示踪的工作.在钻孔沉积物中准确识别出这些特征年龄信息,并结合沉积物古地磁年代的标定对研究长江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及活动论、阶段论的思想,大致以中晚三叠世为界,将中国南方自震旦纪以来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划分成海相盆地演化阶段(Z-T2)及陆相盆地演化阶级(T3-Q)两大阶段;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扬子克拉通及其周缘裂谷盆地(Z-1q)、裂谷-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盆地(1c-O1)、被动陆缘-克拉通-前陆盆地(O2-S)、加里东运动(S末)、裂谷-克拉通盆地(D-T1)、克拉通残留海盆-弧后(浊积)盆地(T2)、印支运动(T2-T3)、华北-华南板块焊合、古特提斯封闭与前陆盆地的形成(T3-J2)、压扭背景下的改造作用及拉分盆地的形成(J3-K1)、伸展-裂陷盆地的形成(K2-E)、喜马拉雅运动(E末-N初)及披盖性构造层的形成(N-Q)12个阶段。特别是对南方自中晚三叠世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现存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运动对南方中生界、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保存与破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及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控制了现今南方原生、次生及再生烃(二次生烃)油气藏分布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5.
依据龙门山中段中生代盆地的基底性质、沉积构造组合和构造变形,论证了川西拗陷是在印支期发育于扬子板块活动大陆边缘的弧背(前陆)盆地,前陆盆地的构造变形是经印支期构造变动和喜马拉雅期叠加改造形成的推覆构造;并讨论了龙门山中段中生代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体构造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地体构造理论被应用于中国地质的具体实践已经15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1.中国境内地体构造的划分,2.地体构造理论上的创新,包括地体定义的完善;板块、微板块、地体、板惩、覆体五者之间的理论甄别,地体的古板块单元重建和古地体古大洋研究;地体拼贴增生和裂解离散的形式和过程,地体运动形成的沉积盆地和能源矿产;3.方法学上的进展,主要有古地磁喾综合地球物理学、微古生物及其对含放射虫硅质岩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华南-华北大陆的碰撞和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形式非常相似,既发生了华南大陆向华北一侧的强烈的大陆俯冲、华北大陆向华南数百公里的楔入,又伴随有大陆块体的逃逸.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变形异常复杂,很可能与华北大陆的这种楔入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但对华南-华北大陆碰撞和华北向华南的楔入在中国东部所产生的深刻的板内变形效应,了解不多.研究安徽南部沿江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带来探讨这种大陆碰撞和楔入在华南板内的构造效应.安徽沿江推覆构造带是扬子褶皱冲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台阶式逆冲为其构造特色.对其构造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建立了局部平衡构造剖面,计算了造山缩短量.安徽沿江推覆构造带以台阶式逆冲断层为其构造特色,这种推覆构造广泛、密集,根据平衡剖面方法计算得缩短率为55.9%.同时发现推覆构造对金属矿藏的控矿作用,这种控矿作用具有系统性和层控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以构建长江沿线内河港口保安体制为例,进一步推动ISPS规则在中国全面有效的实施.应用态势(SWOT)分析法对内河港口保安体制的建立进行综合分析,可为有关部门完善内河港口保安体制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特提斯构造带的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其对板块构造重建和油气资源富集规律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从近年来有关物理模拟技术对特提斯构造域的褶皱-冲断带变形特征的研究出发,系统归纳、总结物理模拟对特提斯构造域从西段比利牛斯山、喀尔巴阡山、阿尔卑斯山,中段的高加索和扎格罗斯山到东段的天山、库车、喜马拉雅、龙门山和雪峰构造带沿线典型褶皱-冲断带变形特征和控制因素的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特提斯构造域西段主要是形成双向逆冲断裂、侏罗山式褶皱,块体的几何特征及极性对该段的变形样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中段形成前陆冲断带和断层相关褶皱,现今构造变形仍在快速扩展,滑脱层对该区段的变形具有关键的控制作用;东段形成逆冲断裂和褶皱及复杂的断裂体系,地壳隆升幅度较大,地层流变学结构对变形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同时,板块之间的挤压汇聚速率对不同区段的构造样式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Clark MK 《Nature》2012,483(7387):74-77
Because the inertia of tectonic plates is negligible, plate velocities result from the balance of forces acting at plate margins and along their base. Observations of past plate motion derived from marine magnetic anomalies provide evidence of how continental deformation may contribute to plate driving forces. A decrease in convergence rate at the inception of continental collision is expected because of the greater buoyancy of continental than oceanic lithosphere, but post-collisional rates are less well understood. Slowing of convergence has generally been at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opography that further resists convergent motion; however, the role of deforming continental mantle lithosphere on plate motions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considered. Here I show that the rate of India's penetration into Eurasia has decreased exponentially since their collision. The exponential decrease in convergence rate suggests that contractional strain across Tibet has been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collision at a rate of 7.03?×?10(-16)?s(-1), which matches the current rate. A constant bulk strain rate of the orogen suggests that convergent motion is resisted by constant average stress (constant force) applied to a relatively uniform layer or interface at depth. This finding follows new evidence that the mantle lithosphere beneath Tibet is intact, which supports the interpretation that the long-term strain history of Tibet reflects deformation of the mantle lithosphere. Under conditions of constant stress and strength, the deforming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creates a type of viscous resistance that affects plate motion irrespective of how topography evol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