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加载速度下的聚苯乙烯、聚碳酸脂三点弯曲试样断面形态特征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和测量,考察了断面形态及其特征尺寸随加载速度产生的变化,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加载速度增大,断面镜面区(PS)、平坦区(PC)尺寸减小,并在超过某一加载速度后趋于恒定;肋条(PS)和周期条纹(PC)宽度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2.
于杰  金志浩 《贵州科学》1993,11(4):51-56
本文研究了不同拉伸速率下的聚苯乙烯PS断面形貌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微坑形貌,平坦无特征区,剥离花样和岩石层状形貌是PS拉伸断面上的基本形貌。前二者对应PS银纹缓慢破裂;剥离花样是裂纹沿银纹/基体界面快速剥离扩展的结果;岩石层状形态是PS脆性分叉断裂的标志。拉仲速率及预生银纹导致断面形貌特征及分布发生变化。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PS拉伸断裂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几种莫尔条纹的移动和变化情况,分析了两排桥栏杆形成的莫尔条纹随观察者移动的情况;平行线栅与波带片状条纹相对移动时莫尔条纹的“吞”“吐”;两簇等间距圆形条纹圆心间距的改变对莫尔条纹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有两种历史形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上,不复存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应该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和“三形态”中的第三社会形态。而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昔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不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而属于“三形态”中的第二社会形态。现实的社会主义是第一形态的社会主义,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与资本主义“同时态”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第二形态的社会主义,以产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研究了膨化真丝的表面形态及断面形态结构,直观地解释了真丝的染色渗透性及上染率随其膨化度增大而增加的现象;并观察到膨化真丝的原纤化现象和由此产生的真丝断面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3个山茶花变异品种的形态鉴定和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形态观察和描述方法,结合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茶花(Cam ellia japonicaL.)3个栽培变异新品种“华美红”、“花绯爪芙蓉”和“玉丹”的形态特征和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与其相应的原品种“美国大红”、“绯爪芙蓉”和“粉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个山茶花变异品种在形态特征上,特别是在花型、花色上与原品种具有显著的差别,并且后代性状表现稳定.在RAPD扩增中,筛选出了3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29条带,其中15条具有多态性,特别是引物S1和S4,其多态性带对于每个品种都有差异,能较好地说明变异品种与原品种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7.
男士的衣着跟女士的时装一样,花样越来越多,但西装是最基本的衣着。遗憾的是许多男士并不会穿西装。或者说穿得不得体。这里介绍一下西装的穿法。衬衫——纯白色带清爽蓝条纹的长袖衬衫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服装配件。西装——净色或颜色偏深的整套西装是最派用场的“服装”,刚出道想闯天下的好汉不妨准备三两套。请留意:有“明袋”(看得见的口袋)的上装只适合在较随便的场合穿着,有“暗袋”的就斯文得多。袜子——深颜色的袜子可以配深色的西装,也可配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葱属(Allium L.)4种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该属花粉为长球形和超长球形,具单沟,外壁雕纹均为脑纹状,表现出属的一致性,但其花粉形状、条纹突出程度、条纹分布以及孔穴数量均表现出种间差异.因此花粉形态特征可作为葱属植物种间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单色光源的迈克尔逊干涉仪等倾干涉花样的解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解析方法对单色光源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等倾干涉花样进行分析,得到条纹宽度随干涉花样级次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观察分析PS、PC冲击断面基础上,总结了玻璃态无定形聚合物材料断面肋状特征,对肋状形态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肋状形态形成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油管服役工况下,受腐蚀介质和交变载荷的共同作用,腐蚀介质腐蚀油管内外壁而产生表面结构不连续。当有拉伸、弯曲、振动载荷出现时,表面结构不连续处会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腐蚀疲劳断裂失效。以宝钢BG-P110油管材料为对象,通过不同载荷频率下的疲劳和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分别测量大气和3.5 wt%Na Cl环境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结合断口形貌和成分分析,分析频率对BG-P110油管材料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交变载荷相同时,腐蚀环境加快BG-P110油管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腐蚀环境相同时,频率越低BG-P110油管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终冷温度的X100管线钢进行了动态示波冲击试验,结合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试验温度、终冷温度及组织对冲击断裂过程及止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冷温度为400℃时,钢的裂纹形成能及扩展能较高,止裂性能良好,仅-60℃时出现少量分层;终冷温度为520℃时,随试验温度降低,裂纹形成能和扩展能逐渐降低,止裂性能逐渐下降,断口中韧窝脆性倾向增强,分层加重.冲击过程中的最大冲击载荷随试验温度的降低而近似线性增加.组织的均匀、板条边界和晶界处的膜状、细小点状M/A岛、细小析出相均有益于钢的冲击韧性及止裂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服役过的P91为对象,通过小冲杆蠕变实验研究了不同缺口长度对试样蠕变断裂寿命及断裂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缺口长度对试样的蠕变断裂蠕变寿命产生显著影响而且试样蠕变断裂寿命与缺口长度并不成比例,缺口长度c=4.mm试样蠕变断裂时间最短,c =5.25 mm试样蠕变断裂时间最长;断裂试样微观断口分析表明不同缺口长度试样的断裂机理与裂纹起裂位置及扩展方向相关,不同缺口长度导致裂纹起裂位置不同及扩展方向不同使得试样蠕变断裂寿命不同。  相似文献   

14.
通过显微镜及电子背散射衍射试验对近α钛合金BT-20的篮网、双态和魏氏组织微观结构及晶粒尺寸进行测定,并采用拉伸与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进行力学性能以及裂纹扩展研究,讨论微观组织对裂纹扩展速率、路径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态组织的强度和延伸率最好,魏氏组织最差;双态组织的断口为解理断裂,裂纹碰到大尺寸初生α晶粒时发生穿晶失效,形态呈直线状,从而具有较高的扩展速率;篮网和魏氏组织的断口形式为沿相界断裂,裂纹扩展路径在通过α晶粒集束边界时改变方向,路径呈曲线状,扩展速率相对较低,从而具有较好的耐裂纹性能.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是一种新型无水压裂技术,即可封存二氧化碳又可节约水资源,具有易起裂、缝网复杂、返排快、保护地层等特点。在压裂研究中裂缝起裂与形态至关重要,因此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起裂与形态展开调研,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的起裂压力很低,仅约为水力压裂起裂压力的70%,优势十分明显,目前对起裂主导机理,外界影响因素以及起裂后压力快速下降过程的研究尚存不明之处,未来需重点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产生裂缝非常复杂,比水力压裂裂缝具有更好的沟通性,学者们从黏度、温度、水平应力差、层理等多个角度讨论裂缝形态影响因素,未来可从滤失性、时间效应以及返排速率等参数入手,继续完善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形态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产生的裂缝非常小,有效性难以评定,在研究配套增黏剂和支撑剂的同时,也可利用裂缝面粗糙特性,形成裂缝自支撑以增强裂缝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窄条断裂区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大量的实验观察结果为依据,提出了描述混凝土类半脆性固体材料失稳断裂前存在着裂缝稳定缓慢增长过程的窄条断裂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提出了采用CTODc作控制参数来求解失稳断裂前的有效裂缝扩展量Δac和等效断裂韧度~KIC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将初始缝长a0加上Δac进行有效裂缝长度修正后求得的~KIC与试件尺寸无关,因而CTODc和~KIC有希望作为控制混凝土类半脆性固体材料断裂的双参数准则.  相似文献   

17.
通过扫描电镜对球墨铸铁QT500-7空压机轴的断口形貌、石墨形态和显微组织等进行观察,发现轴的断裂模式为疲劳断裂,球化不良、石墨漂浮和晶粒粗大等缺陷是造成异常断裂的主要原因。另外,在轴键槽的接刀痕处和轴螺纹根部产生应力集中也会在服役过程中诱发多源启裂,导致其发生脆性断裂失效。研究认为,应采取加强炉前检测与金相理化分析、合理设计轴件结构、避免在轴上高载荷区切制螺纹等预防改进措施,保证球墨铸铁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钢材落锤撕裂实验(DWTT)断口测量方法不能基于钢材自身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很难准确快速测量出断口区域面积的问题.本文对X70管线钢的DWTT断口形貌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分水岭和GrabCut算法的图像分割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断口区域的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落锤撕裂实验(DWTT)断口评定,可快速准确得到评定结果,节约资金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是结构安全评估的基础,针对某型高速列车上服役多年的7N01铝合金材料,进行实验室空气环境下断裂力学性能参数测试,并分析服役前后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差异.结果表明:服役经历促使材料的各项断裂力学性能退化,呈规律性下降趋势;服役材料稳态疲劳裂纹扩展阶段da/d N-ΔK关系曲线呈折线现象,分段拟合方法能够精确描述其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微观形貌的结果显示:服役后7N01铝合金的疲劳裂纹早期扩展区、稳定扩展区和快速断裂区的断裂表面依次为脆性断裂特征、塑性疲劳条带和脆性疲劳条带混合模式及沿晶和穿晶的混合断裂形貌.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多径向井压裂的裂缝形态尚无合适的评价指标,缺乏针布孔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结合某低渗稠油油藏实际参数相应的地层模型,分析不同布孔方案下裂缝形态的变化规律,并提出"最大缝控面积"理论作为布孔方案优化的依据;在明确裂缝形态的基础上进行产能模拟,并对"最大缝控面积"理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多径向井压裂可形成沿各径向井扩展的主裂缝;多径向井应沿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对称布孔,且在水平面内应均匀分布;优化后的布孔方案为四径向井所形成的裂缝正交且与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呈45°夹角。研究结论为现场径向井压裂联合蒸汽吞吐技术开采低渗稠油油藏提供理论依据,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