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和可支配收入在理论上具有长期的因果关系。通过对1994-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进行ADF检验,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一阶单整,通过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可以看出两者具有长期协整关系。最后通过ADL模型回归结果看出,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旅游消费水平显著受滞后三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滞后三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则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增加大约0.3%。  相似文献   

2.
根据安徽铜陵市1990-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统计数据,依据凯恩斯消费函数,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铜陵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发现两者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内均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并对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在对云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2006年云南城镇居民收入超过万元、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简单线性回归关系的结论,提出建立正常增效机制、大力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满足各层次居民消费需求的消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与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并未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符合经济现象;同时揭示了农村居民消费倾向高于城市居民消费倾向,指出消除城乡差距,是增加国民收入、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用非参数回归方法研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应用非参数局部多项式估计方法对广西1980年~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克服了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讨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关系的不足。实证结果表明非参数回归方法优于线性回归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建立消费函数模型,使用1978~2005年28年的四川省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由于所用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所以对消费与收入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即协整关系;进一步研究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短期动态关系,并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的理论分析入手,以此为基础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城镇化不会产生摊薄效应,可支配收入、经济发展、城镇化均能显著拉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利率上升未能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起到抑制作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自2005年人民币升值以来呈现小幅下降。通过控制物价、提高收入、加快经济健康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升城镇居民家庭的食品消费水平和幸福感。有益于物价水平合理稳定、收入较快上涨、经济健康向前发展的人民币升值才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作了改进,以重庆市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8年重庆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备类消费支出横截面数据为基础,对改进后的ELES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分析出21世纪以来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具体特征: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总的边际消费倾向有所下降,消费倾向有所转移;不同的消费群...  相似文献   

9.
运用调查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了苏北城镇居民不同年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情况,针对苏北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提出了一些提高苏北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的对策,对促进和推动苏北城镇居民体育活动及苏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武汉统计数据(1980-2009),利用协整理论,对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建立了消费收入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当期人均消费与当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前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前期的人均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存在从收入到消费的Granger因果关系;前期人均消费对当期人均消费的有一定影响,当期收入对当期消费有较大的影响;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较强的短期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吉林省1999-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因素建立因子分析模型,提取了居民收支因子和社会影响因子两大主要因子。利用因子分析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预测。本文认为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主要是政府扩大就业,逐步提高工资水平,运用宏观政策适当干预房价和物价的上涨,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刺激了消费,从而带动拉拢了社会的财政收入,使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消费函数理论,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结论表明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最直接、最重要因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是重要因素,而利率及居民前期消费等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基于EViews软件对某地区的消费和支出进行分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Views软件建立了一个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潍坊学院学报》2016,(1):50-54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财富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和政府手中,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支出排名靠后,与经济排名背离,因此藏富于民也成为众多学者和民众的呼声。本文将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作为目标,从促进消费的角度入手来研究和制定有效的藏富于民政策。本文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并构建消费模型,依据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和消费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并按照影响大小排序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保支出,并将这些因素作为实现藏富于民目标的政策选择的重要依据,提出政策建议,而影响顺序也能反映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15.
南昌市城乡居民食物氮足迹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N-Calculator模型的主要框架,估算1994-2014年南昌市城乡居民人均食物氮足迹,分析其变化特点及与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食物氮足迹小幅减小,在13.98~18.80 kg(N)/a之间波动,平均值为14.76 kg(N)/a;城镇居民人均食物氮足迹逐渐增加在13.23~19.01 kg(N)/a之间波动,平均值为15.53 kg(N)/a。农村居民人均食物氮足迹与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呈负相关,与食物价格指数呈正相关;城镇居民人均食物氮足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食物价格指数呈正相关,与恩格尔系数呈负相关。研究南昌市居民人均食物氮足迹,有助于评价居民食物消费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为转变居民不合理食物消费结构方式和推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1993—2008年间的湖南省旅游收入因素的计量模型。通过对旅游收入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因变量,以接待旅游总人数、高速公路里程、省内星级宾馆数以及国内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国内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等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影响省内旅游收入因素进行数量化分析,为湖南省以后发展旅游业、增加旅游收入在政策方面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直接反映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低,而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素较多,用回归模型难以预测其走势。本文建立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GM(1,1)预测模型x^(1)(k)=(x(0)(1)-b/a)e-a(k-1)+b/a,并对该模型的可用性进行了验证;利用该模型对重庆市2013—2015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预测,分别为2.741 6、3.149 9和3.619万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相似文献   

18.
借助E-views统计软件建立1993-2011年间的山西省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模型.通过对影响旅游业发展因素的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因变量,以接待旅游总人数、省内公路里程、铁路里程、省内星级宾馆数以及国内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国内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等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和共线性检验,为山西省"十二五"期间发展旅游业、增加旅游收入在政策方面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牟善峰 《科技资讯》2006,(26):204-205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80—2004年度数据以上海市为例对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单向的长期稳定因果关系,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是影响人均消费变动的原因,而人均消费变动不是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选取1997-2012年度数据,运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出境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出境旅游人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边际弹性为正,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升值1%会导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增加3.7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会促使出境旅游人数增长2.27%.但在短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的影响不显著,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出境旅游短期影响要小于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