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项目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轻轨13号线及沿线的住宅项目为例,计算轨道交通线路对周边住宅项目价格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发展对沿线0.3~1 km内的住宅价格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辐射效应,其中站点300 m半径以内区域效应显著.建议在距城市轨道300 m的范围内实施较高强度的房地产开发,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效益分享机制,以维护社会公平;同时,完善与轨道交通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开发的受益对象,并通过案例分析了各受益主体的受益情况.在此基础上,以札幌市轨道交通线路以及上海地铁1号线莘庄站和莲花路站为对象,调查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房地产价格与车站距离的关系.同时,从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可达性的角度,探讨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理论计算模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有一定范围的;沿线房地产价格与车站的距离成反比关系;且车站离开市中心越远,对周边房价的直接影响范围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八通线对沿线住宅价值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性分析北京地铁八通线对沿线住宅价值影响的基础上,以八通线沿线2003年开盘的40个住宅楼盘作为样本,采用特征价格法,以楼盘均价为因变量,以楼盘到最近地铁车站距离、楼盘到CBD距离、楼盘类型、装修程度和是否现房等属性作为自变量,选用半对数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地铁八通线对沿线2 km范围内住宅平均每建筑平方米增值179.3元,增值百分比为4.43%,40个样本楼盘的总增值约为15.52亿元,增值计算结果与经验估算值基本相符.通过与地铁13号线沿线住宅增值定量计算结果及影响特征的比较,明确了地铁八通线对沿线住宅价值影响的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房租价格的影响,对北京地铁5号线沿线房租价格进行了通勤条件的纵向对比和站点距离的横向对比分析,发现越靠近市中心的地铁沿线房租增加的幅度越大,增长的速度越快,在距离市中心10 km以内出现突跃式增长;随住房与站点之间距离的减小,地铁站点周边住房租金增加,在距离地铁站点500 m范围以内,住房平均租金最高,增长速度最快.对于投资房产用于租赁的投资者而言,选择地铁沿线距离市中心10 km以内的房产和沿线周边距离地铁站点500 m以内的房产,可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房租增值回报.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为例,综合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参考自然试验的过程,设立影响组和参照组,实证分析轨道运营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影响效应来看,轨道运营呈现出正的外部效应,其正面影响远大于负面影响,带来沿线住宅的增值;从影响范围来看,轨道运营显现出明显的分市场效应,对靠近传统商圈的住宅影响不显著,对远离传统商圈的住宅有显著的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在远离传统商圈的区域,轨道运营使离轨道站点1.5km范围内的新开发住宅价格比2~5km范围内的高出4.5%.研究深化了轨道运营对住宅价格影响的认识,可为消费者购房及轨道沿线住宅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实证分析,采用特征价格模型,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出发,研究了轨道交通对沿线不同区位住宅价格影响的分市场效应.结果表明:(1)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的分市场效应显著,400 m以内,地铁一期周边住房价格增幅大于二期;400 m以外,地铁二期周边住房价格增幅大于一期.(2)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空间增值差异明显.地铁一期(中心城区)0~100 m范围地铁对于住宅价格的增值幅度最大,地铁二期(郊区)300~400 m范围地铁对于住宅价格的增值幅度最大.(3)轨道交通运营期对于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远高于建设期,地铁一号线二期的建设与运营对一期(中心城区)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远高于二期(郊区)沿线住宅.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正在筹备修建城市轻轨交通系统,以解决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城市轻轨交通系统会影响人们的出行选择,引起出行成本的变化;通过考查出行成本函数的性质,发现了出行成本变化会引起产业分布区域的变动,从而得出了轻轨会对沿线地区经济产生聚集扩散作用的结论;综合考虑诸如发展潜力、经济基础、运费、信息及风险成本、舒适、行政区位和交通区位影响地区产业布局的各种因素,用AHP方法建立了衡量轻轨对沿途地区经济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个地区制定规划时,运用该指标体系,可以分析衡量轻轨交通对自身经济的影响程度,以便于抓住机会,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轻轨票价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轻轨交通票价理论的分析,根据目标不同建立多个票价模型,并从社会、轨道公司、乘客三者利益出发建立层次分析模型,然后对多个票价模型进行综合指标评定,最终确定轻轨最优票价方案.将模型实际应用于重庆市轻轨二号线的票价制定,提出了二号线票价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9.
我国40余座城市在建或筹建地铁和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已获批的15个城市规划在2015年之前,建成1700km的城市轨道交通,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  相似文献   

10.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轻轨站点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轻轨站点是重庆轻轨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轻轨站点各方面的模糊特性,提出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设立了评价指标,构建了评判方法和评判模型,并将模型应用到一个轻轨站点上;对其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智能性进行了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2号线轻轨沿线景观格局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RS和GIS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重庆市1986年、200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资料和2007年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图作为信息源,选取破碎化指数、多样性指数等4项景观指数,对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2km范围内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运用缓冲区分析方法,沿2000年和2007年轨道交通以0~0.5 km,0.5~1 km,1~1.5 km,1.5~2 km建立双侧缓冲区,提取住宅用地、城市水域、商服用地、工业用地、公园绿地5种重要景观要素信息,通过计算各缓冲区内各项要素的景观指数,分析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异状况.结果表明,轻轨2号线建设对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表现出较强的吸引效应,景观破碎化指数趋于减小,空间集聚不断加强;商服用地破碎化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分维数随着缓冲区距离增大呈现降低趋势;公园绿地分维数和形状指数较低且变化不明显;城市水域景观形状较简单,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球积极修建载客量大、准时、快捷的城市轨道交通,如轻轨、地铁等。但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使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噪声污染会对沿线的建筑物、居民造成一定影响。该文主要立足于城市轨道交通,结合此类交通所存在的振动、噪声来源,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的受益对象,并通过案例分析了各受益主体的受益情况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地价(或房产价格)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定量计算的基本理论,重点探讨了基于资产价值法的城市近郊轨道交通沿线开发利益的计算方法,并初步建立了相应的定量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对沿线地价(或房产价格)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著的,且沿线土地所有者(或房地产商)是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的主要受益对象,开发利益还原将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措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城市发展带来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综合运用元胞自动机、多维驱动力分析和情景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系统。建立了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尺度上的驱动力量化和耦合作用函数。通过识别驱动力变化与城市空间发展特征的关联性,解决了元胞自动机模型参数的时间效应问题。结合情景分析方法,确定城市不同发展情景下的参数取值,进而对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系统模拟。4种预测情景的用地总量分别为220.32km2、253.28km2、231.52km2、310.52km2。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受经济增长、空间管制政策等驱动力影响明显,同心圆、组团式发展模式的用地集约水平较高,沿主要对外交通轴线带扩展模式的用地扩张问题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价函数的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市地铁2号线沿线的房地产为研究对象,借鉴土地函数法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西安地铁2号线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铁2号线从2006年开始建设起,就对沿线的房地产产生了直接的正面影响。西安市地铁2号线对房地产的影响半径为750m,其中在400m范围内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铁对房产开发的影响及沿线土地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是当前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回顾当前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刚刚开通的南京地铁一号线影响下的沿线房产项目的分布及价格,进而从提高交通运营效率与土地利用效益的角度探讨了南京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策略,指出沿线土地开发需要注意点、线、面三个层次结合,考虑站点、单线、地铁网络土地开发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土地开发与经济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17.
基于Hedonic模型的广州地铁1号沿线住宅价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提高了沿线区域的通达性,大大降低了沿线居民的通勤成本,对沿线房地产价格产生深远影响.文章以广州市地铁1号线为例,选取了在2009年1~3月份成交的沿线100个住宅单元作为分析对象,利用Hedonie半对数模型分析其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设计了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及区位特征3大类共13个因子参与模型运算,最后获取对住宅价...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高速公路事故发生后给驾驶人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将事故影响程度和损失降到最小,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在无外界干预情况下的影响范围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对Logit路径选择模型和BRT阻抗函数进行改进,同时考虑收费站对路阻函数的影响,采用改进模型对事故点上游的车辆路径重新分配进行研究,用容量限制-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对局部路网进行交通流重分配,得到事故条件下各路段流量,并将交通影响评价中判定新建项目区域交通影响大小的方法的思想应用到事故影响范围确定上,给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响范围的思路,根据路段服务水平变化情况,对事故影响范围进行确定。最后以给定网络为依据,对事故发生后路网上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及事故影响范围进行例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上事故的发生会导致临近路网的饱和度上升,但事故对不同路段的影响程度不同,在路径选择基础上,结合路网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等数据;根据算例分析可知,该模型可用于事故影响范围的准确告知,且符合实际道路环境情况,根据影响程度分级对高速公路采取合理的管制措施,有利于有效疏散交通,降低事故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西安地铁2号线对沿线通勤者出行方式的影响,本文调查了2号线沿线通勤居民,从"人-车-路"多维角度分析影响城市通勤者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时间、经济性及个人体验等,并建立Logit模型对交通方式选择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地铁2号线自2011年开通以来,超过半数的沿线通勤者从传统交通方式转移到地铁出行,且对地铁依赖程度逐渐上升,超过70%的通勤者选择地铁出行。研究成果可为西安南北客运交通走廊上常规公交线路调整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京沪高铁对沿线地区可达性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京沪高铁沿线19个节点城市,利用交通成本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定量分析了京沪高铁的建设对沿线节点城市可达性的影响:可达性大幅提高,提高幅度都在50%以上,极大的压缩了时空距离,缩小了沿线地区的交通区位差异,促使经济区重新划分,推动经济腹地地区经济发展,改变城市传统的居住模式,增强区域一体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