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考试作弊存在认知矛盾和知行不一的现象.为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高校应建立有效的诚信教育和道德教育机制,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学风和考风的建设,加强考试制度及课程和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张颖 《科技信息》2008,(30):197-197
当前,我国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很普遍,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探求解决的办法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考试作弊现象是教育中的顽疾。作弊的手段多种多样,但其本质是相同的。本文对作弊的内在心理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过程、直接心理和深层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这一大学校园里常见的问题行为,并提出了防治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对策,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熙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5):121-124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的诚信危机随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透析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找出预防和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有效对策,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刘丽华  张炯 《科技资讯》2014,(14):198-199
本文通过调查本校大学生作弊现象问卷的形式,了解了大学生作弊现状,分析了影响考试作弊的内因、外因和解决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作弊现象对策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这一现象已经比较普遍,而且也引起了有关教育学者的关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该问题,我们会发现大学生为考试而做相应的准备以及作弊,都会产生相对应的成本和收益。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本和收益做进一步比较,得到的结果是:考试作弊对考生来讲存在内在经济性,这就促使大学生有考试作弊的倾向;考试作弊对整个社会而言存在外在不经济性,这叉促使学校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防止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8.
曹莉萍 《科技信息》2010,(10):87-88
学业作弊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种不道德行为的蔓延,将严重影响学生道德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降低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此现象的危害性早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从影响学业作弊的因素入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对影响学业作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弊是考生心理与某些社会现象发生碰撞所产生的一种不正当行为。根除考试作弊现象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善社会环境,消除造成考生异常心理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梅瑞华  强景 《科技信息》2010,(1):86-86,62
考试作弊已渐渐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问题。为了准确、真实的了解目前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现象的想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文章结合在日照市大学城的五所高校开展了关于考试作弊问题的问卷调查工作,对东部某大学城大学低年级学生作弊现状,成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通过分析作弊现象了解到作弊有其深刻的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的原因。大学生作弊的心理有:投机、虚荣、义气、孤注一掷、不平衡等。对此,学校应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宣传力度,改革考试题型及形式、健全考评和监督机制、改进学生评价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运用静态博弈模型,建立成本矩阵,提出了考生作弊选择的主要因素,同时也给出了监管人监管选择的影响因素,详细分析了考生作弊的选择和监管人监督的选择,阐述了加大对考生作弊的惩罚力度后,仍有作弊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以及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孙演玉 《科技信息》2014,(2):256-257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一个屡禁不止的现象,也是一个永远令人值得探讨的问题。大学生考试作弊对其本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可归纳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高校可以通过加强考前教育、学风建设和诚信教育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来有效地遏制这一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作弊行为并没有因为考上大学而终止,作弊的手段在高校里反而越来越高明。本文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从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从根本上消除作弊,建立良好的学风,还一个干净的校园。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弊的类型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回顾了西方国家对作弊行为的研究成果,并从大学生作弊类型、特点对此行为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并减少这一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现象透视着手,分析了大学生产生作弊行为的心理动机,指出了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井提出了在校园里减少和制止这种行为发生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弊的类型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西方国家对作弊行为的研究成果,并从大学生作弊类型、特点对此行为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并减少这一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8.
考试作弊现象在中专校比较普遍,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心理成长会有一定的影响.考试作弊心理主要有:学业成绩无用心理、学习努力会吃亏心理、侥幸心理、恐惧情绪、厌学情绪、悲观情绪、缺乏自控能力、表现欲过强、强迫心理.建议端正考风,加强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杨川 《科技资讯》2014,(34):153-153
当前各个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且屡禁不止。针对此问题长期存在、作弊手段不断更新的现状,探究其存在的根源,除了校方政策制度不健全、惩罚措施不到位等,还有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学生对作弊行为的错误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20.
《潍坊学院学报》2016,(5):99-100
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一直存在,处分考试作弊学生,目的是使其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同时也是考试公平的一种体现。但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不能忽视因考试作弊受处分学生的心理变化,要把心理疏导工作做在前面,做到随时观察、及时干预、对症下药。特别应该了解受处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让他们对受处分都有正确的认识,克服心理障碍,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