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牵牛属植物叶片气孔器及花粉亚显微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对山东牵牛属(Pharbitis Choisy)植物叶片气孔器及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扫描电镜研究所。结果显示:圆叶牵牛(P.purpurea(L.)Voigt.)气孔器为近圆形,牵牛(P.hederacea(L.)Choisy)和裂叶牵牛(P.nil(L.)Choisy)均为长椭圆形;它们的气孔类型均为平列型。3种植物的花粉外部形态均呈球形,外壁纹饰都是刺状,都具有散萌发孔;但花粉粒的大小、萌发孔和刺的形态各种间不同。因此,观察研究植物的气孔器和花粉亚微形态特征,可为植物分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中国大陆地区扁核木属3种植物的花粉及叶表皮微观形态.结果显示:花粉均为近球形,辐射对称,三孔沟型,外壁纹饰均为条纹状,赤道萌发孔;叶表皮细胞形状均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略弯曲,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这些相同点支持它们为同属.此外,花粉存在许多明显差异:蕤核极面观为钝三角形,东北扁核木和扁核木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蕤核萌发孔为角萌发孔,东北扁核木和扁核木的萌发孔为周萌发孔;花粉外壁条脊排列的紧密度、条脊宽度、沟膜上颗粒疏密度均不同;蕤核花粉外壁有黏液滴.叶表皮微形态也存在差异:蕤核叶片具毛,东北扁核木和扁核木叶片无毛;叶表皮的角质层和蜡质形态均不同;蕤核叶上表皮角质层上有晶体.这些差异可为种的鉴定提供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特有植物七子花叶表面和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七子花叶表面和花粉的形态与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与其他一些忍冬科植物的异同.结果表明,七子花叶表皮粗糙,细胞不规则,排列紧密;上下表皮均被有单细胞非腺毛;气孔仅见于下表皮,为平列型,气孔下陷,副卫细胞相对于保卫细胞突出;表皮毛和气孔器在叶面上分布不规则;花粉近球形,具有3孔沟,沟稍长于孔,外壁纹饰小刺状.七子花与忍冬科其他一些植物的叶表面和花粉有许多共同特征,表现在叶表皮细胞形状,气孔的形状、类型和分布,花粉大小和外壁纹饰等方面.但七子花也有其独特的细微构造,尤其在表皮蜡质层的有无、非腺毛和气孔的形态结构与着生位置、花粉形状和孔沟数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吊兰及其变种(银心吊兰、银边吊兰)是重要的室内观赏、园艺装饰植物。采用徒手切片、显微观察与测量及数理统计等方法,比较其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①吊兰、银心吊兰和银边吊兰均为等面叶;叶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上下表皮由1层细胞组成;气孔器均分布于下表皮,且呈带状排列;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叶脉结构简单,由木质部、韧皮部和机械组织组成。②吊兰及其变种叶外观色彩区别明显,叶面积显著差异;上表皮细胞厚度约为下表皮细胞的两倍;上下表皮细胞径向厚度、切向长度、角质层厚度、气孔密度差异明显;叶肉细胞形态和叶绿体数量差异显著;叶脉维管束在横切面上的长度差异极显著;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吊兰及其变种间的分类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贵州产蜘蛛抱蛋属植物不同种之间花粉外壁纹饰的特征差异及演化关系。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平塘蜘蛛抱蛋A.pingtangensis、荔波蜘蛛抱蛋A.liboensis、赤水蜘蛛抱蛋A.chishuiensis、贵州蜘蛛抱蛋A.guizhouensis、黔南蜘蛛抱蛋A.australis等14种贵州产该属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通过对不同种花粉的极面观、赤道面观及表面纹饰进行拍照,详细描述该属植物不同种花粉的外部形态。结果:通过对花粉影像的观察发现,花粉粒均为球形或长球形,极轴长21μm~38μm,赤道轴长18μm~30μm,极轴与赤道轴比为1.04~1.36。花粉粒外壁可归纳为三大类型:皱波状纹饰,芽孢状纹饰和瘤棒状纹饰;而不同种的花粉外壁纹饰皆有自己独有的特点,说明了不同种之间在花粉特征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结论:花粉粒的外部形态特征可为贵州产该属植物的鉴别提供一个较为重要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14种贵州产该属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演化方式为:皱波纹修饰—芽孢状修饰—瘤棒状修饰。  相似文献   

6.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隶属于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下云锦杜鹃亚组(subsect.Frotunea Sleumer)内的26种植物的叶片表皮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26种植物气孔器具有一定相似性,表现为下表皮均有卵圆形或椭圆形气孔器;气孔器散生或聚集有序分布于乳突状或藜状突起之间,气孔器周围有或无间断的条形突起环绕;内外拱盖表面光滑或粗糙;叶表面有或无网状微绒毛;有或无腺体.此外云锦杜鹃亚组下种各成员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云锦杜鹃亚组叶表皮的鳞片,毛被,腺体等,气孔器及其周围纹饰等微形态特征可为分类学提供一定证据.本文的20个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属首次报道,根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本文给出了这26种杜鹃的分种检索表,并探讨了该亚组下种间亲缘关系及进化趋势,并且还讨论了该亚组的分类学存疑种的分类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7.
扫描电镜下几种蓼属(Polygonum)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对蓼属8种植物叶表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气孔外拱、保卫细胞极区、表皮细胞外壁角质层表面和外角质层的蜡质分泌物等性状状态在8种植物的分布呈现出明显差异,可为蓼属植物分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秋海棠属植物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秋海棠属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花粉粒均为超长球形,具三孔沟,条纹状雕纹。花粉粒大小和外壁雕纹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连翘花粉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显微电镜研究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的花粉发育具以下特点:1)花粉具半覆盖层类型的外壁.外壁的发育在四分体时期启动,此时,内质网小泡排列在四分孢子体质膜边缘,可能决定着未来花粉外壁的纹饰模型.2)花粉粒具有3条萌发沟.萌发沟在发育过程中分别有外壁突起和内壁突起形成.3)生殖细胞具有暂时的胼胝质壁,不含质体,但营养细胞中有大量造粉体分布在生殖细胞周围.4)花粉散放时为二细胞、有花粉鞘.重点讨论了花粉壁的发生和萌发沟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甘肃贝母属植物花粉形态与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分布于甘肃的贝母属10种(含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和叶表皮微型态特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其花粉形态结构,类型和叶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类型,气孔大小,气孔指数以及在分类学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用扫描电镜在个体水平上研究了小叶锦鸡儿及春两个近缘种15株植物和同株不同发育时期4朵花蕾中的花粉形态,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观察了柠条锦鸡儿花粉外壁的超微结构。该三种植物花粉粒长球形或长圆球形,具三孔沟,外壁具小穿孔或细网状纹饰;粉形态特征在同一植株上是稳定的,但因个体的不同而明显区别,特别在形状、大小和外壁纹等方面表现出显的种内多态性。  相似文献   

12.
马蹄金的形态组织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和利用新药资源 ,采用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技术 ,对马蹄金DichondrarepensForst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粉末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马蹄金叶特有的植物形态似马蹄形 ;叶上下表皮气孔的差异表现为上表皮气孔少 ,下表皮气孔多 ;叶下表皮着生二叉状的表皮毛 ,叶上表皮无表皮毛。粉末中棕黄色木纤维、螺纹导管和孔纹导管等为其主要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山东产旋花科3属5种植物花粉的亚显微结构特征。花粉粒的外部形态呈球形或近长球形;表面纹饰为刺状或覆盖层网眼;具有散萌发孔或三孔沟;花粉粒的大小、外壁纹饰和萌发器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数量在属、种间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旋花科植物花粉的形态结构特征支持传统的属和种级水平分类。  相似文献   

14.
马蹄金的形态组织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和利用新药资源,采用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技术,对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粉末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马蹄金叶特有的植物形态似马蹄形、叶上下表皮气孔的差异表现为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叶下表皮着生二叉状的表皮毛,叶上表皮无表皮毛。粉末中棕黄色木纤维、螺纹导管和孔纹导管等为其主要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15.
福建珍珠茅属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产于福建的7种珍珠茅属植物 的叶表皮特征,描述了叶片表皮角质层纹饰、气孔器表面蜡质纹饰、表皮毛等有关叶表皮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结果表明:珍珠茅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属于典型的单子叶植物叶的特征,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表面角质层纹饰、气孔器表面蜡质纹饰、 硅酸体等特征在属内各种间十分相近,而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气 孔大小、气孔器分布和表皮毛等特征种间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区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丹参及四川鼠尾草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比较研究了丹参及四川鼠尾草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显示:气孔器类型、表皮毛和腺毛类型在各物种间具有一致性.气孔器类型多为横列型,主要分布在叶片下表皮(远轴面);表皮毛都为单列多细胞毛,其中多为单列3或4细胞毛;腺毛普遍分布在所有种的上下表皮,主要为短柄多细胞头腺毛.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气孔器的分布等特征在各亚属间、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作为亚属间或种间分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对旱麦属(Eremopyrum)植物进行显微观察,结合经典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旱麦草属在我国产4种,属内花粉粒特征与气孔类型较为一致.花粉粒为单孔型,外壁为模糊的细网状雕纹;气孔器是由一对铔铃型保卫细胞和一对副保卫细胞构成长的平列型,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很近.但是叶片近轴面表皮毛的类型、分布情况以及外稃背面被毛类型、密度均有明显差异,这是分种的重要依据,据此作了旱麦草属分种检索表和种的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18.
红山茶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特征及其演化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粉外壁纹饰不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植物基因型的外部表现,是研究植物分类演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用扫描电镜对山茶属红山茶组27种1变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红山茶组植物花粉粒的体积较大,规则花粉形状主要为长球形,某些种中存在不规则花粉.萌发孔均为三孔沟.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主要有皱沟状、皱波状、皱波状-颗粒状和颗粒状4种类型.不同种的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可为红山茶组种间分类及演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某些种分类地位的确定和种系处理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9.
邓晰朝  王任翔 《广西科学》2010,17(2):164-167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广西产9种铁角蕨属(Asplenium L.)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9种铁角蕨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多为不规则型,垂周壁为浅波状、波状或深波状;叶上下表皮均无毛,气孔器全部分布在下表面;它们的气孔器类型有7种,为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不定细胞型和横列型。铁角蕨属植物不同种间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对种的划分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几种常见观赏植物花粉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扫描电镜对金盏菊等观赏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探讨了不同科属植物花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菊科(金盏菊和绿串珠)花粉为近球形或扁球形,表面为脑网状纹饰,具刺状突起;芸香科(佛手、柚和金桔)花粉为长球形,表面具清晰的网状纹饰或穴状纹饰;木兰科(含笑和广玉兰)花粉为两侧对称,表面为拟网状或脑网状纹饰;百合科(百合和吊兰)花粉为两侧对称,表面为网状或穴状纹饰;蔷薇科(野蔷薇和月季)花粉为长球形,表面为条纹状或皱波状纹饰.表明不同科属植物的花粉大小、形状、表面纹饰不同,可作为植物学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