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硬脂酸钠对碱式硫酸镁晶须进行了表面改性,应用改性前后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活化指数、吸油值、安息角来评价改性效果,并对改性前后的晶须进行了SEM,TG-DSC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对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改性效果显著,改性后的晶须活化指数由0.87%上升到99.21%,吸油值由488 mL/(100 g)下降到349 mL/(100 g),晶须表面由亲水变为疏水,晶须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表面改性过程对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热分解没有明显影响,硬脂酸钠与碱式硫酸镁晶须表面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同步氧化酯化长链淀粉酯产品在应用性能上的变化规律,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硬脂酸为酯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强化手段干法制备氧化硬脂酸淀粉酯,对产品进行表征,并对产品应用性能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EM显示机械活化氧化酯化淀粉颗粒表面有明显破坏;XRD表明:氧化酯化淀粉结晶度明显下降;产品冷水溶解度、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均较原淀粉明显提高,粘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碳酸钙和硼酸铝晶须的表面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硬脂酸钠为处理剂对碳酸钙晶须和硼酸铝晶须进行了表面处理,通过测定活化指数、红外谱图及偏光显微观察对晶须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处理剂的用量、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工艺因素对表面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对两种晶须的处理效果均较好,活化指数分别可达到96.5%和97.3%。其中,碳酸钙晶须的最佳处理条件:处理剂用量为45%,处理时间为50 min,处理温度为40℃;硼酸铝晶须的最佳处理条件:处理剂用量为30%,处理时间为40 min,处理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微细重质碳酸钙的发展及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对该产品的需求;碳酸钙生产工艺分类;重质碳酸钙生产方法;微细重质碳酸钙生产特点及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和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为偶合剂,采用活化酯法,在脱水剂DCC作用下,NHS与异硬脂酸生成活化酯后,直接与氨基酸进行酯化,设计并合成了3种异硬脂酰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6.
采用硬脂酸对三水碳酸镁晶须进行了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料浆浓度、改性时间等因素对三水碳酸镁晶须表面改性的影响.采用接触角、活化指数、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改性前后的三水碳酸镁晶须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改性条件为改性剂用量5%,料浆质量分数5%,改性时间6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改性产品的接触角为130°,活化指数为1.000.表面改性过程对三水碳酸镁晶须的热分解没有明显影响.硬脂酸与三水碳酸镁晶须的结合方式主要是镁离子与羧基形成憎水性的硬脂酸镁保护层.  相似文献   

7.
利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技术对铜基底表面进行活化,再经硬脂酸修饰,得到铜基底超疏水性材料.考查了Na2SO4浓度、放电电压、放电时间、硬脂酸-甲醇溶液浓度、接枝时间以及接枝温度对超疏水表面性能的影响.用接触角仪、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对铜表面的润湿性、表面元素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经修饰的铜基底表面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接触角高达155.30°,滚动角小于5°,且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响应面法在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配方研究中的使用价值.依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设计了响应面分析中的3因素3水平分析表及热稳定实验方案.使用SA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了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钡之间相互作用对热稳定时间影响的响应面曲面图.分析图表可知,硬脂酸锌对热稳定时间产生了负作用,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之间及硬脂酸锌与硬脂酸钡之间产生了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改性剂硬脂酸钠和山梨醇处理纳米二氧化钛,通过正交实验讨论改性剂浓度、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剂配比和改性温度等因素对亲油化度、活化度和沉降体积的影响。得出最佳改性条件为:改性剂浓度0.06mol/L,改性剂用量0.003mol/10gTiO2,改性时间70m in,改性剂配比(硬脂酸钠∶山梨醇)3∶2,改性温度80℃。在此条件下改性后的二氧化钛亲油化度为9.42%,活化度高达97.39%,沉降体积低于0.90mL/g,二氧化钛的分散性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将硬脂酸(SA)和叶绿素-a(chla)涂于SnO_2导电玻璃上制成硬脂酸-叶绿素电极,并对其光电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含有适量硬脂酸的硬脂酸-叶绿素电极具有较强的光电效应,而当硬脂酸的量太大时,反而会使硬脂酸叶绿素电极的光电效应降低,我们还用光谱实验对这一结果进行分析,用卵磷脂和胆固醇进行对比实验,并从分子结构及液晶态的形成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利用废旧聚乙烯、粉煤灰等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废旧聚乙烯、粉煤灰和木粉为主要原料,并添加了一定量的加工助剂,经热压、模压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制备了一种新型塑木复合材料.研究了木粉、偶联剂、活性钙和粉煤灰等用量对该塑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塑木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随着木粉和粉煤灰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木粉和粉煤灰的用量分别为30份和10份时,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89%和5.1%;同时,适量偶联剂和活性钙的使用,使得该塑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nano-CaCO3) surface modified with γ-methacryl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 (MPTMS) was carried out to prepare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PMMA)/nano-CaCO3 composite. The reaction between nano-CaCO3 and MPTMS, and the grafting of PMMA onto nano-CaCO3 were confirmed by infrared spectrum. The grafting ratio and grafting efficiency of PMMA on nano-CaCO3 modified with MPTM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on nano-CaCO3 modified with stearic acid. The grafting ratio of PMMA increased as the weight ratio between MMA and nano-CaCO3 increased, while the grafting efficiency of PMMA decrease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 showed that nano-CaCO3 covered with PMMA was formed by in-situ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相似文献   

13.
桐酸酸酐水解物对重质碳酸钙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合成的桐酸酸酐水解物对重质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桐酸酸酐水解物用量为碳酸钙1.5%(质量分数),对碳酸钙具有最佳改性效果,活化度可达83.40%,吸油值降为28.29 mL/100 g,黏度降低46.36%,水的接触角为99°.改性碳酸钙填充到PVC材料中,可使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由8.455 kJ/m2增加到10.216 kJ/m2,断裂伸长率由16.12%增加到24.52%.改性碳酸钙对PVC材料起到增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省典型土壤黄壤和石灰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了Cr和As,无论黄壤还是石灰土,土壤重金属的吸附固持的作用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而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黄壤和石灰土的吸附量都有所增加,但解吸量无明显促进或降低,即碳酸钙影响该地区土壤重金属蓄积的作用大于黏粒;黄壤和石灰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过程主要集中在前90min内,其后的吸附则进行得十分缓慢,且对重金属的最大吸附量石灰土大于黄壤;三种动力学模型拟合中,伪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度最好,从动力学参数中可知,石灰土重金属平均吸附量大于黄壤重金属平均吸附量,黄壤重金属平均吸附速率大于石灰土重金属平均吸附速率.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典型土壤黄壤和石灰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地区重金属超标率石灰土>黄壤;石灰土的pH缓冲性能大于黄壤,且碳酸钙含量增加到90g/kg时,黄壤的pH将不在增加,pH稳定在7.08,碳酸钙含量增加到120g/kg时,石灰土pH讲不再增加,稳定在8.26,而增加粘粒含量对土壤pH无明显作用;除了石灰土中的Cr和As,无论黄壤还是石灰土,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的吸附固持的作用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而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黄壤和石灰土的吸附量都有所增加,但解吸量无明显促进或降低,即碳酸钙影响该地区土壤重金属蓄积的作用大于粘粒;黄壤和石灰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过程主要集中在前90min内,其后的吸附则进行得十分缓慢,且对重金属的最大吸附量石灰土>黄壤;三种动力学模型拟合中,伪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度最好,从动力学参数中可知,石灰土重金属平均吸附量大于黄壤重金属平均吸附量,黄壤重金属平均吸附速率大于石灰土重金属平均吸附速率。  相似文献   

16.
用磷石膏制备硫酸铵和氯化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以磷石膏、碳酸氢铵和氨水为原料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备硫酸铵 ,副产碳酸钙粗品。考察了影响氧化钙转化率的各种因素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分解反应的工艺条件 ;用盐酸处理碳酸钙粗品制备氯化钙 ,研究确定了工艺条件。磷石膏得到较好的处理和利用 ,研制的产品质量达到有关标准 ,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seven immature source rocks in China on fatty acid decar-boxylation for generating hydrocarbons have been evaluated by determinating the CO2 content from decarboxylation reaction of stearic aci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immature source rocks mainly depend on the structure type of the minerals. In general,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carbonate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lays at low temperature. The higher its iron content, the higher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arbonate.  相似文献   

18.
废轮胎橡胶的热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废轮胎橡胶进行了热分析研究,着重探讨了升温速率和重金属盐、碳酸钠等催化剂的加入对废轮胎热解的影响,研究发现,碳酸钠分子能够有效地降低热解反应的活化能,加速热解反应的进行,废轮胎橡胶的主要热解机理是主链中具有不饱和键的高分子断裂,产物主要是单体、二聚物和碎片。  相似文献   

19.
改性白云石凹凸棒土在橡胶中填充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探讨了天然复合填料白云石凹凸棒土经表面改性后填充橡胶雨靴的可行性,并对填充样进行了力学测试和微观形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经硬脂酸改性后的白云石凹凸棒土在胶料中填充量大幅度提高,可达到110g/100g胶料,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缩短混炼时间,胶料压延性能好,胶片平整光滑,光泽度好。与轻质碳酸钙相比,改性后的白云石凹凸棒土可以显著提高填充胶样的拉伸强度、300%定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粘附强度,分别比轻钙填充胶样提高了57.8%、100%、5.5%、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