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战场电磁环境效应的研究目的是系统地研究复杂电磁环境对于军事行动所有相关因素作用和影响的规律,其中对军事人员的生物效应研究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从分析人体的电磁兼容性着手,阐述了战场电磁环境生物效应对军事人员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现代战场上各类电磁辐射对军事人员带来的影响与危害。  相似文献   

2.
总结出评估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程度的若干主要指标,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通过三标度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对于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度的影响程度,建立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程度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根据模糊集理论,对模糊综合评判进行理论描述.以评判2个军事行动方案为例,阐述模糊综合评判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是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体系 ,应当从技术、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多方面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评价。文章提供一种综合评价方法 ,即以二级模糊综合评判为框架 ,采用层次分析法 ( AHP)确定方案影响因素及子因素的权重 ,结合模糊决策中的无条件模糊优越集合理论建立模型。用此模型对某市公路网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城市环境同其它环境是大不相同的,城市环境对军事行动有很多限制和影响,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城市环境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单环境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总体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探讨,结合天水市环境实例,对其总体环境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干旱背景下的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其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而气候因素和人文建设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影响又具有双重性.因此,针对气候因素的多变性、模糊性和人文建设的层次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M)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巴州地区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在分别对气候因素和人文建设定量评价方面效果较好.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库尔勒市人居环境最优,其次是和硕县与和静县,若羌和且末总体评价得分较低;巴州经济发展水平、生态建设皆不平衡,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普遍较低.针对巴州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差异提出了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崑  岳璐  王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8):3238-3245
步行作为大学校园里师生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有明显的生态、社会、经济和健康效益。寒地大学校园可步行性评价的研究,有利于优化寒地校园步行环境,提升校园活力,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以寒地大学校园步行需求及可步行性影响要素为依据,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德尔菲法,从设施水平、环境水平、运行水平三个方面构建寒地大学校园可步行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MATLAB、EXCEL等软件对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计算,并对哈尔滨市三大高校进行评价,三所大学校园可步行性评价结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最后,分别对其步行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寒地大学校园可步行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环境质量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层级的模糊概念.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单环境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总体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探讨.对华亭煤矿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它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当前保护地质环境、进行地质环境规划并进行分期治理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厦门泉州大气污染的模糊聚类与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厦门、泉州两市大气在多污染因子共同影响下,造成污染的整体环境进行全面评价.方法简便、结论直观,避免了以往评价方法丢失模糊信息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AHP-FCE的露天矿山作业环境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地评价露天矿山作业环境,建立矿山作业环境的多级模糊层次分析模型,该模型分为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多级模糊综合评判(FCE)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方法对国内某露天矿山作业环境进行综合安全评价.研究表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进行露天矿山作业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可以为矿山的危害辨识、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洋视景仿真逼真度评定难以兼顾模糊性和主观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变理论和梯形模糊数的分析与评判方法.从视景仿真所遵循原则和海洋战场环境特点出发,建立了一套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的四级海洋视景仿真逼真度指标评价体系;构建了基于梯形模糊数的突变理论动态综合决策模型,利用梯形模糊数对低层指标初始化和突变理论归一化公式机理本身来确定各指标对各目标重要性的确定性量化,并通过对3个典型海洋战场视景仿真完成系统决策评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和正确地解决视景仿真逼真度评定问题,为大型复杂系统的多属性决策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寒地大学校园可步行性评价——以哈尔滨市3所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行作为大学校园里师生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有明显的生态、社会、经济和健康效益。寒地大学校园可步行性评价的研究,有利于优化寒地校园步行环境,提升校园活力,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以寒地大学校园步行需求及可步行性影响要素为依据,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德尔菲法,从设施水平、环境水平、运行水平3个方面构建寒地大学校园可步行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MATLAB、EXCEL等软件对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计算,并对哈尔滨市3所高校进行评价,其可步行性评价结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最后,对3所大学校园步行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寒地大学校园可步行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平潭海岛为研究区域,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对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是经济方面,而负面影响则是垃圾、噪声污染等方面.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改进平潭旅游环境质量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实现平潭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供应商评价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避免层次分析法中人的主观判断、偏好等对供应商评价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供应商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供应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供应商评价信息处理,建立了供应商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某汽车制造企业多个供应商的综合模糊评价,验证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进行供应商模糊综合评价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9个村落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构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和分区评价,并对单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吉林省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总体为满意,但存在东中西部差异;(2)基础设施完善程度、饮用水水质和农业技术推广是影响人居环境满意程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文化和方面对优化吉林省乡村人居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煤炭地下气化项目的综合评价机制,构建客观、全面、定量的可行性评价体系,指导地下气化项目决策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变权等数学方法,从资源、技术、经济、环境和能耗等6方面考虑,选取8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多层次模型,对指标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建立了隶属函数,创建了煤炭地下气化可行性常权-模糊层次和变权-模糊层次等2个综合评价模型。将2个综合评价模型分别应用于贵州某矿煤炭地下气化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相比,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可通过权重变化来反映各等级的指标状态,避免了部分极值指标的影响因权重太小而被"淹没",评价结果中各级隶属度表现出更强的离散性,可信度更高。通过综合评价,可直观地反映出对象项目在资源、技术、经济、环境和能耗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模糊层次分析法是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进行有机融合,用层次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方案指标,对评价进行量化。建立了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实验室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避免层次分析法中人的主观判断、偏好等对实验室评价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高校实验室质量管理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实验室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实验室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某高校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综合模糊评价,验证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进行高校实验室质量管理模糊综合评价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城市交通环境体发展情况,为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影响城市交通环境的各单项评价指标及其分级标准,针对城市交通环境的特点,建立城市交通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模型中的具体指标的权重,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价,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分析模型的正确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及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并针对上海市的城市交通环境特点提供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