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圆珠笔油墨色痕中展色剂的主要组分苯甲醇和苯氧基乙醇进行分析,并以展色剂的种类及含量作为圆珠笔油墨的分类依据,对国内外74种品牌的圆珠笔油墨进行了分类。同时考察了气相色谱条件及纸张等因素的影响,为圆珠笔油墨形成时间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用毛细管电泳分析纸上微量蓝色圆珠笔油墨的方法,研究了缓冲体系,提取液,提取时间,进样量等因素对圆珠笔油墨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圆珠笔油墨的最佳原料配比和生产工艺,以及其他助剂对圆珠笔油墨理化性能的影响,可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蓝色圆珠笔字迹油墨中染料成分种类,通过与标准样品系列浓度分析结果进行对照,确定了标准样品的浓度线性范围,建立了圆珠笔油墨中染料标准样品的浓度工作曲线,考查了线性关系和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并对圆珠笔字迹油墨中所含染料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圆珠笔油墨字迹的书写时间,考查其主要影响因素,介绍透析法测定书写时间新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采用最新研发的透析液,根据透析的原理,通过测量圆珠笔字迹色料的透析时间来判定其书写时间。结果:得出了4种蓝色圆珠笔油墨字迹透析时间的一般规律,考查了圆珠笔油墨和纸张种类对透析结果的影响。结论:利用该项新技术测定圆珠笔油墨字迹的书写时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对检材损坏程度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国内外生产的56种黑色圆珠笔油墨种类认定的基础上,利用气相色谱测定黑色圆珠笔油墨中的展色剂(苯甲醇和苯氧基乙醇)的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580nm波长下检测)测得黑色圆珠笔油墨中染料成分的含量,分别以苯氧基乙醇的峰面积与苯甲醇的峰面积比值、苯氧基乙醇(或者苯甲醇)的峰面积与染料的吸光度值以及加入的外标物(邻甲酚的峰面积)的比值为纵坐标,以字迹形成时间为横坐标,建立了书写时间的关系曲线;与此同时,还考察了实验的再现性等。实验结果表明:以苯氧基乙醇(或者苯甲醇)的峰面积与染料的吸光度值以及外标物(邻甲酚的峰面积)的比值和书写时间建立的曲线具有共性和重现性好等特点,此方法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圆珠笔油墨形成时间的科学检验在法庭科学中已形成研究热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利用溶剂萃取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显微分光光度法、染料比率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来确定圆珠笔油墨的相对形成时间;利用人工老化法确定圆珠笔油墨的绝对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国内外生产的各种蓝色圆珠笔油墨的种类进行了鉴别。采用ZORBAXBonus-RP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检测波长为580nm,柱温25℃,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蓝色圆珠笔油墨种类的鉴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品牌的黑色圆珠笔油墨进行无损检验,以区分不同品牌的黑色圆珠笔油墨。方法结合激光散焦技术,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对不同品牌的黑色圆珠笔油墨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运用激光散焦技术,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能有效地增强黑色圆珠笔墨迹的拉曼信号,区分不同品牌的黑色圆珠笔墨迹。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无需对样品预处理,为微量黑色圆珠笔油墨的比对检验提供简单而有效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秦玉红  孙艳 《山东科学》2007,20(2):55-58
本研究采用无损定量分析法,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厂家生产的22种红色圆珠笔油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2种样品可分为两组,其中19个品牌的红色圆珠笔油墨在波长值上有差异;3对无差异的其波谱图不同。该方法易操作,并且分辨率高,检验结果非常稳定,不受油墨浓度、纸张类型、短期书写时间以及设置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纺织品的喷墨印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新型的喷墨印花技术。重点阐述了喷墨印花的加工工艺包括油墨配方及其性能要求,印花流程及前处理,喷墨印花机的喷射系统等;简要分析了纺织品喷墨印花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2.
水基喷墨打印墨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用适宜的水溶性树脂和分散剂很好的解决了颜料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且墨水的耐水性、耐碱性、光密度等各项指标均与进口打印墨水相近。当以碳黑为着色剂制备黑色打印墨水时,丙烯酸树脂质量分数为4%,阴离子型分散剂亚甲基二萘磺酸钠质量分数为5%,制得的打印墨水各项性能均接近进口墨水.  相似文献   

13.
胡轶男 《长春大学学报》2012,(7):887-888,902
当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动画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动画创作也因此走向商业化和市场化,许多创作者正积极探索通过三维技术来创新改变水墨动画的形式,将各种先进的动画技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由基共聚合,再经Hofmann反应合成了新型的带胺基的可用于油溶性喷墨体系的聚丙烯酸酯的连接料。用红外光谱确定了酰胺基到胺基的转化。测定了采用特种官能团(酰胺基和胺基)的连接料的结构、含量与墨水体系稳定性、沉降率的关系。带胺基的聚丙烯酸酯的连接料配制成的墨水,体系稳定性好,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颜料具有较好的颗粒粒径和分布。  相似文献   

15.
吸墨剂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在喷墨打印中吸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硫酸钠和硅酸钠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吸墨剂二氧化硅(SiO2),其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确认,同时对其吸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树脂(聚乙烯醇或丙烯酰胺改性的聚乙烯醇)和填料(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0.4左右、二氧化硅比表面积为384m2/g左右、粒径为 4.3~4.7μm及二氧化硅的球磨时间为4~5h时,其吸墨速度和清晰度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优质进口墨水与笔头匹配问题并保证中性笔的书写性能,基于有限元分析法,考虑中性墨水流变特性、笔头结构参数及加工误差等对出墨量的影响,建立中性墨水与笔头匹配的出墨量仿真模型并进行修正。结果表明,该出墨量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相近。该模型为中性墨水与笔头结构匹配出墨量的有效仿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有助于提高出墨量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宽度分布范围为30~70 μm的大尺寸氧化石墨烯及其墨水,并通过直写打印实验,研究了最佳打印条件和氧化石墨烯墨水直写图案化。结果表明,当氧化石墨烯浓度为15 mg/mL、打印压力为70 kPa、线速度为3 mm/s时,打印线条流畅,形貌精细可控;还原剂为15%氢碘酸、还原时间为3 h时,打印线条的还原程度最高,且电性能最佳,电导率可达4.40×104 S/m,远超过现有打印技术的石墨烯图案电导率;实现了氧化石墨烯墨水在亲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玻璃、硅片等多种柔性和非柔性基底上的图案化直写打印,且经还原处理的氧化石墨烯图案可作为连接导线实现发光二极管的集成,对于石墨烯基印刷电子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一种热转印色带,并研究了球磨时间、分散剂等对颜料分散性的影响规律,热容量及油墨结构对色带热转移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此制备的热转印色带,在热转印条码打印机上实验,印制出了放大系数M =0.76,可以被正确识读的条码符号。为研制开发热转印色带作了基础性探讨工作。  相似文献   

19.
油墨用聚氨酯粘合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醚多元醇 ,含羟基的氯乙烯共聚物 ,小分子扩链剂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 ,合成了一种用于塑料印刷油墨的聚氨酯粘合剂。文中讨论了所用主要原料之间的比例、合成工艺 ,并对用该粘合剂制得的油墨的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