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话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取得理想的谈话效果,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老师,这是班主任老师永远的难题。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把这两种角色完美体现在谈话过程中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高超的谈话技巧。  相似文献   

2.
学生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熟练地掌握与学生谈话的艺术,对于提高学生管理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评价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推动教学向成功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育教学工作走向失败。那么评价的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功能如何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工作实践表明,有的谈话收效甚微,学生听了入耳不入心.而有的谈话则效果显著,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原因何在?谈话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5.
李一玲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4):96-96,91
“口能明其言”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必备的基本能力。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真正体现是师生之间的亲切“谈心”,而不是“我说你听”强行灌注。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与其说是用口讲,不如说是用“心”谈。以心换心,人之常情,没有诚意,难以服人。一次成功的谈话所付出的劳动,绝不亚于一堂好课的艺术构思。课堂教学要讲究艺术,同样,与学生谈话也要讲究艺术。这样才能以语言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一门艺术。好老师不仅应是一名学富五车的“传道授业者”,更应是一位很称职的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一位深得学生敬重的老师很能通过与学生“谈心”这一活动,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与支持,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讲究谈话艺术是增加老师亲和力的重要手段。下面谈谈我在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说理是一门艺术。说理的艺术包含了说理的技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说话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谈话艺术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明霞 《科技资讯》2007,(16):153-154
与学生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最常用的工作方法,在学生事务处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注重谈话艺术,能够有效地改善师生的关系、排解学生的苦恼和忧虑、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更方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助于辅导员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9.
科技趣闻     
国外有的农业科学家认为,人对植物说话或唱歌并不是一种神经不正常的行为。科学家说:“事实上,对植物唱歌和说话会使植物长得更好。”道理很简单:当我们对植物唱歌或谈话时,就呼出植物要生存和长得茁壮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植物在日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并且产生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氧气。不过,对植物唱歌或说话只有在白天才会起作用,就寝时间的摇篮曲不会有助于植物“睡得香”或长得更快。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吸收传统的工作方法的同时,不断增加现代科学的方法,使思想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思想工作要多从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中吸收营养,多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研究各种案例,效果会更好些。 思想工作者最常用的工作形式之一,莫过于谈话(或者叫谈心)。可以说谈话人人都会谈,但效果可以千差万别,谈得好“一句话使人笑,谈不好,一句话使人跳”,所以说谈话要谈出水平,通过谈话化解矛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谈话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很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谈话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取得理想的谈话效果,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老师,这是班主任老师永远的难题.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把这两种角色完美体现在谈话过程中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高超的谈话技巧.  相似文献   

12.
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方法,一旦目标、任务确定了,方法就成了最为关键的因素。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对“教师口语”课的性质做了如下规定:“‘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是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这一段文字说明,第一,“教师口语”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属于应用语言学。第二,就应用语言而言,“教师口语”的内容是关于口语方面…  相似文献   

13.
和学生谈话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关键之处宜选择动情点。古人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者期待和热爱的情感,能唤起受教育者的幸福愉悦的感情,从而乐于接受教育,产生自强不息的内驱力。德育研究中也发现:单有道德认识,并不一定能使学生产生所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同时激起相应的道德情感,才能使学生产生所要求的道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摇篮,而班务工作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教育工作作为一顶事业,多么需要我们用爱心去经营;班务工作作为一门管理,又多么需要我们懂艺术、会经营!如何经营、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呢?广博的“爱心”是前提和基础,科学的“艺术”是重要的保证。首先要用广博的爱去教育人、影响人、鼓舞人、塑造人,用“爱心”营造一片学生健康成长的“芳草地,同时还要加深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感情,拉近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芳 《科技信息》2007,(20):253-253
“英语教学法”是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而且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作者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以后的任教能力”,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此文会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小东  韦荣霜 《科技信息》2009,(32):I0377-I0378
学校工作的成与败,班主任工作是关键因素之一。不论是中学班主任还是高校班主任,他们在学校发展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举足轻重。因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探索并掌握、运用好这门艺术,是每个班主任的必修课程。善用之,工作起来会得心应手,卓有成效;反之,则会身心疲惫,焦头烂额。本文试对中学班主任与高校班主任的工作策略进行探索,并解读出它们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做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最常见、最为广大班主任普遍运用的方法,就是“谈话法”。那么,班主任在同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与学生沟通情感,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达到理想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呢?笔者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有如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庞杂繁复,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上下千条线,中间一根针”。如何面对几十名各具特色的学生,处理好班级中各式各样的问题,的确是一门高深的艺术。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工作中把握好各个“度”,将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当个班主任不容易 ,而当好一个班主任更难。除了要付出超出常人的精力、汗水与心血外 ,班主任的谈话技巧 ,或称之为语言艺术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尤其是高中及大学阶段的班主任更是如此。语言艺术 ,是一门十分高深的学问 ,因而也是极难掌握的。先哲们讲得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语言这门学问何尝不是如此 ?但如果你经常深钻细研 ,那么难者也易 ;而你如果浅尝辄止 ,那么易者也难了。人们常说要做有心之人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班主任 ,几乎每天都在做而且必须做如何育人的工作 ,因而每天都要面对学生或全部…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与“做”的用法问题早在50年代就有过不同意见的争论。有人主张区别使用这两个字。可是又有人主张遇到没有把握从用法上区别的时候,宁可写“作”,不写“做”。理由是,把该写“做”的写成“作”只不过人家说这样写法有点“古气”。因为:“作”与“做”本来是一个字,最初只有“作”字,是个人声字。后来在说话中变成去声字,可是读书音还是人声,就有人造出个“做”字来代替说话的去声字音。这是当时“文白异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