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氯化铵焙烧法从混合型稀土精矿中回收稀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氯化铵焙烧法分解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回收稀土。实验确定了矿物固氟和氯化焙烧的最佳条件:固氟温度为600℃,固氟剂用量为m(ore)/m(MgO)=3:1,固氟时间80min;氯化剂用量为m(NH4Cl)/m(ore)=2:1,氟化焙烧温度500℃,氯化时间80min,在优化条件下,稀土的回收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目前,在稀土工业上广泛采用了浓硫酸或碳酸钠焙烧稀土精矿的工艺。经这种工艺焙烧后的稀土精矿酸浸液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元素。除去这部分杂质元素,一般都采用了加入硫酸钠或氯化钠使稀土成为硫酸复盐的方法。然后将稀土硫酸复盐进行碱转化,在碱转化后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Na_2SO_4和剩余的NaOH,按反应式计算,每转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间壁加热浓硫酸中温焙烧的方法分解包头稀土精矿.通过正交实验并综合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因素贡献率确定优化工艺参数,研究了矿酸质量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精矿分解率、稀土收率、HF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是最主要因素.对精矿分解率而言,焙烧温度达到了高度显著水平;对稀土收率而言,焙烧温度达到了显著水平;对HF吸收率而言,焙烧温度有一定影响,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综合了各种典型的硫酸焙烧包头稀土精矿方法生产稀土化合物的工艺流程,根据各生产工序的功能,划分和组合成7个冶金计算模块·确定了模块的流程结构、程序结构、编程结构及数据库和模块间的连接结构·各模块可完成冶金计算,重组成不同的生产工艺,形成的稀土冶金计算软件解决了稀土冶金计算靠复杂的人工计算的难题,并可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分析和科学管理,也可作为企业技术改造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硫酸生产过程中硫铁矿渣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硫酸产量2008年底已接近6000万吨,硫铁矿氧化焙烧1吨硫酸即可产生0.8~0.9吨的烧渣,若不进行处理利用,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占用大量土地,对土壤、水体及大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硫铁矿主要由硫和铁组成,有的还含  相似文献   

6.
炭黑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低热值废气,如果直接排放大气,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炭黑尾气的回收利用,不仅实现了企业内部循环经济,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进一步消除了炭黑尾气中的有害气体、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是实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就炭黑尾气的特性及组成进行分析,并对炭黑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进行简述,并测算了炭黑尾气余热发电可以带来的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还原剂云南煤和脱硫剂SH对硫酸渣在直接还原焙烧过程中提铁降硫效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方法分析了云南煤与脱硫剂SH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硫酸渣中的黄铁矿生成具有挥发性的气态单质硫和气态羰基硫、金属铁和非磁性的陨硫铁;硫酸渣中的赤铁矿和磁铁矿则被还原为金属铁;云南煤对硫酸渣在焙烧过程中的脱硫效果比较明显,但无法达到要求的指标;添加脱硫剂SH可以进一步降低还原铁中的硫,其机理是脱硫剂与硫酸渣中的黄铁矿在直接还原焙烧过程中反应生成金属铁和没有磁性的硫化钙,通过磨矿--磁选的方法将硫化钙与金属铁分离,从而达到脱硫目标.  相似文献   

8.
稀土矿矿藏中除含有大量宝贵的稀土资源外,还分别含有0.2%~0.3%的放射性元素钍和8%~10%的氟。长期以来,该矿主要采用氧化焙烧——盐酸优溶工艺。该工艺存在流程长、稀土收率低、钍和氟资源大量流失的缺点,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9.
以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为研究对象,在密闭条件下,采用Al(NO3)3-HNO3盐溶液浸出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中的稀土。考察Al(NO3)3浓度、HNO3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中稀土浸出率的影响规律以及稀土浸出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HNO3浓度为3 mol/L,Al(NO3)3浓度为1.5 mol/L,浸出温度为100℃,搅拌时间为90 min,液固比为30 mL/g,搅拌速度为300 r/min为最优浸出工艺条件。在此优化条件下,精矿中稀土的浸出率为73.5%,而稀土的理论浸出率为74.82%,即精矿中稀土浸出率达98.24%;浸出过程属于收缩反应核模型,反应活化能为34.213 kJ/mol,受边界传质和扩散混合控制。  相似文献   

10.
碳酸钠分解法处理含氟稀土精矿,稀土(钍)的浸出提取率与生产上常用的硫酸分解法或氢氧化钠分解法相同.用此法分解本省海滨砂矿的独居砂,稀土(钍)的浸出率低于30%.本文研究了以氟化钙作为独居砂的添加剂,模拟含氟稀土精矿的碳酸钠分解法进行了独居矿的分解试验.用稀硫酸或稀盐酸为浸出用酸,稀土(钍)的浸出率分别达95%和98%以上,浸出料液符合生产上的工艺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独居石分解工艺的加碱量,并提高独居石分解率,本研究在NaOH-Ca(OH)2体系中对独居石精矿进行焙烧分解,采用XRD对焙烧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并结合焙烧矿中稀土元素在盐酸中的浸出率判断独居石分解效果.实验分别研究了NaOH添加量、Ca(OH)2添加量、焙烧温度以及焙烧时间对独居石精矿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OH-Ca(OH)2体系中,独居石精矿分解的最佳工艺条件:NaOH添加量为25%,Ca(OH)2添加量为20%,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1.5h.该焙烧条件下独居石全部分解为稀土氧化物,浓盐酸对稀土浸出率可达到98%左右.与现有工业生产工艺相比,本研究工艺中碱添加量降低55%左右,独居石分解率提高2%左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在反应过程中成型造粒的方法制备无尘稀土复合稳定剂,为减少和避免硬脂酸金属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所研制的无尘稀土复合稳定剂除具有优良的热稳定作用外,还具有增加材料韧性的优点。在实验中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反应条件,并对稀土稳定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稀土生产硫酸废液含氟量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高氯酸为介质,用水蒸气将氟分离出来,以碱液吸收,然后以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硫酸废液中的氟含量的方法,讨论了络合物显色体系的最佳条件,对稀土硫酸废液中氟含量作了实际测定,并作了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氟的加标回收率在94.5%-100.2%之间,变异系数为0.96%-2.43%。  相似文献   

14.
宁南霉素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生物农药,其生产菌是诺尔斯链霉菌西昌变种,传统生产菌用高温加热处理.首次报道了酸化法杀灭宁南霉素发酵液中活菌丝体的实验室方法.通过模拟工业生产后处理过程,分别用浓硫酸、浓盐酸、草酸作为酸化剂展开杀灭活菌丝体的实验,3种酸最佳反应条件均为pH值在2.0-2.5间,酸化时间为60 min,但浓硫酸成本最低为最佳酸化剂.实验结果表明酸化处理液过滤速度快,而且不会影响宁南霉素的生物效价及产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聚合物络合-超滤耦合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它不但能够实现金属离子废水回用,而且还能浓缩金属离子废水,以便于金属的进一步回收。采用聚乙烯基亚胺(PEI)、聚丙烯酸钠(PAA)为络合剂络合处理金属离子后的浓缩液,可通过调节溶液酸碱度,采用超滤的方法将聚合物与金属离子分离。实验表明:当调节浓缩液pH=1(稀土离子-La2 和Eu2 浓缩液)和pH=2(重金属离子-Cu2 和Zn2 浓缩液)时,在体积稀释因子VDF=3时,恒容超滤过程可以回收92%以上的PEI和PAA,将回收后的聚合物重新用于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处理含稀土或重金属离子废水,效果与新鲜的PEI和PAA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采用油酸和甲醇为原料,浓H2SO4为催化剂,对两步酯化法制备油酸甲酯的工艺参数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步酯化法制备油酸甲酯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冷凝回流循环阶段(第一阶段)甲醇用量为油酸重的80%,催化剂用量为油酸重的0.5%,反应温度为65±2℃,反应时间为60min;甲醇连续流加阶段(第二阶段)甲醇流速为1mL/min,反应温度为100±5℃,反应时间为30~60min,最优转化率为98.65%。并对最佳工艺参数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处理。实验具有反应时间短,降酸迅速,能耗小,转化率高,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低等优点,进一步说明两步酯化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广泛分布于江西、广东和广西等南方省区, 常呈离子状态吸附于黏土矿物中, 具有中重稀土元素含量高、开采浸取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特征。南方稀土矿开采过程对地下水产生重要影响, 导致矿区周边地下水重金属、氨氮及硫酸根污染等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为此, 借助自动化监测设备, 在广东开展了地下水动态监测实验, 实现了无线远程监测水中pH 值、氨氮等关键指标的变化,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绿色矿山”环境监控系统的概念, 通过整合原地浸矿工艺、地下水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及污染防控系统, 依靠中央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设备, 控制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对地下水的影响, 为实现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的绿色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梳理了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稀土生产国稀土环境规制的发展历程,从放射性污染物的安全管理、矿区土地复垦管理、大气污染排放管理和稀土环境税费制度4个方面,对各国环境规制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发现:(1)从2012年开始针对中国稀土产业的环境法规体系逐渐形成,这些法规有效遏制了中国稀土环境污染蔓延和恶化的态势,但也对稀土供应产生了一定影响;(2)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稀土环境规制的起步较早,为稀土企业的生产设置了很高的环境“门槛”,迫使稀土企业及相关下游产业进行国际转移,也成为其恢复稀土生产的重要障碍;(3)为降低环境规制带来的高昂生产成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依托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产能转移、管制规避和渠道转移3种环境污染转移渠道,驱使马来西亚等国承担了巨大的环境成本。因此,应立足国际视角,吸取西方国家在稀土环境管理上的经验和教训,推动建立本国稀土环境治理措施及全球稀土环境治理体系,以减少本国稀土行业环境污染并促成全球稀土产业链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9.
溴乙烷的制备实验在高职高专有机化学实验课本中是一个比较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实验操作.主要原理是利用溴化钠和浓硫酸与乙醇作用制取溴乙烷,在实验时应控制好反应物的温度、加料的次序,并将反应中生成的产物及时地蒸出.这样就能使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但实验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实验用时太长、消耗大量试剂和热量、对大气造成污染等缺点.针对这些问题,对实验的部分过程进行重新设计,弥补了以上问题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在培养学生节约、环保的思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