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5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许多时候,人们容易走进“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怪圈,不能有效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甚至陷入IT“黑洞”,究其原因,是信息化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不足。在信息革命推动下,虚拟实践正成为人类新型存在方式,虚拟社会正成为社会存在新形态。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人们会越来越多地在虚拟社会中“开疆辟土,建功立业”。因此,要想走出信息化生存迷途,关键在于进一步审视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把握信息化规律,提升信息化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少一些模仿,多一些创造。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创造和运用,已进入企业特别是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的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经营专利已成为企业生产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多少项发明专利已成为企业管理者到处夸耀的资本。笔者以近期在太原市发生的一起专利侵权诉讼案为例.提出几个应该引起全社会深思的问题,供大家探讨,以期给力于转型跨越发展中的山西。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企业专利战略的概念,分析了要制定企业专利战略的原因,论述了企业专利战略定位分析、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并指出了专利战略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继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今年上半年许多省份也相继成立了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足见国家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心。许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见仁见智就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策略和思路,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期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新局面。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找准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显得尤为重要。过去许多信息化项目不能取得成功,缺乏生命力,关键在于不能走出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建设怪圈,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使我们看清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动因,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本文结合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实际,就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对县域信息化发展的影响谈点看法,探讨县域信息化如何适应新形势,以便基于已有的信息化基础,走出一条科学、有效的信息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2011年3月,在国际上知名的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向太原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递交了“关于维护我厂药品知识产权的申请”,诉太原市卫星制药有限公司侵犯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太原市知识产权局受理了此案,组成了合议组,进行了调查取证,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 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可见,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国梦”的内涵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可见,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国梦”的内涵和力量。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以下简称<专利法>)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太原市的专利申请量大幅度增加,专利工作全面铺开,但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具体表现为专利代理服务机构严重缺乏,专利代理人严重匮乏,可提供的专利中介服务严重缺位,已不能满足太原市技术创新主体日益增长的专利中介服务要求,同时也成为制约太原市技术创新活动的瓶颈,对转型发展不利,对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不利.  相似文献   
10.
郭小秦  张海滨 《科学之友》2008,(10):102-103
文章围绕证据法中对价值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展开对证据法的价值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