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李清泉  吴彦章  刘飞 《甘肃科技》2015,31(3):111-115
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原因或者使用过程中地基的浸水,可能造成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倾斜。针对湿陷性黄土的特性,采用"地基加固与钻孔取土纠倾"的综合纠倾方法,在建筑物沉降量较少一侧采用钻孔取土迫降纠倾,在沉降量较大一侧进行地基加固止倾,可以恢复大楼的正常使用功能。不同的加固措施加固效果不同,对比两项工程地质条件相似的建筑物纠倾加固工程,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的建筑物加固止倾侧最大沉降量仅16.11mm,采用灰土桩加固的建筑物止倾侧最大沉降量高达到53.72mm。锚杆静压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钻孔取土纠倾加固工程中的加固效果良好,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适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地基基础的加固技术要求也需要提高,其加固技术的合理应用,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质量起着直接作用,同时也对工程造价和施工安全、技术可行都有着至关作用。本文以某住宅楼地基基础沉降病害为例,对基础沉降病害成因做了详细分析,在结构建模计算的基础上,依据结构竖向力及协调变形,确定了地基基础加固、楼体纠倾方案,并对加固、纠倾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类似地基基础病害加固、楼体纠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淮南市某发电厂净凝水箱的顶升纠倾处理为例,阐述了建筑物纠倾的原理、各种纠偏方法的特点及适宜条件;分析认为净凝水箱发生倾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地表水入渗引起的;综合分析场地岩土工程性质和净凝水箱的结构特点,选择顶升纠倾和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对建筑地基进行加固方案,取得了满意效果;重点讨论了顶升纠倾的设计、施工要点,以期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清 《科技信息》2007,(24):130-131
建筑物纠偏(又称纠倾)是指已有建筑物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偏离垂直位置,而发生倾斜,严重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危害住户生命财产和工业生产安全时,所采取的纠倾挟正加固措施,以期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对其偏斜原因和纠偏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针对华严塔出现的严重倾斜病害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其倾斜测量数据、塔体地基、自重、偏心距、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等方面进行倾斜机理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及计算结果,对华严塔提出相应的纠偏加固建议,为类似建筑物的倾斜成因、机理研究和纠倾加固设计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古建筑大部分因各种原因存在倾斜等破坏,古建筑的纠倾是保护的重中之重. 本文以广西贵港市石达开纪念碑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勘察,并利用手算和计算机数值相结合的手段,对纪念碑的倾斜原因进行了分析,手算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分析表明,台风是引起纪念碑倾斜的主要因素.另外,给出了初步的纠倾方案,为纪念碑的纠倾工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物中,由于地基土具有湿陷性、且地基土长期浸水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常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当倾斜不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时必须纠倾,以满足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的要求。通过对采用掏土与浸水相结合技术在某办公楼纠倾中的研究,该方法具有控制沉降速度、调节不均匀沉降、安全可靠的效果。经过工程实践,该砖混办公楼经采用掏土与浸水相结合的技术纠倾,使倾斜率满足规范要求,并且该楼没有发现因纠倾而产生的裂缝,且该楼原有裂缝没有因为此次纠倾而变大。掏土与浸水相结合的技术纠倾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顶升纠倾扶正虽然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得到一定程度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复杂性,因此选择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是工程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云南大理登龙街商住楼顶升纠倾扶正工程”为例,浅谈建筑物顶升纠倾扶正的设计与施工,为同类型建筑物顸升纠倾提供一点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层建筑纠偏工程风险性较大的特点,为确保纠倾过程中的万无一失,建立多监测手段相结合的全方位动态监测体系,除传统的水准仪沉降监测外,引入水平管连通器及锚索监测等新手段,多种监测结果相互印证,对比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监测结果中可能的意外发生,为决策人员进行下一步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信息,确保了整个纠倾期间大楼"线性、平稳、安全"的回归。多种监测结果对比表明,监测结果间数据基本吻合,说明动态监测系统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地基土分布不会绝对均匀,靠钻探也只能从几个点来推测地基土的情况,因此难免会有意外,从而导致建筑物出现沉降。上部建筑结构也有各种可变情况,先建及后建工程间也有相互影响,这样必然会使部分建筑物在建造后发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降。本文在此分别讨论出现问题时的纠倾、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