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贵州施秉Wu阳河藻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施秉Wu阳河国家级风景区水域的藻类植物,经初步鉴定计有8门30科73属173种(包括变种)。其主要群落可以区分为:1。浮游藻类群落。包括(1)贫营养型硅藻群落,(2)贫营养型鼓藻--甲藻群落,(3)中富营养型硅藻--盘星藻群落,II。附生藻类群落,包括(1)水绵--鞘丝藻群落。(2)水绵--转板藻群落,(3)桥弯藻群落,(4)刚毛菏群落,(5)微孢绿胶藻群落,(6)念珠藻群落,(  相似文献   

2.
桂林漓江流域藻类生态分布与水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定量研究漓江流域不同区段的藻类群落组成及生态分布,运用现代数学生态学方法,对定量数据进行聚合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漓江流域藻类中较普遍分布的分类群为黄藻门(Xanthophyta)的黄丝藻属(Tribonema),角绿藻属(Goniochloris),绿藻门(Chlorophyta)的鼓藻属(Cosmarium),水绵属(Spirogyra),绿球藻属(Chlorocoum),栅藻属(Scenedesmus)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的舟 藻属(Navicula),羽纹藻属(Pinnularia),桥弯藻属(Cymbella),脆杆藻属(Fragilaria),针杆藻属(Synedra)等等,藻类群落分布与水体环境状态密切相关,群落组成能够反映水体质量,藻类的生长繁殖与环境表现为物种多样性和营养多样笥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1993年5月22日,在绵山清水河设6个采样断面作着生硅藻的采集,研究结果计有22个属和73个种、变种和变型,分属2个纲、5个目7个科,其中以极小曲壳藻杰克变种(Achnanthesminutissimaavar.jackii)为主要优势种,以极小曲壳藻强壮变种(Achnanthesminutissimavar.robusta)和喙头舟形藻(Navicularhychocephala)为亚优势种,shanon-weaver指数为3.26,硅藻群落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指示水质清洁。  相似文献   

4.
10种淡水常见浮游藻类营养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报导了淡水中绿藻(蛋白核小球藻、小球衣藻、斜生栅藻)、蓝藻(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变异鱼腥藻)、隐藻(卵形隐藻)、裸藻(中型裸藻、血红裸藻)及硅藻(变异直链藻)等门的10种常见浮游种类的C,N,H元素组成,脂肪、糖、灰分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不同藻类之间营养组成差异很大.微囊藻、隐藻蛋白质含量最高,其次为裸藻、绿藻,硅藻最低;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主要氨基酸种类,不同藻类之间有差异,但EAA比例相差不大;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浮游植物评价百花湖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百花湖1995-4 ~1996-6  1 个水文年浮游植物的监测结果,对百花湖的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百花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为绿—蓝藻型,细胞密度年平均47-62 ×106 个/L( 或个体数年平均22-55 ×106 个/L)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比1980 年增长23 倍。藻类综合指数为3-6 ~9-0 ,绿藻指数1-3 ~5-5 ,R.Marglef 多样性指数为0-91 ~2-06 ,Shannon -Weaver 多样性指数为0-587 ~1-221 ,均匀度指数为0-197 ~0-373 。各项藻类指标均指示百花湖已受到重污染,水体属富营养型湖泊。  相似文献   

6.
太湖湖水及沉积物磷释放对藻类生长潜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太湖湖水中添加不同的氮、磷营养物进行藻类生长潜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添加HPO2-4和同时添加HPO2-4、NO-3的所有浓度组均能显著促进斜生栅列藻(Scendesmusobliqüus)和羊角月芽藻(Selenastrumcapricornutum)的增长,而单独添加NO-3和NH+4对二种藻类不但均无促进、并有一定抑制作用,表明了磷是太湖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在所试验条件下,厌氧状态(DO为0~2.5mg/L)下沉积物释放后滤液能促进斜生栅列藻增长,但对羊角月芽藻无促进效应;好氧状态下(DO为7.5~8.0mg/L)沉积物释放后滤液均不能促进二种藻类增长。  相似文献   

7.
湖相沉积浮游藻类及有机质类型与烃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含油盆地的湖相生油岩大多含有丰富的化石浮游藻类,主要包括非海相沟鞭藻囊孢和单细胞绿藻珠江口盆地西部早第三纪湖相生油岩的详细研究证实,化石浮游藻类相对丰度(占孢粉型总数)和无定形有机质含量(占干酪根总量)的高值指示古湖表层水高生产力和底部水体贫氧环境.表层水高生产力为湖泊沉积物提供大量的原地生藻质富氢有机质,贫氧的湖底有利于这类藻质无定形有机质堆积与保存.  相似文献   

8.
2006年夏季渤海湾赤潮重点监控区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2006年夏季渤海湾赤潮重点监控区6个测站大面积调查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共发现浮游植物5门32属60种,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在个别站位上成为优势类群.优势物种主要为格氏圆筛藻(C.granii Gough)、星脐圆筛藻(C.asteromphalus)、琼氏圆筛藻(C.jonesianus)和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 sinensis).细胞丰度的站住分布主要由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其高值区分布在4号站住.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水云科Ectocarpaceae藻类已报道的有7种.本文又发现7种,这7个新记录种为:(1)长囊水云Ectocarpussiliculosus(Dillw.)Lyngb;(2)矮形费氏藻Felmanniaelachistaeforma(Heydrich)comb.nov.;(3)印度费氏藻F.indica(Sonder)Womersley&Bail.;(4)混杂费氏藻。Fcommixta(Nods)comb.nov;(5)茗荷儿褐茸藻Gifferdialepasicola(Noda)comb.nov.;(6)羽状褐茸藻G.plumosa(Noda)comb.comb.nov.;(7)圣得褐茸藻G.sandriana(Zanard.)Hamel.(为新组合,并为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0.
西藏巴嘎雪湿地春季藻类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5~7月,在西藏达孜县巴嘎雪湿地选择了7个采样站点,分两批采集水样28个,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结合鉴定藻类的物种,用直接计数法统计藻类的数量,研究了巴嘎雪湿地藻类群落特征。共鉴定到藻类263种(包括12个未定名物种),隶属于7门9纲19目36科79属。其中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有66种,占25.10%,为优势类群;四胞藻目(Tetrasporales)有40种,占15.21%;无壳缝目(Araphidiales)有28种,占10.65%,为次优势类群;根金藻目(Rhizochrysidales)、双星藻目(Zygnematales)为罕见类群;其余各目为常见势类群。优势种类主要有小型黄丝藻(Tribonema minus)、湖沼圆筛藻(Coscinodiscus lacusteris)、窗格平板藻(Tabellaria fenestrata)、双头针杆藻(Syned amphicephal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新月桥弯藻(Cymbella.cymbiformis)、小桥弯藻(Cymbella laevis)、尖异极藻(G..acuminatum var.coronata)、缢缩异极藻(Gomphonema constrictum)、纤细异极藻(Gomphonema gracile)、棒形鼓藻(Gonatozygon monotaenium)。结果表明:巴嘎雪湿地的藻类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湿地环境健康状况良好。对藻类群落特征参数与水环境主要理化因子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H与EC(p〈0.01)、TDS(p〈0.01)、Sal(p〈0.01)呈极显著的负相关;EC与TDS(p〈0.01)、Sal(p〈0.01)呈极显著的正相关;TDS与Sal(p〈0.01)、种类数与丰富度指数(p〈0.01)、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p〈0.01)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P〈O.05)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蕴藏着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库区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49种,隶属于34科46属,珍稀濒危植物集中分布在库区中下游段,巴东、宜昌、巫溪、巫山分布较多。其区系特征可以归结为:(1)起源古老;(2)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3)中国特色成分显著,单种属、少种属较多。  相似文献   

12.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属的整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植物种类丰富,种子植物共计183科、718属、1970种.分析了区内各属的数量、分布型、生活型等几个方面,结果表明:本区系是一个温带区系,但杂有一定程度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地理成分复杂,体现其与世界及国内各植物区系的广泛联系;原始与年轻类群大量并存,表明该区既是古老类群的保存中心,又是新类群分化发生的活跃区域;从中国特有属的分布式样等证据来看,本区与华中区系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在紫溪山风景区自然分布(少数几种为栽培)的被子植物669种,隶属129科390属,对其区系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被子植物科的分布类型主要是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型(34科,占27.13%)和热带—温带分布型(30科,占23.26%)为主。属的分布类型主要以泛热带分布型(107属,占27.43%)和北温带分布型(75属,占19.23%)为主。紫溪山风景区被子植物区系的显著特征有以下特点:①丰富的植物种类;②复杂、起源广泛的区系成分;③突出的热带、亚热带成分。  相似文献   

14.
贵州云台山蓝藻植物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台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风景区──阳河风景区四大景区之一。保护区内岩溶地貌十分发育,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蓝藻植物有3纲6目11科53属228种(含变种),有丰富的适钙蓝藻及岩溶蓝藻,蓝藻群落主要以石生群落为主,气生、亚气生种类居优,水生种类贫乏。  相似文献   

15.
古丈县南方红豆杉的植物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古丈县南方红豆杉珍稀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对群落结构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群落区系组成比较丰富和复杂,属于许多属的过渡地带,具有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2)种类组成以壳斗科、樟科、漆树科、卫矛科、榆科、五加科、金缕梅科等为主,但优势种、建群种以温带属为主;(3)种群生活型谱以高位芽占绝对优势,群落垂直结构明显.  相似文献   

16.
长江滩地造林对湖北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湖北鄂州长江外滩草本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滩地造林和林下间作对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原生优势种的重要值及生物量变化的影响。在此次观察期内的研究结果表明:(1)滩地造林使草本植物物种增加16种,群落类型增加7种,(2)滩地造林使原优势种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和荻(Miscanthus sacchariftorus)的重要值和生物量都有所下降;(3)滩地造林明显增加草本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和丰富度R,使Pielou均匀度指数J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不影响S指数D;(4)林下间作能提高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河南伏牛山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河南伏牛山蕨类植物区系4个特征:(1)本区系有蕨类植物29科74属222种(含变型);(2)优势科是鳞毛蕨科、蹄盖蕨科和水龙骨科,主要属是鳞毛蕨属、蹄盖蕨属、耳蕨属、瓦韦属;(3)本区系属内种系贫乏,除少数几个属种类较多外,1~2种的属有52属,占属的总数70.27%;(4)种的区系成分在地理分布上与秦岭的联系最为密切,其次是西南、日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长三角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形成了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长三角生态保护格局构建和区域绿色一体化发展中担任重要角色。定量分析长三角风景名胜区的分布与可达性特征,构建区域尺度下的风景区空间分布和可达性的研究框架,整体分析长三角区域风景区体系的空间结构,有助于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 以长三角地区123处风景名胜区为对象,在综合考虑多种服务半径及风景区级别与类型属性的前提下,利用ArcGIS平台和数学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布与可达性。【结果】 ①长三角风景名胜区整体上具有“南密北疏、一片多点式”、随机趋向于离散的分布特征。②长三角风景名胜区可达性分布差异化显著,3种搜索半径下呈现不同程度的空间极化现象,可达性等级随半径阈值增加整体呈提升趋势;3种搜索半径下县域可达性聚集程度均较高,热点区主要分布在黄山、宣城、丽水、杭州、金华、苏州、无锡等地,冷点区出现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③不同等级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可达性优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不同类型中,独立型风景名胜区可达性优于城景结合型风景名胜区。④可达性受不同客观因素影响,相关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风景名胜区分布密度>人口分布>路网密度。【结论】 长三角地区风景名胜区分布与可达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本研究可为长三角风景名胜区资源整合梳理、系统化管理以及区域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湖北大学校园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大学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华中高校校园植物的区系组成与分布.对湖北大学校园种子植物区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物种多样性丰富,共有校园种子植物85科、181属、264种;(2)优势科、属不明显;(3)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较为复杂;(4)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成分丰富,表现出较明显的过渡性;(5)属种系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江津四面山藻类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津四面山的藻类植物共162种(含变种),隶属于68属、33科、7门。文章分析了头道河、响水滩,洪海和大窝铺的藻类区系,对其种类成分、生态分布等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四面山的藻类区系中,以硅藻为多,占藻类总数的41.98%,其次为绿藻,占38.89%,蓝藻占15.43%,其它藻类占3.70%。分析藻类组成成分表明,微污水带种类多于乙型中污水带种类。另外,四面山藻类还有一个山区冷水种类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