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两种重要生烃组分粘球性藻和虾蛄PY -GC研究表明 ,碳酸盐源岩在不同成熟阶段 ,有机质成烃存在着显著差异。动物型有机质成烃明显早于藻类有机质 ,生油量远不及藻类 ,动物型有机质大量生油集中于低熟阶段 ,而藻类有机质大量生油位于成熟阶段。同时 ,动物型有机质成烃途径为脂肪烃缩合 ,藻类成烃主要是脂族链及侧链断裂和芳环缩聚。  相似文献   

2.
贵州施秉潕阳河藻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施秉阳河国家级风景区水域的藻类植物,经初步鉴定计有8门30科73属173种(包括变种).其主要群落可以区分为:Ⅰ.浮游藻类群落.包括(1)贫营养型硅藻群落,(2)贫营养到鼓藻──甲藻群落,(3)中富营养型硅藻──盘星藻群落,Ⅱ.附生藻类群落.包括(1)水绵──鞘丝藻群落,(2)水绵──转板藻群落,(3)桥弯藻群落,(4)刚毛藻群落,(5)微孢绿胶藻群落,(6)念珠藻群落,(7)串珠藻群落.风景区水域内藻类种类丰富,Shannon—weaver指数为3.07,指示水质清洁.  相似文献   

3.
我国华南地区的二叠系栖霞组岩层中沉积有多套富有机碳的深暗色岩系,是华南地区油气勘探的潜在烃源岩。但这套烃源岩详细的古海洋条件特征尚未完全清楚。选择湖北省恩施剖面的栖霞组下部中的泥质灰岩夹钙质页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有机质生物标志物组成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恩施剖面栖霞组下部泥质灰岩生物有机质的来源以海洋浮游藻类为主。恩施剖面栖霞组有机质可能已经达到成熟,已经达到或接近"生油窗"阶段。恩施地区栖霞组早期的水体不是一个缺氧的环境,可能是一个氧化至贫氧的环境。在该环境中有机质较为富集,说明长期贫氧环境也有利于有机质富集。  相似文献   

4.
两种重要生烃组分粘球性藻和虾蛄PY-GC研究表明,碳酸盐源岩在不同成熟阶段,有机质成烃存在着显著差异。动物型有面质成烃明显早于藻类有机质,生油量远不及藻类,动物型有机质大量生油集中于低熟阶段,而藻类有机质大量生油位于成熟阶段。同时,动物型有机质成烃途径为脂肪烃缩合,藻类成烃主要是脂族链及侧链断裂和芳环缩聚。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发育了中下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两套有效烃源岩,寒武系烃源岩以灰质硅质泥岩/页岩、泥灰岩、泥晶灰岩/云岩为主,赋存在欠补偿盆地相和蒸发泻湖相中,水体的分层使表层水生长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底层水缺氧,因而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保存条件是寒武系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中上奥陶统源岩以泥质泥晶灰岩、灰质泥岩、页岩为主,主要发育在台缘斜坡相和半闭塞-闭塞海湾相中;台缘斜坡灰泥丘相有机质的富集可能与上升洋流引起的生物高生产力有关。由于斜坡环境水体透光性好且底流携带的营养物充足,导致水体中既有Tasmanceae、G.prisca等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又有底栖叶状植物(宏观藻)的广泛发育,从而形成高TOC含量的海相Ⅱ-Ⅲ型有机质。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发育了中下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两套有效烃源岩.寒武系烃源岩以灰质硅质泥岩/页岩、泥灰岩、泥晶灰岩/云岩为主,赋存在欠补偿盆地相和蒸发泻湖相中,水体的分层使表层水生长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底层水缺氧,因而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保存条件是寒武系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中上奥陶统源岩以泥质泥晶灰岩、灰质泥岩、页岩为主,主要发育在台缘斜坡相和半闭塞-闭塞海湾相中;台缘斜坡灰泥丘相有机质的富集可能与上升洋流引起的生物高生产力有关.由于斜坡环境水体透光性好且底流携带的营养物充足,导致水体中既有Tasman-ceae、G.prisca等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又有底栖叶状植物(宏观藻)的广泛发育,从而形成高TOC含量的海相Ⅱ-Ⅲ型有机质.  相似文献   

7.
贵州施秉Wu阳河藻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施秉Wu阳河国家级风景区水域的藻类植物,经初步鉴定计有8门30科73属173种(包括变种)。其主要群落可以区分为:1。浮游藻类群落。包括(1)贫营养型硅藻群落,(2)贫营养型鼓藻--甲藻群落,(3)中富营养型硅藻--盘星藻群落,II。附生藻类群落,包括(1)水绵--鞘丝藻群落。(2)水绵--转板藻群落,(3)桥弯藻群落,(4)刚毛菏群落,(5)微孢绿胶藻群落,(6)念珠藻群落,(  相似文献   

8.
M盆地烃源岩主要分布于下白垩统AbuGabra组,为一套半深湖-深湖的沉积建造,主要生油岩为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其中的原油具有高蜡、低硫和低气油比的特征.通过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特征研究证实,该套烃源岩主要生油组分为陆源有机质经细菌降解形成的腐殖无定形,其次为壳质组;生油能力较弱的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较低.对主要烃源岩模拟生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有机质油气转换系数较大,并具有“两期生油”的特征,第一个生油高峰对应的模拟温度为345℃,第二个生油高峰为425℃,产生的油气具有生油量大、生气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对沈家铺油田枣V油组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母源沉积环境、生源及生油岩演化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饱和烃的含量低,非烃沥青质含量高,类异戊二烯烷烃含量高,奇碳数优势弱,成熟度参数低,这些都表明原油具有低成熟度的特点。Pr与Ph含量的比值低(0.66~0.88),伽马蜡烷与C31藿烷含量的比值高(0.59~0.86),这反映出其源岩形成于微咸水一半咸水湖相还原环境。其生油源主要由菌藻类有机质组成,但藻类可能是其源岩有机质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0.
盘星藻热模拟生油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盘星藻是单细胞淡水生藻类,其化石在我国许多油田的第三纪地层中有广泛分布.通过对盘星藻的热模拟生油试验获得:(1)热模拟试验是研究单细胞藻类生成油气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2)盘星藻是良好的生油母质,相当于Ⅰ—Ⅱ类干酪根,自然界盘星藻数量很多,是地质年代里提供有效生油的重要原始物质之一;(3)从各项测试的初步数据看出300℃时是盘星藻主要的产烃高峰期.  相似文献   

11.
对塔里木盆地西缘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3个典型的剖面开展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探讨玉尔吐斯组沉积时期水体氧化?还原环境及初级生产力, 为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及资源潜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玉尔吐斯组下部较高含量的Ba (>1000 μg/g)说明其沉积时期表层水体初级生产力较高, 产出的大量有机质埋藏于沉积物中, 与玉尔吐斯组产出的大量浮游植物化石及较高的TOC值相一致。与之对应层位中, 较高的δ15N (>8‰)说明水体中发生反硝化作用和/或厌氧氨氧化作用, 表明有机物在从表层向深层水体沉降过程中发生降解作用, 不断地消耗水体中的氧气, 使得海洋内部形成偏还原的水体环境。同时, 玉尔吐斯组下部硅质岩具有极低的Ge/Si值, 表明正常海水是硅质的主要来源。硅质过饱和的水体促进沉积物快速胶结, 可能对有机物的保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每季度一次对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进行采样调查,结果显示:红枫湖水库中假鱼腥藻(Pseudanabaen limnetica lauterborn)细胞密度全年保持在107cells/L以上,占浮游植物总丰度的72%~80%,在浮游植物群落中占有最主要的优势,这是2011年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最显著特征。调查研究后发现,2011年红枫湖水库的水温(WT),pH,溶解氧(DO)等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的丰度显著相关,但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南四湖浮游植物种群构成特征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浮游植物是评价水体质量的一项重要生物指标,2008-06~2009-05在南四湖设置5个监测点,每月采样一次,对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密度和优势种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南四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59属117种;绿藻、硅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48.7%、23.9%;浮游植物种数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浮游植物密度与种数季节变化一致。南四湖浮游植物优势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04~0.35,优势种种数较多,主要有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二形栅藻(Scenedesmus dimorphus)、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等23种。南四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56~2.36、0.59~0.84,表明南四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复杂。南四湖浮游植物种群特征较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城市河道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及分布特征、环境因子对功能群的影响,鉴定芜湖三条城市河道中浮游植物种类并划分了功能群,分析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特征,利用冗余分析研究环境因子与功能群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7种,隶属6门32属,以硅藻、绿藻为主。研究区浮游植物可划分出C、P、MP、W2、E、X1、W1、X2等8种代表性功能群,三条河道代表性功能群分布呈现明显差异,中央城河道、汇成河道、中山南路河道主要代表性功能群分别是C+P+MP+E、C+X1、W1+E+X1+C,适应一定富营养化、有机质充足水体环境的功能群出现在各河道,表征了芜湖三条河道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芜湖各河道主要代表性功能群与氮、磷呈正相关,控制氮、磷外源输入并降低水体氮、磷含量对控制河道富营养化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孢粉相研究方法,在明确有机碎屑组成的基础上,对乌石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烃源岩的有机质来源、形成环境进行研究,并对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流沙港组烃源岩形成于具有一定矿化度的微咸水湖至半咸水湖,流二段底部和顶部油页岩层段对应着湖泊发育的鼎盛时期;从流三段到流一段生源特征在垂向上表现为从混源到水生生物为主,再到混源,最后变为以陆相高等植物有机质为主;流沙港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受无定形有机质的含量影响最大,流二段尤其是其上下两套油页岩段无定形有机质含量最高,生烃潜力最大,流三段次之,流一段生烃潜力最差。  相似文献   

16.
Zhang  YongDong  Sun  YongGe  Xie  LiuJuan  Jiang  AiZhu  Chai  PingXia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1,56(13):1390-1398
The saline lacustrine deposit of the Oligocene Lower Ganchaigou Formation is the main source rock for the Western Qaidam Basin,NW China.In this study,abundant highly branched isoprenoids with 25 carbon atoms (C25HBI) were detected in the upper section of the Lower Ganchaigou Formation.C25HBI is a biomarker for diatoms,and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regarding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during produ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The carbon isotopic values of C25HBI in these source rocks were in the range of-18‰ to-20‰.The relative enrichment in 13C of C25HBI suggests that these isoprenoids were derived from diatom blooms.In this case,the diatoms used HCO3-as an additional carbon source to dissolved CO2 in water column due to their high biological productivity.Conversely,the diatom blooms indicated an abundant nutrient supply to the environment and high primary productivity.Thus,the occurrence of 13C-enriched C25HBI could be an ideal marker for good source rocks.The de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CO2(aq) in the water column induced by diatom blooms can result in an enrichment in 13C of organic matter synthesized by primary producers.This may be a possible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13C-enrich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Cenozoic source rocks of the Western Qaidam Basin.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high carbon number n-alkanes sourced from diatoms have no carbon preference.Hence,the sources of n-alkanes in regional source rocks are complex,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discussing the sources of organic matter in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17.
拉市海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初级生产力和鱼产力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拉市海湖泊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包括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种类密度及生物量,对于评价该湖泊的水质现状及对其的保护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调查共发现133种浮游植物及62种浮游动物,定量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分别为758000cells/L和29500ind/L总生物量分别为13.36mg/L和2.24mg/L。其中硅藻、绿藻和轮虫,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种群个体数均占有绝对优势,说明拉市海水体属于寡污染型。此外,文章还测定拉市海水体初级生产力,同时对鱼产潜力进行估算。得到该水体浮游植物平均总产氧量为1.02mg/(m^2·d),湖泊总鱼总产力为390.39kg/hm^2。虽然该浮游植物产氧量较低,但从整体角度上看却是适宜的,即浮游生物在该水体中的种类和数量与其水体自身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至嵊泗列岛附近海域浮游植物与赤潮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嵊泗列岛位于长江口外,其附近海域是长江口外赤潮的多发区域,我们在其赤潮多发时期的6~8月进行四期监测,结果表明:嵊泗列岛附近海域6~8月海水多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浮游植物密度极高,主要优势种夜光藻等均为赤潮种类,极易引发赤潮.海水中的活性磷酸盐含量对限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可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监测期间现场还监测到一次中缢虫赤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水文脉冲影响着湖泊水生态系统,人工调水工程引起的水文脉冲使这种影响更加复杂. 本研究分别调研了南四湖在非调水期和调水期内的浮游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以及相应的水质和底泥中的重金属,分析了调水引起的水文脉冲影响下浮游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结果显示:在一个脉冲周期内,调水期的浮游植物总密度减小,群落中蓝藻门占比下降,而绿藻门和硅藻门占比增加,优势种更替剧烈,这些变化更多的是由脉冲式调水引起的水质改变和季节变化引起的温度差异共同导致的. 南四湖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主要包括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类和水生寡毛类,且由软体动物主导. 一个脉冲周期内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稳定,优势种更替较弱,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小. 对比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之前的结果,南四湖中浮游植物群落年内变化更明显,且物种多样性整体下降.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随着水质的优化和底泥中重金属分布的改变,逐渐由小体型的水生昆虫主导变为由大体型的软体动物主导. 这些结果表明调水引起的水文脉冲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均有明显体现,对大型底栖动物更多的体现在长期累积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武汉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武汉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东湖3个采样点的TN和T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东湖Ⅰ、Ⅱ站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最高值出现在冬季和春季,Ⅲ站生物量的最高值则出现在夏季。相对于东湖较高的营养盐含量,其浮游植物生物量相对较低。这一方面是因为东湖较高密度的滤食性鲢鳙鱼的摄食作用抑制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升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东湖较低的透明度使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光照的限制。由于受到滤食性鱼类摄食、较高的营养水平以及较低的透明度的影响,东湖的浮游植物主要由隐藻、真蓝裸甲藻、小环藻和直链藻以及小型的绿球藻和蓝藻所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