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洋萍 《科技资讯》2013,(29):132-132
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又改变和影响着自然环境。人类只有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尊重自然环境,善待自然环境,按照生态学的规律办事,才能使人类更好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处,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如何研究好,处理好环境与人类发展的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环境是人类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如今,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类求生存带来诸多忧虑、困惑、担心和烦恼。然而,也为人类求进步提供了一些研究、探索、保护和发展的新命题。环境问题已成了全人类最关注的热点。改造环境,福祸兼有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问题。其核心是人类在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3.
资源和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说明人类在发展自身、改造自然和利用资源过程中的得与失,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可持续发展,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主客统一是主体通过能动自主的活动不断地构建外部对象世界并接受对象世界的构建,形成一个既合乎规律又合乎人类目的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主客体不断寻求统一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在寻求主客体统一的过程中,出现了主客体关系的异化,从而导致了人类社会不协调发展;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入,面对发展不协调出现的全球性问题与困境,人们逐渐认识到正确对待主体与客体、追求主客体的统一才能摆脱当前世界面临的发展困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问题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和突出的问题。生态问题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的出现表明当代人类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类直观自身的中介,依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通过自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和更高的层次上展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不适当地改造甚至破坏自然,自然对于人具有了日益突出的反主体效应。这一境况迫使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观与反思,提出两种理论上截然不同、实践操作亦各处窘迫的生态伦理观。解析此两种生态伦理观,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发展,对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遇到的环境问题是不同的。人类在诞生初期及以后很长的一段岁月里,只会采取天然食品,人类对环境影响不大,那时的环境问题只是由于人们盲目的乱采乱捕,造成生活资料缺乏,引起饥荒。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如开荒种地,破坏森林,水土流失、水旱灾及土地沙漠化等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小民族的处境,探讨了小民族对社会科学及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两个论点:一是在人类探讨自身历史、探讨自身方式和探讨自身问题诸方面,小民族为社会科学做出了贡献;二是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小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其破坏将导致人类发展的“特化”。故此,唯将问题意识与人文关怀结合,社会科学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8.
李君 《科技咨询导报》2012,(21):233-233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并且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都发挥着保障的作用。当前人类社会中的水资源危机问题已经直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限制的作用并且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所以正视水资源危机以及重视水资源问题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而在对水资源质量的调查与把控中,水质分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水质分析的概念与任务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对水质分析的意义做出研究,同时对当前水质分析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9.
杨荣 《科技资讯》2014,(27):94-95
该文将从人的本质出发,指出生态问题的实质是当前人类在处理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危及了人类的生存、自由和尊严等本质,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其实质也决定了生态问题的呈现只能是两种形式:一是,生态发展违背了人的生存、自由和尊严,我们称之为"生态异化";二是,实践观念中的理性品质弱化或者受到忽略,我们称之为"实践异化"。这两种形式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生态发展背离了其第一原则——不能危及人类的生存发展。由此,这也决定了我们解决生态问题的方向,即从人类实践活动本身合理性的控制着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发展的理论。作者从牢记国家的战略需求,将我国的生态学发展与国家目标紧密结合;重视国际生态学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做出创造性贡献;努力做好生态学的普及工作几个方面讨论了我国生态学在本世纪初期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时空研究是重要的哲学问题。时空可分为物理时空、虚拟时空和过渡时空。虚拟时空具有非聚集性、非确定性、非独占性、非封闭性和非线性的特征。虚拟时空的出现与发展对人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巩固和丰富了马克思唯物主义时空观,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加速了全球化进程,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活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时空保障。  相似文献   

12.
当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既改变着人类的社会互动、沟通和认同,也影响了人类日常生活的结构与实践。本文分析了虚拟社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今城市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城市规划者有责任在规划过程中,有目的地去解决,从而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更适宜于人类居住和创业。从这一点出发,文章指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坚持的原则,并阐述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从而为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条件采取协调的行动,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人类活动的不同表现形式,二者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具有阶段性和发展规律。而现阶段高中地理教材中主要阐述了工业社会阶段二者的关系,忽略了在人类不同阶段发展的规律性。教师应当整体把握高中知识体系,用上位的思想来统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构有理解力和迁移力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用地理概念、地理思维、地理方法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为例,在"演变"这一科学主题统摄下,详细解析了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与规律,从教材与教师的角度指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安全与发展问题是人类政治社会中重要的政治和伦理问题。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安全与发展伦理观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中国的安全与发展战略的伦理向度也由此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并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安全与发展伦理理论的一脉相承性和与时俱进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增长,人类与自然界打交道的深度与广度已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方面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肾张,突出表现就是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问题,这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共同难题。为了寻找一个能拯救关乎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的“诺亚方舟”,我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的社会发展模式。“两型”社会的内涵丰富,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优美的自然环境,然而,在人类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却带来了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解目前的环境问题,提高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科技并不只是一味地造福于人类,它也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针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或社会作用所具有的两重性,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艺博 《华东科技》2023,(7):113-116
<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两面性,在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产生的科技异化问题也愈演愈烈。科技异化对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要合理解决这些影响,减少科技异化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就要从其根源研究对策,这样才能实现科技与人类、科技与社会、科技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助力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角度提出了要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生态学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能够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才能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