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综合利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对东营凹陷古近系孔一段—沙四下亚段红层储层成岩作用特征、成岩相及其对成岩圈闭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层储层压实作用中等偏强;胶结物主要有碳酸盐、铁碳酸盐、石膏及硬石膏和自生石英等;胶结作用在砂体边缘强,砂体内部较弱,在断块下部较弱,断块上部较强;早期胶结作用抑制了压实作用的进行;溶蚀作用由砂体边缘向内部逐渐增强,由断块下部向上部逐渐减弱,主要是长石、碳酸盐胶结物及石英溶解。红层储层中发育压实成岩相、碳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硫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中等压实-溶蚀成岩相和强压实-溶蚀成岩相5种类型;不同成岩相储层物性及有效储层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其空间配置关系控制了红层中成岩圈闭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在储层特征分析和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华池地区长6储层成岩相,探讨了成岩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碳酸盐胶结、黏土矿物胶结、硅质胶结和长石溶蚀作用;根据不同的成岩作用特征,该区长6储层可划分为绿泥石薄膜弱溶蚀成岩相、长石溶蚀成岩相、伊利石充填成岩相和碳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由于不同成岩相具有不同成岩特征和岩石组构,因此其孔隙、喉道的类型和分布特征各不相同,由此决定了不同类型成岩相的物性存在差异,该区绿泥石薄膜弱溶蚀成岩相物性最好,长石溶蚀成岩相次之,伊利石充填成岩相和碳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高邮凹陷南断阶低渗透储层同一沉积微相产能差异变化大。利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高邮凹陷南断阶阜宁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应用,将研究区阜一段储层划分为弱压实成岩相、中等压实胶结成岩相、中等压实溶解成岩相、强压实胶结成岩相和强压实溶解成岩相5 种成岩相类型,建立了不同类型成岩相测井曲线特征,确定了不同成岩相的定量判别标准,利用判别标准定量识别研究区阜宁组阜一段储层成岩相,结合产能评价有利成岩相。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古地温、生烃史、分析化验等测试资料,对金湖凹陷戴南组储层特征、成岩相及孔隙演化模式做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戴南组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其成熟度中等;在分析成岩作用成因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成岩强度(主要包括压实强度、胶结强度、溶蚀强度)划分为9种成岩相:I弱压实强胶结溶蚀相、II弱压实强胶结中等溶蚀相、III中等压实强胶结中等溶蚀相、IV中等压实强胶结强溶蚀相、V弱压实弱胶结强溶蚀相、VI弱压实强胶结弱溶蚀相、VII强压实强胶结中等溶蚀相、VIII强压实弱胶结强溶蚀相、IX强压强胶结弱溶蚀相。结合孔隙演化特征机理、成岩阶段以及成岩相的演化关系研究,1 000~1 500 m对应的早成岩B期主要为混合孔隙发育带,发育有I、V、VI类岩石相,1500 m以下对应的中成岩A期主要为次生孔隙发育带,主要发育有II、III、IV、VII、IX类岩石相,其次为VI、VII类岩石相。成岩阶段、成岩相、沉积相以及油气的上排效率及其多期次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储层物性垂向的分带性;通过成岩阶段以及成岩相并结合孔隙演化曲线,认为戴南组从下至上储层物性有变好的趋势,西部、中部及东南地区储层明显优于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公山庙地区沙一段储层属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但储层低渗的成因仍不明确.通过对该区沙一段储层成岩作用的系统研究,认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总体上经历了早成岩阶段A期—中成岩阶段B期的主要成岩阶段,现今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呈现"颗粒表面的绿泥石膜出现→钙十字沸石或方沸石胶结、充填→石英次生加大明显和自生石英出现→铁方解石胶结、交代常见及溶蚀作用较明显"的典型成岩序列.主要识别出(铁)方解石胶结相、沸石胶结相、绿泥石-方解石胶结相和岩屑-长石溶蚀相等优势成岩相.从成岩角度分析该区沙一段储层低渗的成因,定量研究认为持续的压实作用和强烈的胶结作用是造成研究区沙一段储层低渗的关键成岩因素,第三期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储集性的主要成岩因素,通常中砂岩比细砂岩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大量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结合样品测试数据做综合分析。在沉积环境和沉积框架下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安塞砖窑湾地区长61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以及成岩相。认为研究区长61储层为一套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微相,储层主要岩性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结构和成分成熟度中等。其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A期的晚期阶段。可划分为5个成岩相,物性由好到坏依次是绿泥石胶结-溶孔残余粒间孔相、水云母胶结-粒间孔-溶蚀孔相、碳酸盐胶结-弱溶蚀孔相、浊沸石胶结-弱溶蚀孔相、压溶-压实相。不同成岩相的划分对于研究区储层评价以及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进行综合研究,以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的主要成岩类型、成岩阶段、成岩序列及有利成岩相的分布规律。研究后认为,研究区长9储层经历了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对储层起破坏性成岩作用的有压溶压实作用和包括碳酸盐胶结、长英质胶结、自生黏土矿物胶结等的胶结作用,起建设性成岩作用的主要有绿泥石薄膜胶结作用、浊沸石和长石溶蚀作用。综合研究成岩作用的组合类型和演化序列,认为长9砂岩的成岩演化主体已进入中成岩阶段A期,成岩相可划分为5种:Ⅰ绿泥石膜-粒间孔+浊沸石溶蚀相;Ⅱ绿泥石膜-粒间孔+长石溶蚀+浊沸石胶结相;Ⅲ铁方解石胶结+绿泥石膜-粒间孔+长石溶蚀相;Ⅳ硅质胶结+铁方解石胶结+绿泥石膜-粒间孔+长石溶蚀相;Ⅴ铁方解石胶结+水云母胶结+硅质胶结相。Ⅰ类成岩相物性好,Ⅱ和Ⅲ两类次之,它们成为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Ⅳ和Ⅴ类物性较差,为不利成岩相。  相似文献   

8.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老君庙油田M油组成岩作用强度进行定量表征,并判断成岩阶段和成岩序列,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种成岩储集相,总结了成岩储集相的平面分布样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压实作用以中等压实为主,溶解作用强度弱,胶结作用强度以中—强为主,且以碳酸盐胶结作用为主,碳酸盐胶结作用对本区储层质量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成岩储集相类型包括低杂基、中压实、弱碳酸盐胶结相相对优质储集相(A相),低杂基、弱中压实、中碳酸盐胶结相较有利低渗储集相(B相),低杂基、弱压实、强碳酸盐胶结特低渗-致密储集相(C相),高杂基、中压实、弱碳酸盐胶结低渗-致密储集相(D相)。其中,A相储集性能最好,B相次之,C相和D相最差。  相似文献   

9.
藏北羌塘盆地中上侏罗统碎屑岩储层成岩演化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分析化验、储层测试等多种资料,对羌塘盆地中上侏罗统碎屑岩储层的成岩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将中上侏罗统地层划分为晚成岩期A亚期、B亚期和C亚期3个岩阶段,识别出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次生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沥青充填作用和破裂作用等7种成岩作用,以及机械压实成岩相、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强压实压溶丰岩相、不稳定组分溶解溶蚀成岩相和沥青充填成岩相等5种成岩相类型。探讨了各种成岩相的岩性、物性等微观特征及其与沉积相类型之间的关系,总结出3种成岩演化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岩作用类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不同,次生溶蚀作用、破裂作用使物性变好;压实用作、压溶作用和沥青充填作用使性变差;胶结作用具有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用分析化验、储层测试等多种资料 ,对羌塘盆地中上侏罗统碎屑岩储层的成岩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将中上侏罗统地层划分为晚成岩期A亚期、B亚期和C亚期 3个成岩阶段 ,识别出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次生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沥青充填作用和破裂作用等 7种成岩作用 ,以及机械压实成岩相、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强压实压溶成岩相、不稳定组分溶解溶蚀成岩相和沥青充填成岩相等 5种成岩相类型。探讨了各种成岩相的岩性、物性等微观特征及其与沉积相类型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 3种成岩演化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成岩作用类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不同 ,次生溶蚀作用、破裂作用使物性变好 ;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和沥青充填作用使物性变差 ;胶结作用具有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岩芯、砂岩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X衍射等综合分析,系统剖析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成因.结果 表明,沙河子组发育泥质杂基充填相、长石岩屑溶蚀相、石英次生加大相、绿泥石环边胶结相和碳酸盐胶结相等5种成岩相;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碎屑矿物组分、结构差异决定了各成岩相初始孔隙度,各成岩相中成岩作用类型和强...  相似文献   

12.
因子分析法在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化评价是储层成岩相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此通过铸体薄片、普通薄片镜下观察和对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岩芯照片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详细研究了川北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并尝试根据因子分析法建立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不同类型成岩相的定量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川北地区须家河组成岩相可划分为建设性成岩相和破坏性成岩相两大类,其中建设性成岩相包括泥质包裹溶蚀相和易溶组分溶蚀相;破坏性成岩相包括强压实相(致密砂岩强压实相、泥岩强压实相)和钙质胶结相;2基于七条常规测井曲线数据,依托SPSS数据处理平台,根据因子分析法的原理提取压实因子F_1、孔隙因子F_2和泥质因子F_3,三因子与研究区不同类型的成岩相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3统计研究区不同成岩相类型的三因子值范围,建立本区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三因子定量评价标准,为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的划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对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北部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的成岩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将沙河街组地层划分为早成岩A亚期、B亚期和中成岩A亚期  相似文献   

14.
曹凡峪油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曹凡峪地区主要的产油层,通过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对曹凡峪地区长6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和孔隙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6储层发育细粒长石砂岩,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曹凡峪长6成岩阶段为晚成岩A期早期。将研究区长6储层砂岩划分为5种成岩相,分别为绿泥石膜-方解石胶结-溶蚀孔隙相、方解石胶结-残余孔隙相、硅质胶结-粒间孔隙相、绿泥石胶结-残余粒间孔隙相、绿泥石膜胶结-溶蚀孔隙相。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原生残余粒间孔是研究区最好的储集场所和空间。有利成岩相和沉积环境的结合形成了研究区物性相对较好,产量较高的储层区带,也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综合铸体薄片、物性特征、岩心相等资料,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成岩相类型的划分;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有利成岩相,以优势成岩相为主要依据,对区内有利储层成岩相带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受成岩作用影响,研究区长8段储层可划分出4类成岩相,分别为杂基充填相(致密非储层)、碳酸盐胶结相(致密非储层)、绿泥石膜相(优质储层)和溶蚀相(相对优质储层)。孔隙演化规律的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优选出绿泥石膜相为研究区最有利成岩相。此外,平面成岩相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有利成岩相带在平面上连续性好,分布区域较广,整体呈条带状分布于西北部环县地区和东南部合水地区,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成岩相及其对储层类别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县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重要的产油层段之一,储层性能除了受沉积环境的影响之外,还受成岩作用、尤其是成岩相的控制.综合利用储层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碎屑组成、胶结物组分和储层孔隙结构、物性特征、成岩相及储层类别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储层成岩相分布规律及其对储层类别的控制作用.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5种成岩相:绿泥石薄膜胶结相、泥质胶结相、石英及长石胶结相、碳酸盐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相.储层物性分布规律明显受成岩相控制,绿泥石薄膜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相区储层物性最好,为Ⅱ类储层,为研究区最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泥质胶结相及石英、长石胶结相区储层物性稍差,为Ⅲ类储层;泥质胶结相及碳酸盐胶结相区储层物性最差,为Ⅳ类储层,即非储集岩.  相似文献   

17.
林师瑶 《河南科学》2014,(10):2079-2083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集层成岩演化特征进行研究.侏罗系八道湾组储集层储集性能既受沉积环境的控制,同时也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不同的沉积岩石相的成岩作用略有差异,八道湾组总体埋深较浅,压实作用弱-中等,保留了大量的原生孔隙,为后期油气大面积的侧向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溶解作用为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长石、碳酸盐岩胶结物的溶蚀是湿地扇扇中辫状河道砂岩相形成深部"甜点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高尚堡油田深层沙三2Es32亚段沉积微相、成岩储集相特征及各类成岩储集相的成因机制,利用区域地质、测井、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岩储集相划分,探讨各类成岩储集相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该区Es32亚段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分析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得出造成本区储层砂岩渗透率较低的主要机制是成岩期强烈的压实作用及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结合成岩作用和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将本区成岩储集相划分为稳定组分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中强压实强胶结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强压实强胶结剩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极强压实强胶结致密成岩储集相4类,阐述了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选用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排驱压力、孔喉半径均值和变异系数等参数,采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对目的层进行了成岩储集相识别,并结合沉积相,实现了成岩储集相的时空展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