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在三角洲前缘微相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鄱阳湖三角洲现代沉积的研究确立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微相的平面形态与结构特征,结合永安镇油田密井网区资料统计的两种微相宽度建立定量的训练图像。以此为基础,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Sneisim算法进行三角洲前缘的微相模拟。模拟结果具有忠实于井点数据、不同微相平面形态与发育规模受训练图像定量约束的特点;能够再现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几何特征与空间结构。利用该方法可以建立反映现代沉积特征与地下实际情况的沉积微相模型。  相似文献   
2.
河流相地层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形成机制及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流相单砂层级别的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形成机制及河流相自旋回对异旋回的改造和影响,总结了单砂层级别高精度地层构型界的识别标志,及在异旋回控制下进行自旋回对比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对比方法。结果表明:一个单层主要由河道侵蚀前期沉积物掠夺可容空间并逐渐充填、洪水期形成洪泛泥岩后形成;共有5种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和对比模式,而且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受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供应速率比值控制。  相似文献   
3.
河控三角洲河口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段8砂组为例,应用岩芯、测井,动态等资料,对研究区单一河口坝、单一河口坝内部增生体进行识别划分,形成一套针对河口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归纳3种单一河口坝识别标志:区域性曲线形态及地层厚度差异;坝缘微相的出现;夹层个数的差异.在密井网区利用丰富的动态资料,运用"模式拟合,动态验证"的研究思路得出该区单一河口坝内部3级界面倾角为2°~4°,为全区自的河口坝解剖提供了定量、可靠的的地质模式,最终建立研究区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储层构型模型,为寻找剩余油及挖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洪积相成因大型复合砂砾岩体的单期水道识别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洪积扇现代沉积考察和露头研究为基础,通过岩心井标定小井距和对子井,结合生产测试资料,确定洪积扇相复合砂砾岩体的单期水道三维空间定量分布参数及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表明:扇顶亚相为复合型砂砾岩体,垂直物源为多个单期水道垂向加积切割叠置,延伸宽度为250~750 m,厚度为2~6 m,顺物源为多个单期水道呈楔形叠瓦状前积叠加,延伸长度为700~1.750 m,厚度为4~6 m,整体的水道宽厚比小;扇中亚相砂砾岩体具有多期水道侧向叠置的特点,垂直物源方向的单期水道厚度为2~4 m,延伸宽度为200~1.000 m,顺物源方向单期厚度为6~10 m,延伸长度为700~3.250 m;剩余油多分布在单期水道的中上部、侧缘上倾尖灭部、不同成因单期水道砂砾岩体的镶嵌部、同一成因不同期次水道的接触部.  相似文献   
5.
分流河道砂体构型分析方法在萨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的指导下,针对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沉积单元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的研究思路,按照不同层次的空间组合模式以及定量规模,分复合河道层次、复合河道内部的单河道层次、点坝层次以及点坝内部的侧积体层次对储层内部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并建立了能够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曲流型分流河道三维构型模型,再现了侧积夹层的空间分布,为开发动态分析、剩余油挖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点坝内部侧积层倾角控制因素分析及识别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依据露头与现代沉积的构型研究成果,对点坝内部侧积层倾角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大庆油田萨北北二西区为例,探讨识别地下古河道侧积层倾角的方法.研究表明:侧积层倾角主要受河床底形的影响,与河流的宽深比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河流的宽深比越大,侧积层倾角越小.侧积层倾角值可以先利用密井网资料得出河流的宽深比,再按照宽深比与侧积层倾角的定量关系推算得到.  相似文献   
7.
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揭示储层的非均质性,流动单元研究的深入开展是深化和发展油藏表征的关键。目前来看,在流动单元的概念、划分方法及控制因素等方面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且在流动单元三维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流动单元的概念提出及发展历程;概述了流动单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总结了流动单元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地质研究为主及以数学研究为主2大类,并进一步指出了各类方法划分流动单元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从沉积、成岩及构造等方面分析了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的控制因素;最后从储层构型、建模、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4个角度展望了流动单元研究的发展方向;全文对流动单元研究成果的总结和介绍将推动我国陆相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高尚堡油田深层沙三2Es32亚段沉积微相、成岩储集相特征及各类成岩储集相的成因机制,利用区域地质、测井、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岩储集相划分,探讨各类成岩储集相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该区Es32亚段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分析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得出造成本区储层砂岩渗透率较低的主要机制是成岩期强烈的压实作用及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结合成岩作用和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将本区成岩储集相划分为稳定组分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中强压实强胶结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强压实强胶结剩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极强压实强胶结致密成岩储集相4类,阐述了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选用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排驱压力、孔喉半径均值和变异系数等参数,采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对目的层进行了成岩储集相识别,并结合沉积相,实现了成岩储集相的时空展布。  相似文献   
9.
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的嵌入式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曲流河点坝厚砂体内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提出一种点坝内部构型的嵌入式建模方法。该方法以点坝级次三维模型及点坝内部构型分析结果为基础,依次通过基于三维向量场的侧积面模式拟合、侧积面趋势控制的侧积层厚度插值以及网格局部加密的侧积层模型嵌入等3个主要技术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的嵌入式构型建模技术流程及算法实现,并应用孤岛油田某区块曲流河点坝储层内部构型的三维建模实例,对建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嵌入式构型建模方法可建立与井点条件化的点坝内部侧积夹层精细三维模型,并可对井间侧积层分布进行有效预测;采用的网格局部加密侧积层模型嵌入方式优化了不同构型级次及尺寸规模构型单元的三维网格表示。  相似文献   
10.
以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分析等资料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曲流河储层,按复合曲流带、单一曲流带、单一点坝以及点坝内部侧积体4个层次进行模式拟合,对各级次构型单元内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建立了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并进行了基于实际三维储层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合曲流带(平面相变、层间干扰等)、单一曲流带(层内韵律、废弃河道遮挡)似及点坝内部侧积体(侧积层遮挡)3种不同规模储层构型及开发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泥质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孤岛油田单井上侧积层厚度为0.2~0.8 m,空间上侧积层向废弃河道方向倾斜分布,倾角为5°~10°,可延伸至河道砂体的2/3左右;单井历史拟合符合率较高,检查井11J11的剩余油饱和度资料较好地验证了油藏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采用在注采井之间靠近点坝中上部钻水平井的方式可有效挖潜曲流河点坝内部的剩余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