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内蒙古鹿科动物分布现状和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鹿科动物中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东北梅花鹿Cervus nippon hortulorum、驼鹿Alcs alces(cameloides)、狍Capreolus capreolus bedfordi和驯鹿Rangifer yarandus fennicus在内蒙古均有分布,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是鹿科动物在内蒙古分布较集中的区域。马鹿分布于这睦山体和内蒙古中部中蒙边境的一个较小地区;驼鹿仅见于大兴安岭;狍在内蒙古内广泛分布于除贺兰山以外的山体、森林和摹;东北梅花鹿只在兴安岭有分布记录,但现在已无野生个体存活的直接证据。1987~1997年,在对内蒙古境内鹿科动物已有记录的分布区所作的多次调查中,于内蒙古中部的中蒙边境地区,新发现一处现存马鹿数量较多的分布区域。结合1963~1990年商业部门对内蒙古境内鹿角、鹿茸、鹿筋、鹿尾和狍角、狍筋收购量的统计数据,对鹿科动物在内蒙古的分布和资源状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以属为分类阶元,对我国晰蜴类爬行动物地理区划的7个区,18个亚区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划分可以明显地从爬行动物的分布中反映出来,但古北界区和亚区的划分则不能反映爬行 物的地理分布特点,东洋界中,西南区喜马拉雅亚区单独聚为一支,是与其爬行动物主要来自于印度半岛相一致的;而华南区的台湾亚区则与华中区和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聚在一起,说明将台湾亚区放在华南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广西蝗虫研究Ⅱ:蝗虫的地理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国芳 《广西科学》1999,6(1):59-62
根据广西蝗虫种类,数量及分布特点,结合自然地理条件,探讨广西蝗虫地理区划,拟将广西蝗虫地理区划为3个蝗区6个蝗亚区:1.桂北区:桂东北南岭山地亚区和桂西北岩溶山原盆坝亚区;Ⅱ.桂中区:桂西岩溶山原谷地亚区和桂中,桂东低丘台山地谷地区;Ⅲ.桂南区:桂南沿海台地平原亚区和桂西南岩溶低山丘陵亚区。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鹿科动物资源丰富的国家,梅花鹿马鹿、麋鹿、狍子等等都被人们所熟识,可能有人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鹿科动物———獐。我虽然早就知道獐,但是喜欢上它,是在对它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先介绍以下它的大概情况:獐别名河麂、牙獐,属于鹿科,共有2个亚种记录:HydropotesinermisinermisSwinhoe,1870,分布在我国;H.i.argyropusHeude,1884见于朝鲜。现在就我国、朝鲜、韩国和英国境内有分布其中英国的獐是20世纪从我国引种过去的。在我国,獐是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在1994~1996年间出版…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地貌分区和分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南岛地貌单元可分为地貌区、地貌亚区、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和微地貌4级.全岛有北部台地平原区和南部山地丘陵区2个地貌区,包括14个地貌亚区.岛内均有台地、山地、阶地、丘陵以及平原,但以台地和山地为主.考虑外营力种类和作用方向以及地貌发育历史,在海南岛内可划出5种地貌成因类型:即1) 侵蚀、剥蚀构造地貌、2) 剥蚀侵蚀地貌、3)河积地貌、4)海成地貌、5)火山地貌.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管涔山林区草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草甸所处的地形部位将山西省管涔山林区的草甸分为河漫滩草甸、山地草甸、亚高山草甸三种类型。采用样方法对草甸内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依据草甸内的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对其进行命名,河漫滩草甸的植物群落形成了一个生态序列,山地草甸是以双子叶植物为主构成的植物群落,亚高山草甸是以苔草和珠芽蓼为建群种形成的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雉科鸟类特有种20种,约占我国现有雉科鸟类总种数56种的35.7%.通过对我国雉科鸟类特有种的地理分布情况及有关分布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了中国雉科鸟类特有种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我国雉科鸟类特有种在水平分布上具有不均匀的特点,西南山地亚区、青海藏南亚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的雉科鸟类特有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其他亚区,其雉科鸟类特有种数量分别为9、6和6种,同时还有不少种类是局限性分布和间断性分布,  相似文献   

8.
贵州喀斯特山地坡耕地立地影响因素及分区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从贵州喀斯特山地气候、母岩——地貌——土壤系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坡耕地土壤特性、现有森林植被等方面分析其对喀斯特山地坡耕地立地的影响,将贵州喀斯特山地坡耕地划分成3区10亚区16小区。  相似文献   

9.
乐清湾潮间带贝类的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乐清湾潮间带贝类73种,隶属于39科59属,与邻近海区比较,按温度性质分3组:46种为我国沿海广温广布种;24种为分布于东海、南海的亚热带种;3种分布于渤、黄、东海北部的暖温带种;经分析其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系区的中国─—日本亚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型,揭示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格局演变规律,对重构城乡融合背景下山地都市边缘区乡村空间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及空间统计法探索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6年农村居民点呈现大规模低密度集聚分布与小规模高密度集聚的分布特征;农村居民点核密度由四大集聚地带逐渐向"多核心"式分散布局;农村居民点整体分布向东北扩张;地形地貌、政策规划、人口、区位、交通因素对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山地都市边缘区城乡融合发展下的乡村空间重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有雉科鸟类特有种20种,约占我国现有雉科鸟类总种数56种的35.7%.通过对我国雉科鸟类特有种的地理分布情况及有关分布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了中国雉科鸟类特有种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我国雉科鸟类特有种在水平分布上具有不均匀的特点,西南山地亚区、青海藏南亚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的雉科鸟类特有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其他亚区,其雉科鸟类特有种数量分别为9、6和6种,同时还有不少种类是局限性分布和间断性分布.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勐仑山地小型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西双版纳东南部勐仑自然保护区热带森林系统的九个代表不同生境的样区中,于1992年2月至4月旱季,从其土壤中分离到16个属的小型真菌,其中优势菌属14个,共535个菌株统计单位.以香农指数为山地小型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标,对九个样区的山地小型真菌多样性进行对比.用相对离散度(η)度各优势种数目分布的均匀性,用平均度指数(E)比较优势种平均度.结果表明热带森林系统中原生植被和保存较好的次生植被下山地小型真菌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种数量分布集中,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3.
太行山龙泉关地区植被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太行山龙泉关地处北纬38°50′,东经113°50′,海拔高度700-2280米,山区地形复杂。植物种类较丰富,记录野生高等植物共294种,隶属于71科,180属。其中乔木29种,灌木31种,草本234种。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有15种分布区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最多,占48%以上,热带分布共占18.3%,中国特有分布占1.4%。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有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草原,非地带性植被类型有草甸。 太行山龙泉关地处北纬38°50′,东经113°50′,海拔高度700-2280米。按吴氏植物区系分区系统,太行山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华北平原、山地亚地区。至今,无人对该段山区进行地植物学方面的研究。1985年,我们对该段山区的植被类型进行研究,目的为开发利用太行山植被资源,开展山地生态系统的研究,维护山地生态平衡提供地植物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麝,俗称獐子,香獐,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鹿科食草动物,仅分布于东亚,包括中国、俄罗斯、蒙古、朝鲜、印度、缅甸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麝在鹿科动物进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雄麝所产麝香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原料和成份。《全国中成药处方集》共收录2621种处方,其中含麝香的就达295种。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新的土壤分类和实地调查,论述了在南五台成土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通过粘化、钙积等成土过程所形成的山地钙积褐土、山地粘淀棕壤等五亚类、相关亚类所构成的土壤垂直地带谱,以及各亚类主要的性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伊犁河流域土壤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伊犁河流域气候温和湿润,植被覆盖度高,土壤发育充分,土壤类型及适宜性多样,土地资源丰富,质量结构上乘。山地依次发育了山地栗钙土、山地黑钙土、山地灰褐色森林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等类型,其中森林、草甸土类发育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河谷盆地草原、草甸土壤发育充分,主要有沼泽土、草甸土、灰钙土、黑钙土、栗钙土等类型,其中灰钙土、栗钙土发育典型、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7.
在模拟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的过程中,提出了按照驱动力差异将研究区划分成不同亚区后分别进行模拟的思路.首先将研究区划分成了4个亚区,并对分区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然后采用空间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对于山地景观,因为局部地形影响以及水热条件组合的不同,LUCC驱动力表现出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山地LUCC预测时需要按照驱动力的差异将研究区划分成不同亚区后分别进行预测;2)4个亚区的演化趋势并不一致,说明在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今后的保育过程中应该针对具体区域具体分析,对不同亚区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3)研究区林地面积趋于减少,耕地面积趋于增加,因此,应严格执行保护区管理条例,加强林地管护.  相似文献   

18.
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e)属于偶蹄目、鹿科,系反刍动物。雄麝所产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麝仅产于亚州东部,我国是麝的主要产区,约占世界野麝资源70%以上。野麝在国内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陕西、安徽以及东北等地。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不  相似文献   

19.
大白鼠海马神经元NOS与AChE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白鼠海马不同亚区一氧化氮合酶(NOS)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的活性。方法:分别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方法对大白鼠海马不同亚区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以及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海马不同亚区均含有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其中CA2区NOS呈强阳性反应,CA3区AChE呈强阳性反应。结论:实验表明,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大白鼠海马不同亚区,为进一步探讨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佐证。  相似文献   

20.
秦岭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初步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秦伟 《广西科学》2002,9(3):214-218
分析70多年来研究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有关文献,得出秦岭种子植物共有198个科,1007个属,3446个种。北温带成分是秦岭植物区系的主导成分,秦岭植物区系组成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中国特有科和中国特有属。秦岭山地是中国植物区系的一个关键组成地区,也是中国南北方植物分布的一条重要界限。秦岭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并有明显的热带起源特点,区系分区的结果证明秦岭植物区系属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