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以1,1'-二乙烯基二茂铁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分别用自由基聚合法和阳离子聚合法合成了聚1,1'-二乙烯基二茂铁-丙烯酸乙酯.用XRD,IR,1HNMR,GPC和XPS对由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得的产物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自由基共聚物内的二茂铁单元以桥式结构存在;而阳离子共聚物的二茂铁单元有两种不同结构:一个烯基未参与聚合反应的悬挂结构(38.9%)和两个烯基分别成链的交联结构(61.1%).  相似文献   

2.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1,1-二苯基乙烯(DPE)为添加剂,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聚合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GPC、1H-NMR、ESI-MS表征了PMMA大分子的结构。结果表明,在DPE存在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可控聚合的特征: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增加而增加,分子量分布较窄;DPE用量越大,相同时间下单体转化率越低;相同单体转化率下,DPE用量越大,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低。PMMA大分子主要结构为一个DPE端基的链自由基和一个PMMA链自由基间偶合终止生成的含有一个DPE单元的特征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1,1'-二茂铁二甲酸、甲醇为原料,研究了1,1'-二茂铁二甲酸二甲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催化剂对1,1'-二茂铁二甲酸二甲酯收率的影响;采用新的合成工艺一锅法合成了1,1'-二茂铁二甲酸二甲酯,考察了采用三乙胺、二氯亚砜一锅反应法物料配比、酯化时间、酯化温度对酯化反应收率的影响;当1,1'-二茂铁二甲酸与二氯亚砜的物质的量比为1:2.5、酯化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5h时,得到的产物收率为91.1%。  相似文献   

4.
通过N,N-二甲基十二胺和4-乙烯基苄氯季铵化反应合成了阳离子单体4-乙烯基苄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VBDDMAC),然后与丙烯酰胺(AM)、N-丙烯酰胺吗啉(ACMO)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不同组成的共聚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激光光散射对共聚物结构和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用共振光散射对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进行了考察。此外,通过界面张力和接触角研究了共聚物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共聚物对稠油的降黏性能,发现阳离子单体VBDDMAC和ACMO的引入,使得共聚物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和乳化性能,对稠油有较好的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电解法合成1,1′-二甲基二茂铁,这个方法比化学法产率高、操作方便而且成本低廉.将1,1′-二甲基二茂铁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用三氯化铝作催化剂与乙酰氯反应制得1,1′-二甲基3,3′-双乙酰乙酰基二茂铁,然后在笨中与氨基钠和乙酸乙酯作用,缩合制得3,3′-双丁间二酮基1,1′-二甲基二茂铁.1,1′-二甲基3,3′-双乙酰乙酰基二茂铁能与一些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本文对这些化合物与络合物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二茂铁为原料合成了1,1′-二乙酰二茂铁、1,1′-二茂铁二甲酸和1,1′-二茂铁二甲酰氯,其中1,1′-茂铁二甲酰氯可用作共聚的单体,通过一系列条件试验,找到了各步合成反应的最佳条件,而且各步反应的产率均超过文献值。产物经元素分析、IR、MS和NMR,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及其高纯度。  相似文献   

7.
借助超声波辅助引发,采用反相微乳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共聚物。研究了不同引发体系、超声波功率、单体、氧化还原引发剂用量及配比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黏度和阳离子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辅助引发聚合,可以得到特性黏度大,阳离子度高的共聚物;超声波功率影响结果较为明显,阳离子度在超声波功率为175W时最大,为17.70%(摩尔分数),特性黏度在超声波功率为125W时最大,为3.9585dl/g;在超声波功率为125W,n(AM)∶n(DMDAAC)=6∶4,单体用量为25%(以水相总质量为基准),n引发剂∶n单体=1.12%,n氧化剂∶n还原剂=1∶1时,所得聚合物的特性黏度和阳离子度最佳,值为3.2747dl/g和17.35%。  相似文献   

8.
采用悬浮聚合法将豆油与苯乙烯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支化和部分交联的聚合材料。结果表明,豆油与苯乙烯发生了共聚,聚合物中甘油酯基最高摩尔分数达到0.81%,豆油单元的质量分数达到6.50%。聚合温度85.0℃,反应时间4.0h,反应物中悬浮剂(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0.15%,反应物中豆油的质量分数在10%时,共聚物的分子量达到最大值。共聚物中甘油酯基的含量随着反应物豆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反应物豆油的质量分数为10%时,凝胶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3.70%。  相似文献   

9.
6,6-二烷基富烯同烯丙基格氏试剂发生环外双键加成,继而水解,得到一系列1(2)-(1,1-二烷基-3-丁烯基)-1,3-环戊二烯,并对合成的10种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DMF在加热条件下可促进1,1-二芳基乙烯与二氟碘乙酸乙酯的二氟烷基化自由基反应,生成2,2-二氟-4,4-二芳基-3-烯酸乙酯.提出在无催化剂、无氧化剂条件下,1,1-二芳基乙烯基化合物的偕-二氟烷基化反应的新方法.首先,DMF在加热条件下促进ICF2COOEt生成·CF2COOEt自由基.然后加成到1,1-二芳基乙烯上,得到二氟烷基化的二芳基烯烃化合物.并对底物适用性进行探究,合成一系列不同取代基的二氟烷基化烯烃.结合实验及查阅相关文献,推测该反应可能经历了自由基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酰胺(AM)和a-甲基苯乙烯(a-MSt)为单体,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一系列a-MSt用量不同的共聚物.讨论了a-MSt用量对共聚物水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AM/a-MSt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到10^6数量级,a-MSt用量为AM的0.5%-1.5%时,随着a-MSt用量的增加,共聚物溶液表现出较好的耐温抗盐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3-丙烯酰氧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MO)和3-[2-甲氧基(三乙氧基)]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MEMO)的共聚物PAM.通过1H-NMR谱图计算发现:AMO结构单元在共聚物中所占的比例均低于根据投料比计算的理论值.把这些共聚物和LiTFSI复配后通过BPO引发自由基聚合可交联成膜,利用交流阻抗法测试了其离子电导率,其中MEMO含量最高的PAM33电导率最高,30℃时达1.44×10-5S/cm,80℃时达1.25×10-4S/cm.DSC测试结果显示,共聚物中MEMO的结构单元含量越多,其Tg越低,越有利于导电.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3-丙烯酰氧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MO)和3-[2-甲氧基(三乙氧基)]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MEMO)的共聚物PAM. 通过1H-NMR谱图计算发现:AMO结构单元在共聚物中所占的比例均低于根据投料比计算的理论值. 把这些共聚物和LiTFSI复配后通过BPO引发自由基聚合可交联成膜,利用交流阻抗法测试了其离子电导率,其中MEMO含量最高的PAM33电导率最高,30℃时达1.44×10-5S/cm ,80℃时达1.25×10-4S/cm. DSC测试结果显示,共聚物中MEMO的结构单元含量越多,其Tg越低,越有利于导电.  相似文献   

14.
用激光光解方法研究了富勒烯(C60 / C70)与N,N,N′,N′-四-(对甲基苯)-4,4′-二胺-1,1′-二苯碲醚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特征. 通过观察在近红外区瞬间吸收带,富勒烯(C60 / C70)激发三线态,富勒烯(C60 / C70)阴离子自由基和N,N,N′,N′-四-(对甲基苯)-4,4′-二胺-1,1′-二苯碲醚阳离子自由基的出现,测定了在苯腈溶液中从N,N,N′,N′-四-(对甲基苯)-4,4′-二胺-1,1′-二苯碲醚到富勒烯(C60 / C70)激发三线态的量子转化产率和电子转移常数.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的高分子化学反应.在强碱条件下水解EEA,得到具有两亲性质的乙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E-EA-AA)三元共聚物.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OH和丙烯酸乙酯(EA)单元摩尔比、甲苯和乙醇添加量等条件下EEA的水解度,对水解产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表征.通过FT-IR和NMR测试,建立了EEA中EA含量的FT-IR标准工作曲线,可进行快速定量测试.对不同水解度的EEA水解产物进行了与水的接触角测试,以及作为热熔胶使用时对聚乙烯(PE)材料的黏结强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水解度增大,羧基含量增加,与水的接触角减小,亲水性增加;当水解产物EA和丙烯酸(AA)质量分数分别在22.6%和4.6%左右时,对PE的黏结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用碱性蛋白酶对阿胶进行酶解,并采用超滤技术分离制备了平均分子量小于1 kDa的小分子阿胶(CCAH-Ⅱ)。通过多种抗氧化评价方法分析发现制备的CCAH-Ⅱ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质量浓度2 mg/mL的CCAH-Ⅱ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可以达到(53.79±1.18)%、(70.53±0.65)%、(80.00±0.45)%。通过氨基酸组成和圆二色谱分析,发现CCAH-Ⅱ中疏水性氨基酸的摩尔分数高达42.40%,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的摩尔分数分别为30.4%、46.8%;推测高占比的疏水性氨基酸、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与小分子阿胶的高抗氧化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N-乙烯基甲酰胺(NVV)是丙烯酰胺(AM)的同分异构体,用N-乙烯基甲酰胺聚合物代替聚丙烯酰胺及其共聚物,可减少二次环境污染.用N-乙烯基甲酰胺与丙烯酰胺进行不同摩尔配比的共聚反应,然后用乙烯基环己酰胺(NVCA)代替丙烯酰胺与N-乙烯基甲酰胺继续进行不同摩尔配比的共聚反应,观察不同单体,不同摩尔配比的共聚反应过程.对共聚产物进行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测定了相应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8.
桑叶总黄酮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桑叶总黄酮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桑叶总黄酮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86.10%,86.02%,43.64%.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制的含碳锡键和聚二烯烃臂的多官能团大分子有机锂作为引发剂,四氢呋喃为结构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阴离子聚合法合成了杂臂星型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依据多官能团大分子引发剂中二烯烃的不同,所合成的共聚物分别为PI-Sn-(SBR)3和PB-Sn-(SBR)3。用GPC1、H-NMR和DSC分析了杂臂星型共聚物的结构,并研究了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杂臂星型共聚物中聚二烯烃臂中1,4结构质量分数约为90%;苯乙烯-丁二烯共聚臂中1,2-PB质量分数约为45%。DMTA测试表明杂臂星型共聚物在保持低滚动阻力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抗湿滑性和低温性。两种共聚物都满足高性能轮胎胎面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合成了设定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结构、窄分子量分布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含氟单体丙烯酸全氟烷基乙茯酯(FLUWET)的两嵌段共聚物,利用氢谱、氟谱、GPC、FT-IR及氟无互分析法(F-EA)表征其结构,用接触角测量法研究嵌段共聚物的表面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