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基因重组,将石斑鱼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到鲤鱼β-actin基因启动子下游,构建成全鱼基因重组子.采用显微注射法将报告基因GFP基因导入蓝太阳鱼受精卵中,研究了外源基因在鱼类胚胎发育中的整合与表达的时序.结果表明GFP在原肠末期开始表达,一直到鱼苗期并未出现表达量的衰减,并表现为嵌合性表达.在受体胚胎早期,外源基因的表达与基因构型和注射的剂量有关,环形质粒的表达要略高于线形质粒,较高浓度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要高.同时将GFP基因与全鱼基因重组子进行了共转移,结果表明两种独立的基因在受体中的整合或表达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鱼类生长激素对鱼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就生长激素在鱼类应用中的分离及活性鉴定方法、鱼类生长激素基因转移的研究、分泌季节性和药物影响进行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重组猪生长激素抗体,对重组猪生长激素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将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的重组质粒pPGH020在大肠杆菌(E.coli)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纯化的重组猪生长激素融合蛋白.然后以此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抗体再经硫铵沉淀、透析和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该纯化抗体显示了良好的免疫反应,其灵敏度比兔抗rpGH抗血清提高50倍,为猪生长激素融合基因在真核细胞的表达及功能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成立于1991年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组建的海洋生物工程实验室之一.主要从事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增养殖、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生态等领域的分子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先后承担并完成的国家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国家海洋局、福建省等基金项目主要有:国家生物"863"项目"对虾白斑杆状病毒DNA全序列测定";国家海洋"863"项目"对虾抗杆状病毒基因工程";国家科技"九五"攻关项目"重组生长因子";国家的基础性研究项目"海洋药源生物及基因库的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洋污染生化指标研究-金属结合蛋白的酶免疫法研究"、"海洋环境病毒污染分析的新技术研究";国家海洋局重点项目"吕泗海域毛蚶甲肝病毒的PCR检测法研究"、"鱼生长激素基因的遗传工程研究";大洋协会项目"深海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以及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组鱼生长激素基因工程中试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围绕海洋鱼类苗种培育过程中饵料和病害这两个关键问题,就基因克隆、重组蛋白、DNA疫苗、抗菌肽和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和产品在鱼类中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应针对鱼苗的营养需求和消化吸收的生理特点,有效利用基因工程产品;同时,要研究和采用新的病害控制技术,提高苗种成活率.苗种培育是海洋鱼类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在苗种培育中加强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大力推动海洋鱼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黄鱼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RT-PCR方法从大黄鱼脑垂体总RNA中克隆编码生长激素基因序列,并与数据库中鱼类生长激素基因进行比较.扩增获得的生长激素基因定向克隆到表达质粒pET-22b(+),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表达.表达的蛋白为可溶性蛋白,表达量占细胞总蛋白的5%.  相似文献   

7.
基因转移的研究为鱼类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已有十多个国家对十几种鱼类进行了这一研究。本文介绍了基因转移的方法和转基因鱼的研究进展。目前,显微注射和电穿孔仍是有效的转移外源基因的方法。外源基因的构建则向“全鱼基因”方向发展,使用鱼类自身的启动子和结构基因。生长激素基因和抗冻蛋自基因的转移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本文还提出了转基因鱼研究中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从理论上分析是一个人工控制与鱼类生产性状相关基因,如生长和生长激素基因,抗性基因和优良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等的表达过程,从而使养殖鱼类获得生长快,抗性强和肉质好等综合性状.本文对上述与生产性状相关基因,以及它们的营养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重组DNA技术构建抗栓人胰岛素突变体基因,并转化入大肠杆菌宿主菌,构建基因工程菌株.通过高密度发酵技术对重组菌株进行大规模培养.通过对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溶氧量、pH值、补料等的调整,达到最佳培养状态,进而获得高产量的重组大肠杆菌菌体.检测大量培养重组大肠杆菌的表达率,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与进一步的理化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基因工程"向日豆"的育出、运用固定化微生物和固定化酶改善食品风味、运用蛋白质工程改善食品品质的技术、甜味蛋功能基因在高等植物中获表达以及基因工程作物产出食用疫苗的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VMIP—Ⅱ肽在大肠杆菌中的双辅助助子高效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病毒趋化因子(vMIP-II)基因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以辅助折叠和辅助阻遏方式高效表达vMIP-II重组肽. 方法用PCR法获得vMIP-II基因片断,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QE,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h-vMIP. 表达载体、辅助折叠子和辅助阻遏子载体共转染大肠杆菌DH5α,用酶切、DNA测序、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 结果阳性重组子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经IPTG诱导可高效表达vMIP-II重组肽,蛋白电泳分析可观察到一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相符(约8×103)的诱导表达条带, 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 分析表明,vMIP-II重组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 结论用双辅助技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较小相对分子质量vMIP-II的成功,为进一步研究vMIP-II的功能及应用奠定基础,也为同类小分子、易降解的肽类物提供基因工程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波纹唇鱼为实验对象,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技术和RACE技术得到神经肽Y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波纹唇鱼npy的cDNA全长序列为645 bp,包含59 bp的5'UTR、300 bp的ORF和286 bp的3'UTR.分子进化的比对分析表明,波纹唇鱼NPY前体与斜带石斑鱼和锯隆头鱼的亲缘关系最近.波纹唇鱼ORF编码99个氨基酸,NPY前体多肽包括:信号肽、成熟肽、Gly-Lys-Arg翻译后加工位点和羧基末端侧翼肽段(CPON).该NPY前体的预测分子质量为11.27 kD,理论等电点为5.51.采用pET-32a(+)原核表达系统构建波纹唇鱼npy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子pET-32a(+)-NPY,并获得重组菌株.对重组蛋白表达菌株进行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在30℃,0.6 mmol/L IPTG,培养时间8 h的条件下,重组蛋白的表达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吴娜 《科技信息》2008,(12):240-240
基因工程是通过DNA重组技术,获得具有特殊生物遗传性状和功能的遗传工具生物体,基因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食品工业等。本文就基因工程的应用现状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跟踪基因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 ,并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及时介绍给莘莘学子们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建岗老师出版了教材《基因工程学原理》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并力求反映该学科的最新进展 .全书共分为 12章 ,包括绪论、生物分子、DNA的提取和纯化、目的基因的获得、基因扩增、基因的体外重组、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检测、克隆基因的表达、酵母菌的基因工程、植物的基因工程、哺乳动物的基因工程、医药工程的基因工程 .该书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可作为生物工程专业基因工程原理课程的教…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人类将克隆到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意义明确的有用基因应用于基因工程对生物体的遗传改良中.但生物体的绝大多数性状和生理功能都是依靠多基因的协调表达而实现的.因此,多基因转化策略必将成为今后基因工程在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研究中的主流方向.结合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多年来研究工作的实践体会,对发展多基因转化策略的意义和由来、多基因转化可用的基因资源和技术思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病毒趋化因子(vMIP-II)基因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以辅助折叠和辅助阻遏方式高效表达vMIP-II重组肽. 方法:用PCR法获得vMIP-II基因片断,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QE,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h-vMIP. 表达载体、辅助折叠子和辅助阻遏子载体共转染大肠杆菌DH5α,用酶切、DNA测序、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 结果:阳性重组子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经IPTG诱导可高效表达vMIP-II重组肽,蛋白电泳分析可观察到一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相符(约8×103)的诱导表达条带, 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 分析表明,vMIP-II重组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 结论:用双辅助技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较小相对分子质量vMIP-II的成功,为进一步研究vMIP-II的功能及应用奠定基础,也为同类小分子、易降解的肽类物提供基因工程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病毒趋化因子 (vMIP -II)基因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以辅助折叠和辅助阻遏方式高效表达vMIP -II重组肽 .方法 :用PCR法获得vMIP -II基因片断 ,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QE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h -vMIP .表达载体、辅助折叠子和辅助阻遏子载体共转染大肠杆菌DH5α ,用酶切、DNA测序、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 .结果 :阳性重组子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经IPTG诱导可高效表达vMIP -II重组肽 ,蛋白电泳分析可观察到一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相符 (约 8× 10 3)的诱导表达条带 ,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2 0 % .分析表明 ,vMIP -II重组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 .结论 :用双辅助技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较小相对分子质量vMIP -II的成功 ,为进一步研究vMIP -II的功能及应用奠定基础 ,也为同类小分子、易降解的肽类物提供基因工程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8.
俞键 《天津科技》2002,29(3):48-50
基因工程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已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标志之一.1973年,Cohen将伤寒沙门氏菌抗链霉素质粒与大肠杆菌抗四环素质粒在体外重组,获得异源的重组质粒DNA,并把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建立了抗四环素和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克隆体,这一研究标志着基因工程的出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已走出实验室,成为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各个国家都投巨资资助研究和开发项目,很多商业机构也积极参与.自1983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和马铃薯)问世以来,基因工程已在许多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蓝藻基因表达载体系统的构建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蓝藻是一类具植物型放氧光合作物特性的原核生物。多数蓝藻富含营养物质,无毒,是表达外源目的基因的独特受体系统。因此,构建适用于蓝藻表达外源目的基因的载体系统,并用于表达药物活性肽基因,已成为当前蓝藻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课题组10多年来率先在国内开展蓝藻基因工程研究,从蓝藻Plectonema botyanum中分离得到了约1.5kb的小质粒,以此为出发质粒,构建了蓝藻穿梭质粒pPRS-1和穿梭质粒表达载体pPKE2;同时根据DNA片段同源重组的性质,构建了蓝藻Calothrix sp.PCC7601、Synechococcus sp.PCC7942的基因整合平台系统。在国家863项目经费资助下,利用构建的蓝藻质粒载体和基因整合平台系统,把人源胸腺素基因转入蓝藻Calothrix sp.PCC7601和Synechoccus sp.PCC7942,并能高效表达,首次获得了可直接口服的含人源胸腺素的转基因蓝藻,这对研究和开发基因工程口服药物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应用RT-PCR技术克隆草鱼生长激素(gcGH)的cDNA,将此cDNA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VR1020中,构建成重组真核表达质粒VgcGH.利用脂质体法使质粒VgcGH转染哺乳动物细胞COS7,对转染后的COS7细胞进行RT-PCR、ELISA和免疫荧光检测,分别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证实gcGH基因在COS7细胞中得到了持续和正确的转染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