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人类学巨著《古代社会》是一本影响至深至远的经典之作,作者在该书中力图考证早期人类的氏族社会中存在着民主的传统,并以所有民族并无优劣之分的前提向读者说明:人类的各种主要制度特别是宪政文化中的民主精神来源于氏族社会,并一脉相承有迹可寻地延续了下来。然而事实是东西方两种文明以几乎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途径发展下来而形成了两种差别很大的文明形态。在摩尔根的书中谈到即将跨入文明社会的高级野蛮社会时,古希腊与古罗马成为了唯一被选择的例证,对于东方各民族的发展轨迹摩尔根却涉及甚少,东方文明中的君主专制体制沿续千年的事实在文中也找不到任何解释,这是一个令人存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黎族妇女的文身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习俗,它反映了黎族女性原始的一种审美观念和宗教意识,曾在黎族社会里广泛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达,这种风俗逐渐消失。然而,文身图案作为一种原始艺术,一种民族文化,是记载人类历史和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应当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服饰中的民族元素可以分为两种。外在元素是视觉形象化的,内在元素是指服饰中内涵的精神,是无形的元素,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中人类社会发展所积淀下来的观念。几千年的古代中国文明有着其独特的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4.
禹与涂山女的传说,是我国历史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前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真实写照。禹与涂山女的婚配,并非只是男女间的个体结合,他们代表了两个互为婚姻的氏族共同体,这也是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与南方各部的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通过对易洛魁社会的描述,无论在社会分期上,还是对民族产生,民族和家庭的关系,人类婚姻形式的发展等问题上都为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原始社会文提供了决定性的材料,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讲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相互关系时说:“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两种文明相互关系的特点,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意义,从而从一个特定的侧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含意是很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两种成果,互相渗透、互相推动,互为条件。一般说来,这是各个时代文明发展的共同规律。物质文明的发展,一方面必  相似文献   

7.
雅典在古代世界史上以工商业发达和实行民主政治著称。关于雅典的民主政治,从古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著《雅典政制》一书以来,中外古今的学者、史家对此论述颇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一辞,莫衷一是。比如,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问题上,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始于梭伦改革;“阿提卡史家”则认为提秀斯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者,《帕罗斯纪年碑》也认为是提秀斯建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美国近代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其名著《古代社会》中提出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从氏族民主制沿袭下来的;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一些印欧种游牧民陆续离开草原,向各文明地区发起进攻,并在文明地区定居下来,建立了新的国家。在此迁徙过程中,古代文明进一步融合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的加强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主”是人类政治探索中的恒久命题,从古希腊至今2000多年来,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国际政治中也存在民主,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相互依赖的加强,国际社会中的民主因素不断生长。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为各国民主交往提供了平台,“国际代议制民主”成为了当今国际政治中的主要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原始氏族宗教的萨满教,它的起源同古代西域氏族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民族制度是萨满教的社会基础,直接决定着萨满教的存在与消亡。在长期的互相依存中,萨满教成了维护古代西域氏族社会的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东方三大文化体系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面对新世纪,东方价值观的现代重构是无法回避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东方人在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完成东方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二是将西方价值观中的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到东方文明中去。  相似文献   

12.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和共同追求,历史上民主有两种模式: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直接民主模式体现了民主的本质但存在内在缺陷和实施困境,代议制民主满足人们对民主生活的追求、使得民主在现代条件下具有可行性,却也存在自身的危险及弊端。通过对两种民主模式的析评,探讨两种民主模式在我国的的政治生活实践中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原始农业是构成母系氏族社会的物质基础,是决定氏族社会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始农业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从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发明,是氏族社会一件空前的新鲜事物,由自生变再生,从野草到粮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柱石,无疑,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一次伟大的革命。原始农业的产生,同妇女采集劳动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她们在采集生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音乐文化。从遥远母系氏族社会的简单的吆喝和呐喊到先秦与汉代的音乐机构乐府设立和从事音乐收集创作人员的出现,在到几次的民族大融合及各个朝代的发展与演变至今我国的民族声乐迎来一今百花争艳,群星闪耀的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编辑人语     
文字的出现是被当作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的,而人类进步和社会繁荣的主要表征,则是经济的发展和学术的昌明。经济与学术犹如鹏之两翼车之两轮,它们的依存和互动,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推动着人类不断地走向进步。古今中外,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和学术发展的历史。经济与学术是人类碑精竭虑地劳作并为之献身的两大事业,人类在创造富足繁荣的经济的同时,创造了绚丽灿烂的学术文化。因而,经济与学术成为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发展水平的两把标尺。人们在谈论起古希腊光辉灿烂的历史的时…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呢?综合多家所述,文明是一个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在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3个阶段之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世界古代各民族在所处的原始氏族制解体后,是否按照同一道路进入文明社会?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唯物史观的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便予以注意了。到了1881年马克思在其著作《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明白指出:“有些部落在地理上是如此隔绝,以致独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执  相似文献   

18.
民主政治是人类经过几千年历史发展所逐渐孕育出来的一种制度结晶。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要继承现存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思想,而且还要总结借鉴我们在制度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从国情出发,构建符合民主和法治精神的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9.
金朝皇室女真完颜氏在辽代女真族中属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一支。在女真建国前和建国后,完颜氏形成并延续了与几个世家大族世代通婚的世婚制度。这一婚姻制度的形成有政治原因,但其起源于氏族社会的氏族外婚制,而且在这种制度中,女性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些都反映了该民族的原始的萨满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印弟安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氏族组织的管理情况作过比较详细的叙述,称之为“原始的自然产生的民主制”。大约在四、五万年以前,我国就进入了氏族社会,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我国古代氏族社会的管理制度究竟有哪些组织形式呢?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全面了解我国管理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是有所裨益的。因此,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