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分析液晶显示器(LCD)上的运动模糊现象,基于人眼视觉感知模型,使用精确测量到的液晶亮度响应曲线来计算运动图像响应时间(MPRT).MPRT作为运动模糊的量化参数,被写入VESA的平板显示器测量标准当中.通过测试几种不同发光特性的LCD,从可能影响运动模糊的各方面因素入手,利用测量结果计算MPRT,讨论了其对于运动模糊降低的作用.结果表明,通过改善液晶的响应速度,帧频、背景光特性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动伪像,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另外通过仿真计算指出了采用MPRT来衡量扫描背景光LCD上运动模糊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多层鬼影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运动模糊是LCD在电视应用中的一个主要挑战。提出了一种采用盲信号处理解决LCD运动图像模糊问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MPRT(Motion Picture Response Time)方法得到LCD运动模糊图像。采用倒谱分析方法估计运动矢量,将得到的运动矢量用到已知的LCD运动图像模糊模型中,进而得到盲去卷积的初始点散函数(PSF)。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盲去卷积的方法使得LCD运动图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从LCD显示控制器芯片的设计方案,介绍了LCD控制器的特性,重点描述了该LCD控制器中主要模块的设计.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功能描述和仿真、验证,并给出了RTL级的仿真波形.该LCD显示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稍作改动就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LCD显示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图像跟踪系统及其实现过程,该系统包括一个二自由度云台、数字摄像头、STM32控制板.作为系统核心的单片机STM32将摄像头采集的图像送至LCD显示,并分析获取的图像数据,计算出目标物体的坐标、大小,控制云台转动,使目标处于摄像头视野中央.整个系统结构简单,解决了单片机在图像识别上内存不足、速度慢的问题,以较低的成本和功耗实现慢速运动物体的跟踪.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直方图统计与多帧平均混合的背景提取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背景的提取与自适应更新的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统计与多帧平均混合的算法.这种算法克服单纯的多帧图像在车流量多、车速低时出现拖尾和模糊的现象,且相对于混合高斯模型,其计算复杂度较低.该算法已通过TI DM642 DSP硬件平台实现,实验图像结果表明,该背景提取算法的速度快,且符合实际场景.  相似文献   

6.
α能谱测量是通过对放射性核素释放α粒子能量的测量来实现核素识别和定量分析的技术.α能谱易受测量样品形态的影响,存在着向低能拖尾的现象,这降低了α能谱测量的准确性.为了分析α能谱谱形特点,采用蒙特卡罗程序Geant4模拟了~(241)Am源的α能谱,并对可能造成~(241)Amα能谱峰拖尾的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41)Am源上沉积的灰尘是其α能谱峰拖尾的主要原因;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可以对沉积灰尘的粒径分布进行估计.这项工作也表明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α能谱分析可获得测量样品更多特性(如形状),有助于提高α能谱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非费克(non-Fickian)运移表现出的峰值提前到达和拖尾等现象,开展了粗糙单裂隙溶质运移试验,总结了粗糙单裂隙中溶质运移特征及运移机理,结合边界层理论对峰值提前到达和拖尾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结果表明:峰值时间和拖尾时间与边界层厚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边界层对裂隙介质溶质运移有较为显著影响,即水流速度越小,边界层厚度越大,滞留在边界层内部的溶质越多,溶质获取率越低;粗糙单裂隙中溶质穿透曲线的峰值提前和拖尾现象是由裂隙中心处以惯性力主导的主流区和裂隙壁面以黏性力主导的边界层区共同作用造成的,其中峰值时间主要由主流区的对流因素控制,而边界层区域的存在对拖尾时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图像显示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显示媒介显示的图像,如高质量打印出的图像和LCD显示器显示的图像,进行翻拍所获得的图像质量也越来越高。这类高质量造假图像可能被造假者用于非法途径,且往往能通过当前的图像取证系统而不被识别。针对LCD显示器显示的图像的翻拍检测情况做了研究。通过分析原始获取图像过程和翻拍获取图像过程引入的噪声,以及检测两次翻拍产生的双重JPEG压缩,利用SVM(支持向量机)获得了很好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9.
相邻批次间混油拖尾现象的跟踪和油品质量指标的预测是混油切割及制定成品油管网调度计划的基础。然而油品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因拖尾段存在反常扩散、流动与传热耦合及复杂边界条件影响等问题而尚未得到有效揭示。针对"工业4. 0"背景下成品油管网大规模、高精度、智能化运行的需要,综述了管道中混油拖尾、质量指标值衰减过程的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利用实验和数模揭示油品按不同比例混合后质量指标值变化规律的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局限性。评述了组分油体积分数与管流过程拖尾现象的关系模型、油品成分与质量指标的关系模型,并梳理了相关的实验研究。指出今后将重点开展3个层次的研究:通过静态混合实验测定不同油品按不同比例在不同状态下混合后的不同质量指标值的变化规律,建立单组分分析模型及预测质量指标值的混合规则;探究考虑反常扩散过程的混油拖尾现象的机理,构建混油段形成拖尾效应的反常扩散模型;探究混油段质量指标值在管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构建基于拟组分体积分数的混油段质量指标值的衰减规律模型。最终得到全面反映顺序输送管道内混油拖尾、质量指标值衰减现象的变化规律,为管输成品油的混油量控制、油品质量控制、切割方案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视频图像序列中,经常会遇到摄像机平移、晃动等抖动现象.这些抖动现象会严重干扰对运动目标检测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现了一种改进的钻石搜索方法的快速块运动估计方法,再经过运动补偿实现了将动态背景向静止背景下的转化,转化后的图像再采用帧间差分法就可以得到运动目标.经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基于钻石搜索的块运动估计中存在的过搜索和欠搜索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图像运动估计的精度,对运动目标进行准确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使用Altrera公司提供的IP核来加快开发NiosII外设的速度,提高外设性能,并加上由个人编写的LCD控制器IP核,构建一个软硬件复合的液晶显示SOPC系统.使用FIFO模块作为缓冲解决跨时钟域的问题.使用2个SRAM作为双显存,可以有效避免显存的读写冲突.采用7寸模拟液晶大屏,TFT—LCD工艺制造,真彩256色,性价比高,非常适合应用于工控领域.使用NIOS处理器进行袜子缝头机界面开发,实现了清晰的动态显示.  相似文献   

12.
在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智能测试系统中,单片机CPU与外接显示器的接口是一个必须处理的技术问题。具体的来说是如何选定显示器的类型,接口的串行或并行方式问题,以及显示驱动的问题。通常8031、8098系列外接LDE数码管及需要设计相应的并行驱动电路,这样的电路具有较烦琐而且数码管需要较高的功率消耗,EDM809A6位段码液晶显示器成功的解决了单片机智能系统的显示器妆问题,EDM809A采用串行的工作方式,其电路结构简单,同时带有显示驱动电路;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程序用于计算机软件的接口,EDM809A的工作方式也适用于当前流行的20C51系列单片机的应用。而且液晶显示器的功耗低,适用于便携式智能仪器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卡的读写稳定性不高及信息显示不方便的问题, 针对频率为 13. 56 MHz 的 RFID 卡, 在读写芯片 MFRC500 及 STC89C52 单片机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了非接触式 IC 卡的读写模式及显示终端。 采用双机通信的模式, 主机利用矩阵键盘给从机发送读写卡信号并将读取的信息显示在 LCD12864 液晶显示屏上。 从机将接收的数据经过处理后通过 MFRC500 写入 IC 卡中并将 MFRC500 读取的数据发送给主机。 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电路及固件程序, 并试验了大量不同功能的 RFID 卡。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稳定准确的对卡进行读写。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矿用新能源电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对参数显示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μC/OS-II的矿用新能源电机车液晶显示系统。设计了包括液晶显示和CAN通信在内的硬件电路,对μC/OS-II系统进行了移植,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系统的软件设计。通过对液晶显示系统测试,显示该系统能够准确地实现电池参数显示功能,验证了基于μC/OS-II的液晶显示系统设计符合矿用新能源电机车对于参数实时、准确显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砂轮静平衡是砂轮主要质量指标之一。根据国内外发展状况和行业内检验设备不足,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采用"三点测量求矢量和"计算方法,利用嵌入式Linux系统、高精度24位A/D转换器HX711、大屏幕LCD显示器构建砂轮静平衡测量系统。详细介绍了测量方法、系统构架和硬件电路设计,同时给出了软件主程序框图、A/D转换驱动程序、LCD显示驱动程序等软件设计思想。通过移植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利用Qt技术构建显示界面,具备完善的人机交互功能。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为砂轮静平衡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应用HD4478U作为控制器的TC1602A双行字符型LCD的实践过程中,经常发现同一型号LCD的第二行DDRAM显示地址却不相同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专门用于检测以HD4478U为控制器的TC1602A型LCD的DDRAM地址系统。在LCD上显示该显示位置所对应的地址,从00H到67H,循环显示。有些显示位置LCD上实际没有,也就显示不出来。在应用HD4478U作为控制器的双行字符型LCD的过程中,就可以按第二行实际测出的地址去开发LCD显示模块。  相似文献   

17.
SSD1963驱动RGB接口LCD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RGB接口LCD与微控制器相连时的驱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SD1963硬件电路设计方案。通过与单片机LM3S9B96进行通信调试,并对底层驱动软件进行了设计。实际测试中,利用LM3S9B96控制板和SSD1963驱动板顺利实现了图文显示。测试结果表明,硬件设计和软件驱动设计都能满足实际需求,并且工作稳定。另外,该设计方案已经在总体方案中得到应用,降低了购买带LCD控制器的成本。  相似文献   

18.
剖析了LCD动态显示机理,并通过对LCD动态显示方法中典型的二分时动态显示的全面分析,介绍一整套的二分时动态驱动的逻辑构成及电路组成;在对LCD极板的时序逻辑关系详细分析之后,提出了一种减少LCD压捍点从而减小电路面积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蒋峰  朱向冰 《江西科学》2007,25(1):57-61
为了满足高品质立体视觉的要求,更真实地再现客观物体,有必要对自由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效果进行改进。通过调整立体显示系统的几何光学参数,改进拍摄系统与显示系统的光学元件,选择恰当的观看位置,能够较好改善立体显示器显示效果。分析了立体图片对与立体显示器匹配的几何光学参数,提出了一种通过粘贴增效片改进液晶立体显示器偏振片的光学设计方案,并给出了观察者的最佳观看位置,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对立体显示器3D显示效果的影响,有效提高了观看立体显示器的临场感和立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