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蒙古包是蒙古族等游牧民族传统的居所,经过漫长年代的发展演变,其制作技术工艺已经相当完善成熟.这里通过对内蒙古正蓝旗蒙古包厂的考察,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该厂蒙古包生产制作的技术工艺特点,指出其生产制作蒙古包的技术工艺保留了不少传统工艺的成分,是难得可贵的民族传统工艺瑰宝,需要对其加以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2.
蒙古包是蒙古族等游牧民族传统的居所,经过漫长年代的发展演变,其制作技术工艺已经相当完善成熟.这里通过对内蒙古正蓝旗蒙古包厂的考察,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该厂蒙古包生产制作的技术工艺特点,指出其生产制作蒙古包的技术工艺保留了不少传统工艺的成分,是难得可贵的民族传统工艺瑰宝,需要对其加以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3.
蒙古包是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地方性建筑,对此已经有民俗学和建筑学等视角的研究。本文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蒙古包是技术的建构和文化意义的体现,其二者又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蒙古包是蒙古族等游牧民族传统的居所,经过漫长年代的发展演变,其制作技术工艺至今已经相当成熟。本文结合对蒙古包的源流与文化内涵的阐释,对内蒙古正蓝旗蒙古包厂的蒙古包制作技术工艺进行了考察,指出正蓝旗蒙古包厂制造的蒙古包的骨架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木质结构,其制作工艺保留了不少传统工艺的成分,是难得可贵的民族传统工艺瑰宝。  相似文献   

5.
游牧民族的社会历史有着与农耕民族迥然不同的特点。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清统一中国后,根据蒙古社会“游牧行国”的特点,仿八旗制在蒙古地方建旗设盟。盟旗与八旗的基本点一致,也有差异。盟旗制是“羁縻政策”在北方民族中的具体运用。建立盟旗后,蒙古封建领主制衰萎,“游牧行国”逐渐转向半耕半牧社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牧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传统蒙古包需求量逐渐减少。为了促进蒙古包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内蒙古两市一牧区使用蒙古包的不同人群进行调研,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蒙古包的满意度居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前预期蒙古包能满足自己要求的程度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较大;蒙古包的建造费用与包内的通风和温度的舒适度为负相关;居住前预期蒙古包能满足自己要求的程度与居住蒙古包的实际感受和期望相比的满意状态为正相关。因此,应该以不同使用人员的需求和期望为基础,把蒙古包舒适性和文化环境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蒙古包的居住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游牧经济是游牧民族的经济基础,是畜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类型。蒙古族游牧经济曾经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人与牲畜、自然与牲畜的关系,保持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蒙古族游牧经济具有游动性、均衡性、分散性、脆弱性等特征。考察和研究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特征有助于重新认识内蒙古或其他牧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问卷,对使用蒙古包的不同人群进行调研,建立蒙古包居住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区间关联聚类与粗糙集组合方法对满意度进行分析,得到制约蒙古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其较差的热环境,而新型蒙古包的改进却没能提升人们接受程度与综合满意度。主要原因是砖混结构蒙古包改变过大使得其矫枉过正,导致传统文化元素丢失较多,成了现代建筑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狼图腾》讲述了发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与狼的故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狼图腾》中有大量蒙古族文化负载词,葛浩文在翻译这些民族文化负载词时主要采用了精准转换词义、创新转换方法、契合转换语境的方式.葛浩文的翻译对蒙古族文化的准确地向世界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蒙古铁骑扫欧洲,克中东,灭金朝,平南宋,在整个13世纪里无敌于天下。这样一支军队谁人不怕。与传统的游牧民族军队不同,这支军队既有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突厥系统和蒙古系统为主的草原型游牧民族,是以草原为活动舞台生息繁衍的。一般认为,游牧的起源与动物的驯化密切相关。被驯化的动物只限于草食性有蹄类,如牛、羊、马、骆驼、驯鹿等群居动物。关于驯化的起始年代,至今考古学界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大致始于栽培小麦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了解1985~2000年间蒙古族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1985,2000年蒙古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为样本,选择身高、体重、胸围3项形态指标及体重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2项派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年间蒙古族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城市学生增长值多数高于乡村学生.结论:蒙古族中小学生多数年龄组具有形态生长速度加快、快速增长期提前和持续增长期延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一世界上最早驯养马,是中亚游牧人完成的,人们可以用马来运输、迁徙、狩猎、作战,最后导致了游牧业与农业的完全分离.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游牧民族“逐水草过促,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1,马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牲畜,“畜养马群为鞑靼种族经济之要源”,呼古人失马者有何能为”2.从匈奴古墓中出土的大批乌骨、马形铁片、铜马。马尾制品及凹全片上镌刻的有翼马,蒙古族的民间文学中保存有大量关于马的内容等,表明马文化已成为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有了马,游牧民族才有迅速集结、出台的军队,匈奴、蒙古等族才可能…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地区的蒙古包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实验测量和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h的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自然采光和建筑供暖能耗两方面分析蒙古包的现状,并研究窗地比和窗户材质对蒙古包的供暖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包的供暖能耗随窗地比的增大而减小,在窗户节能改造中宜采用大窗地比,在窗地比最大为0.0482时,采暖季热负荷指标相比传统蒙古包降低0.73 W?m-2;选取蒙古包窗户材质时,要综合考虑窗户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SC值和太阳能得热系数SHGC等参数,在本文研究中高透低辐射玻璃的供暖能耗最小,相比采用普通6 mm单玻璃的传统蒙古包节省6.64 kW?h?m-2能耗,降低1.38 W?m-2热负荷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该家系遗传病的临床类型和遗传方式,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临床检查以及系谱调查与系谱分析方法,结果:本蒙古族非综合型性进行性耳聋家系共34人中有16名患者,其中男性7名,女性9名,临床类型属于感觉神经性耳聋,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论:非综合征型常染色体显性耳聋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至今已定位的非综合型基因座位约有84个,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41个,该蒙古族家系临床表现与国内外报道的其他种族和民族不完全相同,发病机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13世纪初,游牧的蒙古民族征服并统治了中亚地区。一个世纪后,蒙古征服者后裔中,一些统治者开始向定居转化。本文试简述中亚蒙古统治者定居化倾向的过程及原因。一、开始向定居转变时期(察合台开国后期)约从14世纪初期起,陆续有一些中亚蒙古统治者向定居生活转变。在这个转变的初期阶段,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转向定居生活的蒙古统治者多生活在河中等农耕和城市较发达地区;二是开始向定居转变的统治者同时又保留着一些游牧生活习俗;三是仍有很多蒙古贵族坚持游牧生活习俗,甚至激烈反对定居倾向和转向定居者。也先不花的继承者怯别…  相似文献   

17.
以内蒙古地区的蒙古包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实验测量和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h的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自然采光和建筑供暖能耗两方面分析蒙古包的现状,并研究窗地比和窗户材质对蒙古包的供暖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包的供暖能耗随窗地比的增大而减小,在窗户节能改造中宜采用大窗地比,在窗地比最大为0. 048 2时,采暖季热负荷指标相比传统蒙古包降低0. 73 W·m~(-2);选取蒙古包窗户材质时,要综合考虑窗户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SC值和太阳能得热系数SHGC等参数,在研究中高透低辐射玻璃的供暖能耗最小,相比采用普通6 mm单玻璃的传统蒙古包节省6. 64 k W·h·m~(-2)能耗,降低1. 38 W·m~(-2)热负荷指标。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游牧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其中传统的食品主要以白食即奶食制品;红食即肉制食品为主。而白食和红食在制作过程中,多采用一些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工艺。每种食品在品尝时,再配以蒙古族待客的传统礼仪,使蒙古族的饮食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蒙古喇嘛教出现了衰落的趋势,但它作为蒙古民族信仰的宗教,在蒙古人精神生活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代以来蒙古地区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中均有喇嘛教上层僧侣参与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或直接掌管蒙古地区的政治权力。这种“宗教世俗化”现象的出现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喇嘛教上层僧侣来说,他们希望依靠世俗政治权力或以宗教干涉政治的手段来摆脱日益衰落的命运;二是从世俗统治者来说,他们在强调“政教分离”、“宗教不得干涉政治”等原则的同时.又往往要求喇嘛教上层时时为其政治目的和活动提供帮助,因而促成了近代喇嘛教与蒙古政治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不同敷设位置的毛细管网席对蒙古包内热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传统蒙古包室内热环境的基础上,为提高传统蒙古包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利用CFD模拟软件建立以毛细管网为散热末端的热水采暖系统,模拟不同敷设位置的毛细管网席对蒙古包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30℃的供回水温度下,毛细管网席分别敷设在地面、竖向敷设高度0m、0.3m、0.5m时,室内人员活动区域的平均温度均在16℃以上;室内风速小于0.1m/s无吹风感;地面敷设时室内水平方向温度分布均匀,竖向敷设只有在0.3m时均匀;四种敷设方式垂直方向0.1~1.1m处的垂直温差在3℃以内,但竖向维护结构敷设时0.1m处的温度在15℃左右,不满足规范要求。四种工况下蒙古包内敷设毛细管网席位置的选择可以总结为:地面敷设最优,竖向维护结构敷设时0.3m>0m=0.5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