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盐度下敌敌畏对海水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盐度下敌敌畏对海水小球藻的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C50(48 h)或EC50(72 h)可作为准确评价敌敌畏毒性效应的指标.盐度作为环境因子可较显著影响敌敌畏对微藻的毒性效应.在低农药浓度下,高盐海水中的小球藻可表现出一定的"毒物兴奋效应",但在低盐条件下则无此效应.在高农药浓度下,随着盐度变化,敌敌畏对海水小球藻的毒性效应呈现3种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哌嗪甲萘醌亚硫酸盐(MPB)和三氨基三嗪甲萘醌亚硫酸盐(MTB)对海水小球藻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发光细菌毒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MPB和MTB对小球藻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而且对环境友好.MPB和MTB在72 h时的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4.28 mg.L-1和6.61 mg.L-1.MPB和MTB对海水小球藻的抑制随着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加强,当达到一定的质量浓度时,MPB和MTB的抑制效果达到饱和.10 mg.L-1以下的MPB和MTB的发光细菌抑光率远远低于30.  相似文献   

3.
四种纳米氧化物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四种纳米氧化物(nZnO、nNiO、nSiO2、nFe2O3)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毒性效应.通过不同浓度纳米材料对小球藻的96 h急性毒性实验,考察了纳米氧化物对小球藻生长状况和藻细胞内叶绿素、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纳米材料促进藻细胞生长,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增加;高浓度纳米材料对藻类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该效应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且nZnO、nNiO、nSiO2和nFe2O3开始表现抑制作用的浓度分别为≥0.5、1.0、10.0和100.0 mg/L.另外,nZnO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值为2.41 mg/L,毒性最强;nNiO次之,EC50值为51.03 mg/L,nSiO2和nFe2O3毒性较小,EC50值分别为198.80和271.76 mg/L.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抗生素对藻类的毒性效应与机制,以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 CHX)为潜在污染物,以小球藻为受胁迫对象,通过检测小球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chlorophyll 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optimal/maximal quantum yield of PSⅡ,Fv/Fm)等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探究抗生素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CHX对于小球藻的96 h EC50为1.229 mg/L.在该质量浓度下作用96 h后,CHX对小球藻细胞密度的抑制率为49.7%,使叶绿素a的含量降低了36.2%,对Fv/Fm的抑制率为13.0%.此外,与对照相比,CHX暴露使小球藻的ROS和MDA分别上升了533.7%和618.6%.因此,CHX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主要体现为生长抑制,其可能的机制是引起氧化应激(如产生ROS和MDA),进而抑制细胞的光...  相似文献   

5.
五种常见农药对水螅的单一和联合急性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为实验材料,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甲氰菊酯、百草枯、乐果、敌敌畏和草甘膦对水螅的单一和复合毒性效应.单一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五种农药对水螅毒性大小的顺序为百草枯>甲氰菊酯>乐果>草甘膦>敌敌畏.复合毒性试验表明,甲氰菊酯与乐果和敌敌畏,百草枯与敌敌畏对水螅的联合毒性表现出协同效应;百草枯与甲氰菊酯和乐果,敌敌畏与草甘膦对水螅的联合急性毒性表现为拮抗作用;甲氰菊酯、百草枯、乐果与草甘膦,敌敌畏与乐果在不同的浓度水平组合下表现出不同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蛋白核小球藻对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的毒性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实验生物,从急性毒性及生化指标方面研究饲料添加剂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utylated hydroxyanisole,BHA)对浮游植物毒性的影响,为该药物的生态毒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BHA对小球藻生长有一定影响.BHA对小球藻的48h EC50为3.25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为0.33 mg/L,毒性较大,属于中毒.BHA对小球藻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过氧化氢酶(CAT)产生明显的影响,对GSH和EROD的影响较弱.小球藻CAT活性受BHA诱导作用较显著,并随BHA暴露质量浓度的升高存在先诱导后抑制的现象,表现为典型"钟形曲线".BHA质量浓度在1~10 mg/L时,GST活性受到显著诱导,但随质量浓度进一步增高,当>10 mg/L后,GST活性趋于饱和.在低质量浓度BHA暴露条件下,CAT和GST适合作为BHA暴露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石油烃污染对海胆胚胎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胚胎发育毒性实验方法,分6个质量浓度组(1.0、2.0、4.0、8.0、16.0、32.0 mg/L)分别进行0#柴油和船用燃料油分散液对马粪海胆浮游幼虫发育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油品分散液对胚胎发育至二腕幼虫和四腕幼虫阶段有明显的毒性作用.随着受试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幼虫的体长变短,畸形率及死亡率显著增大.船用燃料油分散液48 h和72h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4.57、2.71 mg/L;0#柴油分散液48 h和72 h的EC50分别为3.39、1.87 mg/L,故0#柴油的毒性大于船用燃料油.  相似文献   

8.
超声辐射对海水小球藻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计了一个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和辐射时间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超声辐射对海水小球藻的生物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超声频率条件下,采用低功率、短时间超声辐照可以提高海水小球藻生长速率和脂肪酸不饱和度及主要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方差分析表明,在正交实验所确定的最佳超声条件下,其生长速率常数k×100(h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照培养箱室内培养法,将蛋白核小球藻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苯丙醇类抗生素的水体中4d,研究3种苯丙醇类抗生素氟苯尼考(FF)、甲砜霉素(TAP)和氯霉素(CAP)对蛋白核小球藻种群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甲砜霉素和氯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效应表现出一定的质量浓度和时间依赖性,48 h的EC5o分别为10.42 mg/L、84.35mg/L和28.66 mg/L;96h的EC50依次为9.40、64.92和25.26mg/L.氟苯尼考、甲砜霉素和氯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94、6.49和2.53 mg/L结果还表明,这3种苯丙醇类抗生素,以氟苯尼考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氯霉素次之,甲砜霉素最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工光照培养箱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农药溴氰菊酯对一种淡水绿藻--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96 h的EC50为0.843 mg/L.当溴氰菊酯浓度≥0.8 mg/L时,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生长滞期延长,光合作用受阻,MDA含量显著提高,细胞膜透性增加.低浓度溴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溴氰菊酯处理的小球藻呈现出先抑制其生长而后又促进其生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及丙烯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了丙烯酸及3种丙烯酸酯类物质对鱼类、藻类及水生甲壳类的毒性,以探讨有毒赤潮藻类棕囊藻所产生的这类物质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物质分别对不同水生生物进行半静止的96h或48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对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96h半致死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15.30、14.56、15.61、19.88mg/L;丙烯酸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扁藻(Platymonas elliptica)、小球藻(CHlorella minutissima)3种海洋微灌96h生长潜力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60.34、72.41、50.73mg/L;丙烯酸对丰年虫(Artemia salina)、网纹Shao(Ceriodaphnia reticulata)48h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143.50、135.41mg/L。结论:研究得出的丙烯酸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虽大于赤潮期间海水中丙烯酸的质量浓度,但远小于棕囊藻囊内质量浓度,说明棕囊藻产生的丙烯酸类物质对其他水生生物具有一定毒性,丙烯酸的产生与棕囊藻占据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绝对优势及赤潮期间鱼类的大量死亡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浓度条件下,农药呋喃丹和阿特拉津单一及复合作用对蚯蚓的致死效应。方法,本实验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滤纸接触法(因为滤纸接触法具有历时短,易于观察蚯蚓的中毒状态)研究不同农药对蚯蚓的经皮毒性的影响,了解农药单一和不同浓度复合后对蚯蚓的毒性及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死亡率的高低顺序为:呋喃丹与阿特拉津复合>呋喃丹单一>阿特拉津单一。结论,两种农药复合后对蚯蚓的致死效用大于呋喃丹单一作用时的致死效应,阿特拉津的致死效应最低。  相似文献   

13.
土壤颗粒对秋茄盐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土壤颗粒和海水盐度条件下秋茄(Kandelia candel)幼苗生长、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海水盐度能抑制秋茄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但可以通过增加叶片面积以促进秋茄幼苗的生长和干物质生产,其中50%海水处理大于100%海水处理。土壤颗粒对100%海水浓度下秋茄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颗粒越小,秋茄幼苗的生长越快,干物质生产越多,但在50%海水浓度下,土壤颗粒的影响不明显,在同一海水浓度下,土壤颗粒对海水盐度抑制秋茄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作用不大。颗粒越小,土壤吸收的盐离子越多,Na^ 和H^ 的交换量越大,因此降低了秋茄幼苗根系周围的盐分含量, 有效缓解高盐胁迫对秋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川蔓藻水浸提液的克藻效应与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普通小球藻在不同浓度的川蔓藻水浸提液中纯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川蔓藻对普通小球藻的克藻效应与机理、结果显示,川蔓藻的水浸提液对普通小球藻的抑制作用显著并具有浓度效应、96h的抑制率与浸提液浓度的对数线性相关.半抑制浓度(IC50)为6.332g(dw)/L.川蔓藻的水浸提液使藻细胞内丙二醛的含量急剧增高,并显鲁改变了藻细胞外可溶性蛋白和多糖的比值、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川蔓藻的水浸提液主要损伤藻细胞的膜系统,川蔓藻水浸提液对普通小球藻的抑制机理为:损坏藻细胞的膜系统和改变胞外聚合物的含量,从而增加小球藻表面的疏水性,最终藻细胞絮凝沉降死亡.  相似文献   

15.
斑节对虾仔虾对低盐度海水耐受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仔虾耐受低盐海水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全长12mm的仔虾在每天递减盐度10%,20%和30%3种条件下,其LC50下限盐度为3‰~4‰,存活时间分别为11,5和2.5d.较大个体(全长17mm)的仔虾其耐受低盐的能力更强.文中讨论了对虾仔虾对低盐度海水耐受力的机制以及在对虾养殖中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田宫的同步培养基培养了椭圆小球藻,研究了椭圆小球藻对氯化钠浓度的适应范围及其在不同盐度下的生长速率。认为椭圆小球藻在6‰的氯化钠盐度中正常增殖,在8‰氯化钠盐度中仍可存活;随着盐度的增加;延缓期加长,指生长期的细胞分裂频率K值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石油水溶性成分(WAF)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及海洋微藻对其的降解,研究了96 h内不同浓度WAF暴露下2种海洋微藻的细胞密度、生长率及抑制率,并在实验完成时测定微藻培养液中WAF的剩余量。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WAF能促进2种微藻的生长,当WAF浓度大于2.90 mg/L时,小球藻的生长受到抑制,当WAF浓度大于6.97 mg/L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受到抑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相对于小球藻,三角褐指藻对高浓度WAF的耐受性较强,受到的抑制较轻。96 h时,2种微藻培养液中的WAF浓度均有显著降低,但三角褐指藻实验组中WAF浓度降幅较大,其可能的原因是三角褐指藻对WAF的耐受性较强,藻细胞密度较高,从而对WAF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因此可用于降解含有WAF的污染海水。  相似文献   

18.
许晓路  蔡振宾  李月香  徐冬梅 《江西科学》2010,28(3):344-348,375
稀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矿产资源,应用十分广泛,其毒理学效应引人关注。本实验以对数生长期的蛋白核小球藻、栅藻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0 mg/L、5 mg/L、10 mg/L、20 mg/L、30 mg/L、40 mg/L)的稀土钐对2种藻的毒性作用,测定了96 h EC50及作用192 h后淡水绿藻的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MDA含量等。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稀土金属钐对绿藻的生长有刺激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则起阻碍作用。横向比较,稀土金属钐对2种绿藻的抑制作用程度大小为栅藻〉蛋白核小球藻;随着钐浓度的增长,小球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MDA含量下降,氧化系统受破坏程度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固相萃取剂,对一定浓度的有机磷农药水溶液进行富集,然后用洗脱剂对富集后的碳纳米管进行洗脱,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洗脱液中有机磷农药的含量并计算回收率.在室温条件下,确定最佳的富集时间;使用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在中性条件下研究了洗脱温度、时间等条件的影响,确定了较高回收率的洗脱条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碳纳米管对敌敌畏的富集在3h时达到100%.碳纳米管对甲胺磷的富集效果不佳.在中性条件下,60℃洗脱3h,敌敌畏的回收率为75.9%,碳纳米管可以用于实际水样中敌敌畏的富集与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对斑节对虾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5个盐度梯度(5,10,15,20,25)条件下分别设置不同氨氮浓度进行氨氮对斑节对虾(P.monodon)的急性毒性试验,计算斑节对虾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表明,盐度为25条件下,24h、48h、72h、96h的LC。。分别为69.3mg/L、58.0mg/L、47.6mg/L和44.3mg/L;盐度为20条件下,分别为56.2mg/L、48.5mg/L、37.6mg/L和32.6mg/L;盐度为15的条件下,分别为39.6mg/L、30.5mg/L、26.2mg/L和21.6mg/L;盐度为10条件下,分别为29.9mg/L、27.8mg/L、22.1mg/L和20.7mg/L;盐度为5条件下,分别为19.5rag/L、14.3mg/L、13.9mg/L和12.5mg/L。而在盐度为25、20、15、10和5的条件下,氨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4.4mg/L、3.2mg/L、2.2mg/L、2.1mg/L和1.3mg/L。这说明盐度对氨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盐度越低,氨氮的安全浓度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