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控制暂养水体温度,测定花(鱼骨)对温度的耐受性,以及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抗氧化酶(SOD和CAT)和水解酶(ACP和AKP)的变化.结果表明:花(鱼骨)的生存温度和适宜温度较广,其生存温度为4~32℃,适宜温度为8~24℃.水温胁迫对SOD酶活力影响显著,SOD酶活力随水温升高而不断增强,而对CAT酶活力无显著影响.血清AKP活性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而血清ACP活性随水温升高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镉和铬对草鱼苗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重金属镉和铬(Ⅵ)对其鱼苗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以及组织学影响.急性实验结果表明:镉与铬(Ⅵ)对草鱼苗的联合毒性在24 h和48 h,AI>0,为协同作用.慢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镉、铬(Ⅵ)质量浓度处理,肝胰脏中GPT活性呈下降趋势,两者联合处理质量浓度对GPT活性的影响呈现先升高而后又下降的趋势.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鳃、肝胰脏、肠和脾脏对重金属染毒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研究表明重金属镉和铬不仅能够影响草鱼苗主要酶的活性、使鱼体组织器官明显受损,而且两者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总胆红素、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测定冠心病组、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脂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脂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联系,其差别的显著性受到低水平血清总胆红素的影响而增高.结论冠心病的发病危险与低水平血清总胆红素和高水平血脂呈正相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影响高血脂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氟辛酸对小鼠肝脏相关酶系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1/16LD50、1/8LD50和1/4LD50组,染毒14 d后采用试剂盒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中琥珀酸脱氢酶(SDH)、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血清中单胺氧化酶(MAO)含量的变化。结果:染毒组肝组织中SDH活性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随染毒剂量增加呈递减趋势;染毒组血清中LDH和MAO活性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随染毒剂量增加呈递增趋势。结论:全氟辛酸通过损伤肝细胞线粒体,破坏能量代谢,进而损伤肝组织,可致肝坏死。  相似文献   

5.
MTG酶催化ε-聚赖氨酸接枝羊毛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型生物交联剂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MTG酶),将具有抗菌作用的ε-聚赖氨酸(ε-PLL)通过生物催化交联的方式接枝到羊毛上,并采用振荡烧瓶法研究其抗菌性能.氨基酸分析表明,MTG接枝试样中赖氨酸的相对质量分数变化增加(19.27%)明显高于吸附样(13.13%).另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羊毛纤维表面形态的分析和对比不同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染色性差异,证实MTG酶可以催化ε-PLL接枝到羊毛上.ε-PLL接枝后羊毛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6.
确定全氟辛酸是否通过脂质过氧化造成小鼠肝脏的损伤.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1/16LD50、1/8LD50和1/4LD50组,染毒14 d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试剂盒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到全氟辛酸染毒组肝组织损伤明显;试剂盒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全氟辛酸组小鼠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GSH活性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全氟辛酸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低剂量组小鼠血清ALP活性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高、中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ALP活性有升高趋势,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全氟辛酸通过脂质过氧化造成小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CHS对银鲫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草鱼生长激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研究了一种生长抑素抑制剂(CHS)对银鲫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显示:CHS能以剂量依存的方式显著升高银鲫血清GH水平,其中100μg/g剂量升高血清GH水平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50μg/g的剂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江油附子不同品种的生理和生长发育特性,选用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五个附子主要品种,分析测定了其与氮代谢关系密切的谷草转氨酶(ALT/GOT)和谷丙转氨酶(AST/GPT)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3月25日至7月25日间,各附子品种ALT/GOT和AST/GPT活性总体上表现为前期变化不大,后期迅速增长的变化特性,反映了附子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特性;不同品种的酶活性及其变化特性间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不同附子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研究认为,应该加强江油附子的品种资源研究和规范管理,以提高附子产品质量和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加热对蜂蜜中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加热过程对不同种类蜂蜜中羟甲基糠醛(HMF)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色法对蜂蜜在不同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下HMF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蜂蜜中HMF含量变化较大,不同种类蜂蜜中的HMF含量变化情况也不相同,且温度越高,HMF产生的速率越快。结论要使蜂蜜中HMF含量符合标准,热加工处理温度应低于 8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BN52021)在抗氧化方面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方法:家兔麻醉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0分钟后解开丝线再灌注60分钟.反复两次,3小时后取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断头处死家兔,测脑组织中Na ,K -ATP酶的活力.结果:银杏内酯B能显著降低模型家兔的MDA含量、增加SOD活力和NO的含量,增加脑匀浆中Na ,K -ATP酶的活力.结论:证明银杏内酯B对家兔脑缺血灌注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缺血脑组织.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treptoverticillium sp.CJ3033菌株发酵得到发酵液,经过滤、离心、冷冻浓缩、乙醇沉淀和冷冻干燥后,制得的谷氨酰胺转胺酶粗酶作用于大豆分离蛋白,利用物性分析仪研究了MTG对大豆分离蛋白形成凝胶的特性及持水性的作用.通过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MTG的添加浓度、作用时间、处理温度对SPI凝胶形成及保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MTGase对大豆分离蛋白有显著改善作用,在51℃、反应1.5 h、酶浓度9.82 U/g时,SPI的凝胶强度最大,达74.95 g/mm2;在49℃、反应1.3 h、酶浓度7.78 U/g时,SPI的持水率为96.47%.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运动发酵单胞菌无细胞提取液中G—6—P脱氢酶活力的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种条件——pH值、Mg~(2+)浓度、测试温度、无细胞提取液中蛋白浓度等对测定酶活力的影响,从而得出了测定该酶活力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用分离胶制备的血清对有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分离胶分离的血清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与常法分离的血清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分离胶血清与常法血清的绝大多数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结论:选择各种真空采血管必须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判断其是否适合临床检验工作质量要求,并使用新鲜的样本,这是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王春强 《天津科技》2013,40(4):24-25
对悬浮物(SS)的基本概念和重量法中滤纸法分析步骤、计算方法作了简单介绍,着重探讨了影响悬浮物测定的几类因素,试验了分析时最佳取样量、测定条件(烘干温度与时间、称量时间)等对悬浮物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将43只Sprague-Dawly(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低氧暴露低氧2 h组和运动低氧暴露(1+1)h组.运动各组分别进行为期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训练,低氧暴露组从第4周起各在运动后进行人工低氧(O_2体积分数为145 mL/L)暴露2 h和(1+1)h.实验结束后测试大鼠红细胞参数与血清丙二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6周运动训练后,运动性低血红蛋白现象发生,常氧运动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常氧安静组,而间歇低氧暴露各组大鼠未见显著下降的现象,其中运动低氧暴露(1+1)h组抗氧化酶水平最高,血清丙二醛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结果显示,间歇低氧能较为有效地预防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大鼠抗氧化能力的下降,以多次反复的低氧刺激方式效果较佳,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间歇低氧暴露能提高机体酶性抗氧化系统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强度游泳训练对大鼠血清酶及血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K(肌酸激酶),SDH(琥珀酸脱氢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与运动强度、体重、心率、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BECK-MAN-42型生化自动分析仪和RM-6000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不同强度游泳训练的SD大鼠血清CK,AST和SDH酶活性,HDL,LDL和大鼠体重、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一般训练组体重、血压恒定,心率、HDL降低,血清CK,SDH,AST升高;运动超负荷组体重下降,HR、血压、LDL及CK,SDH,AST升高且幅度显著。结论一般运动负荷是机体运动代谢机能改善的适应性变化,对维持机体健康水平有利;超负荷运动可能与机体组织器官的运动性损伤有关,对维持机体健康不利。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关于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对于大豆分离蛋白(SPI)交联的影响;以凝胶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RSM)考察TGase含量,酶反应时间,酶作用温度对SPI凝胶性能影响规律,并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加入量,温度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强度有显著影响(p0. 05),得到蛋白凝胶性能最佳的工艺,在酶含量3. 63%,酶作用温度38. 15℃,酶反应时间2. 04 h时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达到极值301. 8;研究表明:TGase能够促进大豆分离蛋白形成良好的凝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肝灵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为复肝灵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一日龄北京鸭30只,静脉注射雏鸭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建立鸭乙型肝炎病毒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复肝灵组、病毒对照组和拉米夫定组。复肝灵组分为0.5、1.0、2.0g/kg三个剂量组。给鸭口服复肝灵,1天2次,给药10天。然后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5天、10天及停药3天后取血,测定鸭血清中DHBV—DNA水平并计算每组鸭用药后不同时间(T5、T10)和停药第3天(P3)血清DHBV-DNA的抑制率(%),观察鸭血清鸭乙型肝炎病毒DNA(DHBV—DNA)的影响。病毒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药物;拉米夫定组给予口服拉米夫定。结果:复肝灵2.0g/kg组,给药后第5天,第10天鸭血清DHBV—DNA显著下降(P〈0.01),停药后3天鸭血清DHBV—DNA下降明显(P〈0.05),鸭血清DHBV—DNA水平抑制率则有显著升高;1.0g/kg组,给药后第10天和停药后3天鸭血清DHBV—DNA明显下降,鸭血清DHBV—DNA水平抑制率则有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与拉米夫定组则无明显区别:0.5g/kg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大剂量组、中等剂量的复肝灵组在鸭体内有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EPO治疗组、缺氧缺血(HIBD)组.造模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脑质量损伤百分比、皮层脑组织HE染色、免疫组化观察皮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较,HI...  相似文献   

20.
文章报道了一个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溶剂中微量水份的新方法。方法分离度高,有机溶剂不干扰测定。采用程序升温,缩短了分析时间。用该法测定了11种有机溶剂中的微量水份,结果满意。方法的最小检知浓度为5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