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悦 《科技信息》2009,(12):141-141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教学发现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高职院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市场和专业的需要,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安晶  陆荣 《科技信息》2009,(34):I0332-I0332
《塑料成型模具》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笔者通过教学发现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以适应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适应市场和专业的需要,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根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特点,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工程系的模具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彻底改变了《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改进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得模具专业学生在冲压模具设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拆装能力方面得到较大的提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罗婷 《科技咨询导报》2014,(13):136-136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如何在教学中去正确的学习这门课,已经逐步成为了教学中重点问题所在。因此,国家更应该通过教学的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专业合格人才来服务社会,这样对社会、政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教学是一种最为直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教学培养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去应用项目教学法,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能力,努力做到向科技化、人才化转型的目标,更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模具设计”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本课程和工程实践紧密相联,理论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兴趣;实践教学中,注重加强对学生工程意识的教育、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曲宝龙  秦少雄  廖海星 《甘肃科技》2010,26(2):185-186,133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塑料模具行业的普遍应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分析目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模具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雪莲 《科技信息》2013,(17):245-245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模具专业一门核心的课程,针对课程特点,从软件动画辅助理论教学和项目实践教学两方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兴趣。  相似文献   

9.
《塑料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机械类专业模具设计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本文针对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引入CAD/CAE/CAM技术,使用大量的动画、视频、实例分析案例进行教学,有效地对塑料工艺和模具结构的难点进行讲解,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多年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学经验,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简要介绍了常用的种教学方法,总结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塑料模具设计是模具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息息相关。本文针对传统的《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要求,将TRIZ理论应用到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开拓创新,设计性价比更高的模具,并推动模具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熊建武  周进 《科技资讯》2007,(1):200-20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具有交叉性、综合性、渗透性、边缘性等特点,文章将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及其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体现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知识与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有机联系,便于高职院校合理进行理论课程设置和实践性教学安排.  相似文献   

13.
《操作系统》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操作系统》课程在教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结合笔者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操作系统》课程的改革措施,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改革,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项目教学法是建构主义学习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项目教学法能解决目前工作与学习分离的问题,是实现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最有效途径,是构建学习知识的最有效载体.<注塑模具设计>课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直接关系到模具设计与制逵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注塑模具设计>课的教学应用,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实现了模具专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蒋继红 《科技信息》2009,(27):I0191-I0191
制图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后继课程有着直接的影响及密切的联系。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精神,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了《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教学的改革模式,并进行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黄学飞 《科技信息》2009,(30):186-186
本文结合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课程特点和高职院校培养要求,将分组研讨式教学法在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上作了探索,详细介绍了实施分组研讨式教学法的步骤和措施,并就该方法的教学效果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李秦 《甘肃科技》2013,(24):67-69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是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及相关信息处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结合本科教学实践经验,针对该门课程教学特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该门课程的实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制药工程专业在有机化学实验和药物化学实验两门课程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两门课程的整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吴菲 《科技咨询导报》2009,(11):114-114
为了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PRO/E零件及模具设计这门课程从“校内集中教学”和“校外分散教学”两个阶段来完成。教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及学习方法、考核方式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20.
曾志华  黄丽 《科技资讯》2013,(16):163-164
本文对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包含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分析了各门课程包含的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讨论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给出了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与研究的基本思路。程序设计课程群应当以"程序设计"为核心,注重实践与方法,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加强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的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