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任不是单维的结构,它同时包括"信任他人"和"值得信任"等多个成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采用信任游戏范式,考察温度知觉对信任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信任他人"上,冷处理组显著低于暖处理组和控制组,暖处理组和控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值得信任"上,冷处理组和暖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寒冷知觉显著降低人们对他人的信任,但温暖知觉对"信任他人"的影响不显著,并且温度知觉不影响"值得信任".  相似文献   

2.
使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对717名“90后”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男生较女生更加的愤世嫉俗,女生较男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更高;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性观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人性的愤世嫉俗因子上有显著差别,在值得信任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录取批次大学生人性观值得信任因子上存在差异;缺损家庭与正常家庭大学生人性观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问卷调查法对414名大学生进行了人际信任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普遍信任因子及人际信任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特殊信任因子方面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心理剧对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人际信任的影响。方法:采用马氏人际信任量表测量干预前后两组学员的人际信任情况。结果:通过心理剧干预活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实验组干预前后人际信任得分差异显著(t=8.091,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人际信任的后测值差异显著(t=-8.034,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剧疗法对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的人际信任干预是有效的,能提高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的人际信任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信赖他人量表(FPS)对民族地区的494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民族地区高中生人际信任状况.结果表明: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总体信任程度偏高,学生中存在高信任和低信任组,差异极其显著;不同年级、民族、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的人际关系在校际、是否单亲家庭上存在差异,且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服刑人员人际信任及其与心理控制源、防御机制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防御机制问卷对随机抽取福建省监狱共572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1)服刑人员人际信任水平在各种客观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服刑人员人际信任水平与心理控制源成显著正相关;(3)人际信任水平与不成熟型防御机制成正相关,与成熟型防御机制成负相关;(4)从对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程度上看,心理控制源影响最大,防御机制次之.  相似文献   

7.
乐观偏差现象已被广泛证实,为了探讨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在乐观偏差产生中的相对作用,本研究在提示将来事件相关的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指导语操纵判断目标,要求被试分别客观理性和凭借直觉对将来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和时间距离做出判断。结果显示:与无提示条件的控制组被试相比较,提示条件的两组被试(直觉判断组、理性判断组)自我风险知觉显著提高,而直觉判断组和理性判断组的自我风险知觉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提示风险性现实因素增加自我风险知觉,且不受判断目标的影响。这表明提示现实因素对乐观偏差的影响是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福建省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六所高校的部分在校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1)福建省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2)福建省大学生人际信任总分在独生/非独生、父母职业、年级上差异显著;(3)福建省大学生普遍信任在性别、年级、父母职业上差异显著;(4)福建省大学生特殊信任在独生/非独生、年级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使用人际信任的三个量表对河池学院6个院系,287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总体信任程度偏高,学生中存在高信任和低信任组,差异极其显著;性别、专业性质、家庭所在地不是影响人际信任的直接因素;独生子女人际信任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性格外向的学生更加确信同伴将继续负起责任并关心自己。  相似文献   

10.
以人际信任量表(ITS)为研究工具,调查80后与90后群体的人际信任现状,结果表明:我国80后与90后群体的人际信任度处于偏低水平、社会信任低于特殊信任,80后群体的人际信任度显著高于90后群体的人际信任度;80后与90后群体中,女性的人际信任水平总体上高于男性,特别是在社会信任方面差异更为显著;是否独生子女、不同户籍的80后与90后群体在人际信任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身份的80后与90后群体在特殊信任、人际信任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学生(职场青年)的特殊信任显著高于中专生.  相似文献   

11.
以“豆瓣网”为例,从顾客体验视角对于社区网站品牌忠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将顾客体验划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行为体验和思考体验四部分.研究证明了感官体验、思考体验、行为体验和情感体验对品牌形象有显著影响,品牌形象对品牌信任有显著影响,品牌信任和品牌形象对品牌忠诚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零售背景下,线上线下跨界融合使消费者获得更加高效优质的购物体验,如何结合线上线下优势发挥"1+1>2"的最大效应成为需要研究的现实课题.基于感知风险理论,以线下顾客信任、线上顾客信任为链式中介,探讨顾客线下体验对线上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通过SPSS20.0、PROCESS和AMOS21.0对314份样本分析,结果表明:顾客线下体验正向影响线上购买意愿,并通过线下信任、线上信任的中介作用对线上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线下信任、线上信任在顾客线下体验与线上购买意愿之间具有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博弈论相关知识,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双方的信任合作进行了一次性博弈和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政府这个外在环境因素,阐述了政府的介入对于企业和高校双方信任博弈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一次性博弈中,企业和高校都会选择“不信任”的帕累托低效均衡解;无限次重复博弈,企业和高校都会选择“信任”的帕累托最优均衡解,双方均走出了一次性博弈时的困境;而政府的介入,对于联盟成员具有非常显著的约束力,会影响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针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由于缺乏信任导致的联盟效率低、失败率高、稳定性不足等诸多问题,健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的信任机制对整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效运转至关重要.应当从法律基础建设、信用评价体系构建、政府介入等方面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信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以往研究表明个体对词语的感受性受词语情绪效价和个体焦虑状态的影响,为探讨心理性应激源对个体的词语感受性的影响,将38名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应激组(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作为心理性应激源)和控制组(安慰剂组),经过应激/安慰剂实验处理后,参加词语识别任务,其中词语包括与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相关的情景词和主题词,以及与社会应激测试无关的正性词、中性词和负性词.结果发现:①应激组比控制组有更强烈的应激反应,应激组的主观应激报告和客观应激参数(心率)显著高于控制组;②词语识别任务中,应激组在应激相关情景词和应激相关主题词上的感受性高于控制组;③无论是应激组还是控制组,对无关正性词的感受性都显著高于其他4类词语.表明个体对词语的感受性不仅受词语本身的情绪效价的影响,并且受个体状态性焦虑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情绪智力量表(EIS)对贵州地区3所中学76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以考察情绪智力在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被试群体中的心理虐待阳性率为36.8%,其人际信任和情绪智力水平发展均较好;3个变量在城乡与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情绪智力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01);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情绪智力呈显著负相关(P0.01),人际信任和情绪智力呈显著正相关(P0.001);情绪智力在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初中生遭受心理虐待越多,其人际信任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心理虐待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智力来影响其人际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硬度仪,研究了-196℃深冷处理与常规热处理工艺组合对M42高速钢微观组织及硬度的影响,所采用的组合工艺包括:淬火+深冷处理,淬火+深冷处理+回火,淬火+回火+深冷处理.结果表明:淬火后深冷处理24h的工艺能明显细化晶粒,提高M42高速钢的硬度,促进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及碳化物析出并弥散分布,并改变了马氏体的形态.在回火前对M42钢进行深冷处理可降低二次硬化回火温度,峰值温度由525℃降至450℃,硬度值为998.2HV,较未深冷处理提高了5.0%.回火后深冷处理工艺对M42高速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29名高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马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社会支持状况与孤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比乡村低,男生比女生高;(2)社会支持在性别城乡维度上差异不显著;(3)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乡村学生高于城市;(4)人际信任程度与社会支持状况呈显著负相关,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提升内隐自尊是否可以减少社会排斥诱发的攻击性,为攻击性干预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拒绝范式进行社会排斥操作并设置社会排斥组与控制组,使用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作为内隐自尊干预方式并设置干预组与控制组,测量被试的搭档评价作为攻击性指标.结果表明: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可有效提升内隐自尊;在内隐自尊提升条件下,社会排斥组与控制组攻击性无显著差异;在内隐自尊控制条件下,社会排斥组攻击性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内隐自尊的提升显著的降低社会排斥诱发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9.
选取德阳市绵竹中学12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体育舞蹈对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影响.研究对象配对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10周的体育舞蹈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120名中学生进行前后测.结果表明,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不存在显著差异,后测存在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HAMA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P0.01).充分表明,体育舞蹈锻炼能明显降低震后灾区中学生的焦虑情绪,帮助学生调节情志,改善心理状态,使之能更加积极地面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从服务提供方视角将分享经济中的信任分为对分享平台信任、对平台上服务使用方的信任两种类型。以在线短租行业为例,采用PLS-SEM方法对感知制度保障因素对两种信任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感知人身安全制度、感知财产安全制度、感知在线点评制度对平台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保险保障制度和平台信任直接对人际信任产生影响,平台信任在感知人身安全制度和感知在线点评制度和人际信任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本文对推动分享经济平台完善信任机制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