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合成了3,5-二溴水杨醛缩邻氨基苄醇Schiff碱配体及其与铜(Ⅱ)、镍(Ⅱ)、锌(Ⅱ)、锰(Ⅱ)、钴(Ⅱ)等的新配合物的合成,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导率和熔点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并检测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首次合成了吡啶-3-甲醛缩对氨基苯甲酸希夫碱及ph(Ⅱ)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希夫碱及其Pb(Ⅱ)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抑菌性研究实验证明吡啶-3-甲醛缩对氨基苯甲酸及Ph(Ⅱ)配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大茴香醛缩邻氨基苯甲酸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大茴香醛缩邻氨基苯甲酸Schiff碱为二齿配体,通过亚胺基N原子和羧基O原子可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2∶1型的双六元环配合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Cu( )配合物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二价过渡金属元素(Cu、Ni和Co)与邻香草醛缩2,6-二氨基吡啶(H2L)在甲醇溶液中的反应,成功地制备了三种二价过渡金属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L·5H2O、NiL·5H2O、CoL·2H2O.通过对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测定与归属,推测在三个过渡金属Schiff碱配合物中配体是通过酚羟基的氧原子和亚氨基的氮原子进行配位的.通过循环伏安法对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水杨醛缩-3-羟甲基氨基甲烷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溶解性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TLC-bioautography),观察新疆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方法:以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为显色剂,观察新疆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清除自由基的有效成分;以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itrophanyl-β-D-Gluopyranoside,p NPG)为底物,观察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来源于啤酒酵母菌)的活性成分.采用混合标准物质TLC色谱进行活性成分定性分析.结果:新疆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均含有马里苷、奥卡宁、栎草亭-7-O-β-D-葡萄糖苷、黄酮奥卡宁(flavanokanin)、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等化学成分.经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实验,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黄酮奥卡宁、马里苷、芦丁和绿原酸均有较强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水提物和醇提物中黄酮奥卡宁、奥卡宁和马里苷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结论:经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可快速发现两色金鸡菊中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7.
选取数百条正常三龄棉铃虫,分成5组,分别饲喂含不同剂量的2-氨基苯并噻唑锌配合物的人工配制饲料,期间测量每条虫的体重,直至生长到六龄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再测定血浆中的T-SOD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含低剂量2-氨基苯并噻唑锌配合物饲料的棉铃虫的血细胞数目较多,T-SOD活力较强;饲喂含高剂量配合物饲料的棉铃虫受到严重抑制,几乎处于不生长状态.以上结果表明低剂量2-氨基苯并噻唑锌配合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而高剂量的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Schiff碱水杨醛4-氨基安替吡啉(HL)及其与NH4VO3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提出了该配合物的可能存在的结构,并对它们对植物生长调节活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水杨醛与苯胺为原料合成偶氮苯水杨醛,并进一步与邻氨基苯酚反应生成了相应的Schiff碱,Schiff碱再与锌(Ⅱ)、锰(Ⅱ)、铁(Ⅱ)三种金属离子络合得到三种金属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电导率测定、紫外光谱和红外拉曼光谱对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偶氮苯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配体的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且分别与锌(Ⅱ)、锰(Ⅱ)、铁(Ⅱ)离子配位形成了稳定的金属配合物.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强于Schiff碱配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硝酸锌和邻-氨基对苯二甲酸在DMSO溶液中反应,合成配合物{[Zn (NH2-bdc)(H2O)]·3(DMSO)·H2O}n(NH2-bdc=邻-氨基对苯二甲酸),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和X单晶射线的表征.配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Ibam,晶体学参数:a = 10.9472(4) ,b= 18.7371(7) ,c = 21.7559(9) ,V=4462.5(3)  3,Z=8.该配合物中,锌离子为5配位,2个Zn原子和4个羧基形成的双核锌结构单元(SBU),进而形成二维方格式平面结构,氨基取代基导致配合物具有亲水性.  相似文献   

11.
合成1-苯基-3-甲基-4-对硝基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NBP)缩L-苯丙氨酸甲酯、PMNBP缩L-缬氨酸甲酯、PMNBP缩L-亮氨酸甲酯、PMNBP缩L-色氨酸甲酯席夫碱等4种配体以及相应的过渡金属(Cu2+、Co2+、Ni2+、Zn2+、Mn2+)配合物,并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核磁及红外光谱表征;利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PMNBP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4种配体均以酮式结构存在;(2)配体分别以亚胺N原子、吡唑啉酮的羰基O原子、酯羰基O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ML2型中性配合物;(3)配合物的抑菌能力强于配体,5种金属中,锌的配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什含四氮杂大环配体和O,O’-二煌基二硫代磷酸根的铜配合物[Cu(hmtade){SSP(OR)2}2」(hmtade=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4,11-二烯,R=C6H5,2-naphthyl,CeH5CH2CH2,CyClohexyl),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差热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均为非电解质,O,O’-二烃基二硫代磷酸根作为单齿配体对铜中心配位。对四氮杂大环的构型和配合物的差热分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3种吡啶-2,6-双酰胺分子吡啶-2,6-二[N-(1'-羟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2'-羟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的镉(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方法确定配合物的组成,比较分析配位前后游离配体与配合物的红外和紫外吸收光谱,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并采用紫外光谱滴定法对配体与Cd(Ⅱ)离子在溶液中的配位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3种镉(Ⅱ)配合物的配位模式相同,均为1∶1 ML型,配体中两个酰胺键N原子和吡啶环N原子作为配位原子参与金属离子Cd(Ⅱ)配位成键。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二(2—氟代苯基)—2,5,8—三氮杂壬烷与铜(Ⅱ)的苯甲酸盐和硝酸盐,合成了两个新的配合物[Cu(C18H23F2N3)(C7H5O2)(H2O)](C7H5O2)·2(H2O)(1)和[Cu(C18H23F2N3)(NO3)2]·(H2O)1/2(2),并获得其单晶,测定了晶体结构.单晶衍射数据显示化合物(1)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化合物(2)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  相似文献   

15.
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可高效构建碳-碳键、碳-杂键等复杂结构单元,应用十分广泛。除了传统的膦配体催化体系外,新兴的氮杂环卡宾催化体系已在多种偶联反应中得到成功的应用。目前针对该催化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新氮杂环卡宾配体结构的构建、新辅助配体的配合使用以及新反应体系的开发等。氮杂环卡宾参与的偶联反应也越来越向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结合最新的文献报道,针对咪唑环类氮杂环卡宾配合物在上述方向的发展进行详细评述。  相似文献   

16.
应用量子化学半经验PM3计算方法,对十几种不同结构的有机膦配体结构做了计算,研究了有机膦配体的磷原子的电荷,分析了有机膦配体对中心金属原子的作用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于各种改性膦配体对金属有机催化剂催化活性与选择性影响大小的估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 (1)有机膦配体上用于配位的磷原子电子电荷越大,配体的授电子能力越弱,与中心金属原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对氢甲酰化反应活性越高; (2)有机膦配体的三个取代基所形成的截面面积是在氢甲酰化催化反应中影响同一类催化剂选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机膦配体三个取代基所形成的截面面积S越大,反应的选择性就越好;(3)结合氢甲酰化催化反应速率常数k值和线性率n值, 对磷原子电荷Q值和S面积作了回归分析, 由回归方程可知, 有机膦配体并不是单独地以电子效应或立体效应来影响有机金属络合物的活性和选择性的, 两者是协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具有分子导线潜在应用前景的线性金属配合物Cr3(dpa)4Cl2的对称构型1,非对称构型2及其氧化态[Cr3(dpa)4Cl2]+3进行理论计算,并结合自然键轨道理论对配合物1~3的CrCr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性构型1和2中只形成Cr36+的dz2轨道组成的三中心三电子键,电子由两端向中间的Cr离域,电子由中间向两端的Cr离域,电子的离域更显著.由于离域和dpa-配体的螺旋盘绕作用,Cr36+的轨道中dxz和dyz轨道成份较小且绕金属轴(Z轴)发生不同程度的旋转,难以重叠形成键.(2)氧化态3中,因配体的螺旋作用,Cr的dxy轨道绕Z轴发生不同程度旋转而无法有效重叠形成键,故CrCr短键只存在1个键和2个键的三重键.(3)中性分子的HOMO轨道为非键轨道,电子云集中在两端Cr上,两端的Cr(2的长键端的Cr)是失电子形成氧化态3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对位取代苯甲酸铽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合成了以对叔丁基苯甲酸(HL1)、对甲基苯甲酸(HL2)、对乙基苯甲酸(HL3)、苯甲酸(HL4)、对氯苯甲酸(HL5)、对溴苯甲酸(HL6)、对氰基苯甲酸(HL7)以及对硝基苯甲酸(HL8)为配体的8种铽的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热重-差热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除HL8与Tb(Ⅲ)形成的配合物外,其它配合物均发出较强的铽(Ⅲ)的特征荧光,但是配体的差异即配体取代基不同,对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此外,采用低温磷光光谱和高斯计算2种方法确定了配体三重态能级,解释和说明了各配合物荧光强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并且得到了配体三重态能级与取代基性质Hammett常数σ的线性关系,进一步地解释了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es of late-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nd oligomerization have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A large number of late-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with symmetric diimine ligand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lthough the research of unsymmetric diimine late-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wa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some superior performances were observed in olefin polymeriza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research of ethylene poly- merization and oligomerization catalyzed by late-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with unsymmetric diimine ligand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 with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 structure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 analyzed.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石墨旋转盘电极法,研究了水溶液中2,9—二甲基—4,7—二苯基—二磺化菲咯啉(DMDPDS2-)与铜离子的单、双配合物在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和配位化学行为,测定了[Cu(DMDPDS)]o和[Cu(DMDPDS2)2-]溶液中的扩散系数以及Cu(Ⅱ)、Cu(Ⅰ)分别与配位体形成的1:1和1:2配合物的形成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