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粉碎的工业级壳聚糖为原料,分别用浓硫酸和氯磺酸为磺化试剂,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磺化条件对硫含量的影响,确立了较优的磺化条件为:2g高脱乙酰度壳聚糖,40mL甲酰胺,浓硫酸/氯磺酸=1:1,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4h.通过IR光谱和^13CNMR分析表明,该衍生物具有与肝素相似的结构,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新型的类肝素,可望进一步研制成新型类肝素药物.  相似文献   

2.
以甲壳素为原料通过碱液法制备水溶性壳聚糖,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及反应时间,来控制脱乙酰度的大小.并对脱乙酰后的壳聚糖进行脱乙酰度测试和红外表征,得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试剂用量、取代度、溶解性能对壳聚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反应温度在100℃,反应时间4小时,反应次数3次,氢氧化钠溶液浓度50%时,所得的壳聚糖脱乙酰度最高.并推导出壳聚糖酯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使其溶解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类肝素吸附剂的试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交联壳聚糖磺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壳聚糖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并预先采用一定的活化,造粒方法,先制成一种具有一定反应活性的壳聚糖凝胶珠。再以甲酰胺-氯磺酸为磺化剂,在0-70℃的反应条件下,制得了一种在稀酸,碱以及水中都较稳定的磺化壳聚糖吸附树脂。  相似文献   

4.
以壳聚糖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活性FM黑染料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温度、时间、介质pH值、壳聚糖脱乙酰度以及用量对壳聚糖吸附活性FM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增大,壳聚糖的吸附能力随之增强;壳聚糖用量增加,吸附能力先增强后减弱;介质的pH在4~7范围内,对活性FM黑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较好,在中性条件下达到最强;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较小.由此得出在壳聚糖脱乙酰度为97%、用量为0.006 0g、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50min、活性FM黑质量浓度为30mg/L、体积为100mL、介质的pH为7的条件下,吸附量达到273.23mg/g.且其吸附行为满足Langmuir等温式.  相似文献   

5.
新型类肝素物质的研究:水溶性磺化羟丙基壳聚糖的研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片状壳聚糖为原料,先制成羟丙基壳聚糖,再以氯磺酸-甲酰胺为磺化试剂,在适当条例下进行磺化,获得了水溶性良好的磺化羟丙基壳聚糖。硫含量ws为0.088 ̄0.127。考察了磺化反应条件对硫含量的影响,确立了较优的反应条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衍生物具有类肝素结构,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类肝素物质,可望进一步研制成新型类肝素药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将淀粉和壳聚糖与丙烯酸接枝制备了高溶胀性接枝共聚物.研究了淀粉和壳聚糖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产物溶胀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淀粉和壳聚糖配比为8:1,引发剂用量为0.5%、交联剂用量为0.02%、丙烯酸中和度为8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 h时,该凝胶材料在蒸馏水中溶胀度接近800.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化学改性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如何控制在均相条件下以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在乙酸水溶液-乙醇-吡啶介质中实现壳聚糖N位乙酰化反应的问题;制备了脱乙酰度为50%左右,具有良好水溶性的壳聚糖;重点研究了乙酰酐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对脱乙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酐用量与壳聚糖的摩尔比在2.0左右,温度为40℃,溶剂为乙醇时产物的脱乙酰度接近50%,反应时间为3小时.  相似文献   

8.
非质子溶剂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的新方法——非质子溶剂法,即以壳聚糖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和氯乙酸发生亲核取代.探讨了不同碱度、投料比、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反应因素对制备高取代度羧甲基壳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浓度为35%、反应温度50℃、投料比1∶6、反应时间6 h、催化剂用量5%时,产品达到最佳取代度为2.23,优于文献上的水溶剂法和醇水混合溶剂法.此外还对羧甲基壳聚糖进行了红外光谱和X-衍射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非水溶性卟啉为原料合成水溶性卟啉meso-四(4-氯-3-磺酸钠苯基)卟啉,氯仿作溶剂,氯磺酸作为磺化试剂,与meso-四(4-氯苯基)卟啉反应,并确定其最佳反应条件为n(卟啉):n(氯磺酸)=1.33:29.80,氯仿15 mL,温度60 ℃,反应时间2 h.该法较传统磺化方法反应温度低60~80 ℃且易于控制,不产生粘稠状的副产物,产物易于分离纯化,产率达11.4 %.  相似文献   

10.
荧光标记的叶酸修饰壳聚糖纳米载体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荧光标记的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为抗肿瘤药物给药系统提供载体材料。通过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上的氨基反应,使叶酸与壳聚糖偶联。将异硫氰基荧光素与叶酸偶联壳聚糖进行化学嫁接,以离子交联法制成具有荧光的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并与肝癌HepG2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叶酸活性酯用量和反应温度及试剂滴加速度是影响偶联比的主要因素;在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用量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30℃,滴加速度为2mL/min,反应时间为12h的条件下可得到偶联稳定的叶酸偶联壳聚糖;所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为290nm,形态规则,细胞荧光效果明显;此方法能用于制备荧光标记的叶酸修饰壳聚糖纳米粒载体。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与铜离子的均相螯合及产物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壳聚糖的1%醋酸溶液与水中铜离子的相螯合反应,测定了溶液PH值,初始配料以及铜离子初浓渡等对均相平衡螯合量的影响,与文献报导对比,均相平衡整合量为多相单层饱和吸着量的4-14倍,所需平衡时间仅为后者的1/300,反应和上均相螯合量为多相单层饱和吸着量的4-14倍,所需平衡时间仅为后者的1/300,反应条件下均相螯合产物仍溶于水中,研究了调节溶液PH值及添加微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种方法,使螯合物沉淀析出,达到净化水中铜离子的目的,测定了壳聚糖在醋酸溶液中的有限解降并证明它对均相螯合平衡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脂肪酸为原料,采用适当的路线合成了23种文题化合物。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数据证实了这些化合物结构的正确性。测定了文题化合物的克拉夫特点、钙皂分散力、发泡力以及去污力等表面活性,研究了它们的结构与表面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文题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钙皂分散性能和泡沫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钙皂分散剂和发泡剂。  相似文献   

13.
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将椰子油和米糠油脂肪酸甲酯与乙醇胺反应,合成了两种脂肪酸烷基醇酰胺中间体。再用氯磺酸酯化、用氢氧化钠中和,得到两种文题产品(Ⅰ和Ⅱ)。产品的红外光谱数据与其结构的各特征吸收峰相符。测定了产品的克拉夫特点、发泡力和钙皂分散力,发现两种产品均具有较好的发泡性能和钙皂分散性能。用吸光度法对Ⅱ与肥皂复配体系的抗硬水能力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复配比例。  相似文献   

14.
羧甲基壳聚糖和季铵盐壳聚糖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羧甲基壳聚糖和季铵盐壳聚糖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改善壳聚糖在水中的溶解性。【方法】分别以氯乙酸(ClCH2COOH)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改性剂,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化和季铵化改性,并以改性壳聚糖对蒙脱土的插层效果为基准进行有关CM-CTS合成条件研究。【结果】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分析,得出了壳聚糖的优化改性条件。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6.0 h,反应温度60 ℃,m(氯乙酸)/m(壳聚糖)为3,m(NaOH)/m(壳聚糖)为4.5; 制备季铵盐壳聚糖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75 ℃,m(CTA)/m(壳聚糖)为4.5,m(NaOH)/m(壳聚糖)为0.8。【结论】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化和季铵化改性,向壳聚糖中引入新的官能团,不仅可以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同时壳聚糖/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也极大地扩展了壳聚糖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利用马来酸酐在均相条件下与壳聚糖发生N-酰化反应,制备了系列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可为这类衍生物在油田及其它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分别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反应介质醋酸浓度对产物的水溶性、残余氨基百分数(—NH2%)、特性粘数[η]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在马来酸酐和壳聚糖氨基的摩尔比1∶2,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20℃,酸的浓度在要1.3%以上可得到完全水溶性的N-马来酰化壳聚糖。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图的比较确定反应是在酰化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茯苓菌丝体多糖硫酸酯化的适宜条件 ,为进行生物活性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从茯苓菌丝体中得到的一种α ( 1→ 3 ) D 葡聚糖 (ab PCM3 I) ,采用氯磺酸 吡啶作为酯化试剂 ,研究反应温度、时间及反应物的摩尔比对硫酸酯化过程的影响。结果 :得到一系列水溶性的硫酸酯化茯苓菌丝体多糖 (S1-ab-PCM3 -I~S5 -ab -PCM 3 -I) ,经元素分析测定其取代度为 0 .3 9~ 0 .67。用凝胶渗透色谱和光散射联用法 (GPC -LLS)测定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分子量为 2 .0× 10 4 ~ 11.3× 10 4 ,仅为原多糖分子量的 4%~ 17%。结论 :硫酸酯化反应打断了α ( 1→ 3 ) D 葡聚糖的分子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壳寡糖和二异丙基亚磷酸酯在一种温和条件下发生Atherton-Todd反应,成功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壳寡糖含磷衍生物N-二异丙氧磷酰化壳寡糖.探讨了水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壳寡糖与三乙胺的摩尔比、壳寡糖与二异丙基亚磷酸酯的摩尔比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含磷量的影响.最后,对最优条件下合成的产品进行IR、1H-NMR、13C-NMR以及31P-NMR的表征,证明二异丙氧磷酰基已经成功嫁接到了壳寡糖的氨基上.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为N-磷酰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月桂酸为原料、甲醇为酯化剂、氯磺酸为磺化剂,通过酯化、磺化、中和等反应制备了月桂酸甲酯磺酸钠(C12-MES),计算和测定了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三相点(K点),并将其作为乳化剂应用于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考察了乳化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乳液稳定性、乳胶粒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月桂酸甲酯与氯磺酸物质的量比为1:1.2,熟化时间60 min,且用质量分数为20%的甲醇再酯化,所得C12-MES产品色泽较浅,活性物含量能达到80%以上,其HLB值、CMC、K点分别为14.7、13.20 mmol/L(28 ℃)和0 ℃以下;以制得的C12-MES为乳化剂合成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稳定,乳胶粒的粒径在100~200 nm之间,粒度分布小于0.015。  相似文献   

19.
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了壳聚糖质量分数、pH值以及微波辐射时间对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在微波功率为528 W时,壳聚糖质量分数、pH值及微波辐射时间对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有显著的影响.相对分子质量为1.00×104的低聚壳聚糖,模型优化所得的较优工艺参数:质量分数为4.55%,pH值为7.7,辐射时间为54.8 min,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试验值为9.75×103.通过验证证明,所得到的壳聚糖降解工艺参数是可行的,并得到一个能较好预测试验结果的模型方程.  相似文献   

20.
羧甲基壳聚糖希夫碱对锌离子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羟甲基壳聚糖希夫碱与Zn^2 的吸附作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离子强度、溶液的pH值、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与水溶性低聚壳聚糖相比,羟甲基壳聚糖希夫碱具有更强的络合能力。羧甲基壳聚糖希夫碱-锌配合物可用于生物活性研究,为开发生物多糖型补锌剂提供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