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诺沙星的热分解机理及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了非氧状态下药物依诺沙星的热分解动力学过程,运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了其特征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指前因子(A)、热分解动力学方程(k).并通过量子化学AM1方法计算的各原子对作用能,分析推断药物热解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叔丁基杯[4]的热力学和热分析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热重TG和DSC对杯芳烃对-叔丁基杯[4]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用多升温速率法和单升温速率法相结合的方法推断出了对-叔丁基杯[4]热分解的可能过程,并推断出了其可能的裂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及热分析动力学参数;得出了结论脱包结甲苯的过程为23号机理函数,为三级反应过程,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RT)(1)/(2)(1-α)3;;表观活化能E为166.97 kJ*mol-1,指前因子A为1.67×1016 s-1;自身热分解脱去叔丁基的过程为1号机理函数,反应过程为一维扩散,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RT)(1)/(2)α;活化能E为248.89 kJ*mol-1,指前因子A为42.89 s-1.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聚β-环糊精缓释微球的热稳定性及其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用热重法(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果其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动力学过程,表观活化能Ea为164.04 kJ·mol-1(Kissinger法)或169.84 kJ·mol-1(Ozawa法),指前因子A为1.05×1013,反应速率常数k298为2.69×10-15 s-1,半衰期t2980.5为8.18×106 a.证明β-环糊精(β-CD)经聚合反应制成聚β-CD缓释微球后,其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重分析在氮气气氛下对药物利君沙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运用四种不同的动力学方程即Coats-Redfern法、Madhusudhanan-Krishnan-Ninan(MKN)法、Kissinger法和Doyle法求算出利君沙第二步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利君沙第二步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过程,其表观活化能为174.3±7.74kJ·mol-1,频率因子lnA为35.25s-1.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个热分析反应动力学的验证方程式。用热重法(TG)结合微商热重法(DTG)与等温实验,从判断固相反应机理入手,研究了常压下碳酸氢钠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与机理。实验表明,其反应属于Avrami-Erofeev的核生成与核成长为控制步骤的A_(1.5)机理。动力学方程式为:da/dt=7.57×10~8×e~(-86.6×10~3)J/(RT){3/2(1-a)[-ln(1-a)]~(1/3)}。表观活化能E为86.6kJ·mol~(-1),频率因子A为7.57×10~8s~(-1),两者补偿关系为:lnA=0.287E-4.44。  相似文献   

6.
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合不同粒度试样的热分析数据与X射线衍射图,提出了NH_4HCO_3热分解反应属于相界面反应控制的机制及其动力学方程的表达式,即d α/dt=Aexp(-E/RT)(1-α)~n,n=2~3。取n=2时,反应表观活化能E=90.6kJ·mol~(-1),频率因子A=8.65×10~9S~(-1),两者补偿关系为1nA=0.362 E-9.90。正交设计的统计分析表明:在热分析中,升温速率与试样粒度是对表观活化能影响的主要因素,其置信度达到99%;试样质量影响相对较小,其置信度为95%;三因素间的各交互作用影响都比实验误差小,它们之间不表现出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TG-DTG为手段,研究二乙基次膦酸铝阻燃剂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利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Flynn-Wall-Ozawa(FWO)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计算出该阻燃剂的平均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60.2和259.4 kJ/mol;利用atava-estk法研究该阻燃剂的热分解机理属于相边界反应,得到其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g(α)=1-(1-α)1/3。  相似文献   

8.
改进了用单DSC/DTA曲线研究有机物热分解动力学的Borchardt-D an iels方法,将其用于TGA分析,作为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树脂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计算和热性能评价的方法。选用适当的平滑消噪方法对单TGA曲线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无须假设分解反应级数,得到热分解反应的一系列动力学常数。由这些参数建立的树脂“使用寿命”的概念,可以半定量地评价树脂的热稳定性,其定性结果和O zaw a-F lynn-W all方法作了对比。由O zaw a-F lynn-W all方法得到PUA的活化能-转化率关系曲线表明,推导该方法的相关假设合理,所选取的计算动力学参数的温度范围可行。算法用M atlab6.5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9.
三元固态配合物Pr(Me2dtc)3(phen)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水乙醇中使用低水合稀土氯化物与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NaMe2dtc) 和邻菲咯啉 (o-phen·H2O) 反应,制备了含Pr-S键的三元稀土有机配合物.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其组成为Pr(Me2dtc)3(phen).用TG-DTG法研究了它的热分解行为, 发现其热分解为一步完成,X射线粉末衍射证明直接生成Pr2S3.用"非模型等转化率法"研究了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获得其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数值范围、最可机理函数和模型函数.  相似文献   

10.
谷氨酸钠热分解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一水合谷氨酸钠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一水合谷氨酸钠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105℃开始脱去结晶水,在155℃开始分子内脱水。脱结晶水阶段的动力学参数为n=0.2,E_a=102.2 kJ·mol~(-1),A=1.7×10~7S~(-1);分子内脱水阶段的动力学参数为n=3.2,E_a=322.3kJ·mol~(-1),A=1.1×10~(34)S~(-1)。  相似文献   

11.
热分析法在药物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热分析方法在药物研究中应用的一些新进展.它主要包括热机械方法和微区热分析法.热机械法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机械性能的一种热分析方法,讨论了它在药用材料、药物的机械性能和药物控制释放等研究中的一些应用.微区热分析法是一种将扫描探针显微镜成像技术和热分析技术结合起来的新兴的热分析方法,讨论了它在药用高分子材料、多组分分析、多晶现象、药物剂型和药物控制释放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差热分析(DTA)实验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涉及热分析的文献中都会表明实验条件 ,除此以外 ,还应重视防震条件和环境中轻微震动对DTA曲线的影响 ,特别是把 DTA曲线当作指纹信息应用时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在空气和氮气介质中,碳酸盐、硅酸盐和黄铁矿等矿物质对干酪根热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单晶金刚石热稳定性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6种Ib型人造单晶金刚石在空气中DTA和TG曲线的分析,确定以DTA曲线的外推起始温度作为热稳定性的表征温度;继而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提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量化评定方法对影响其热稳定性的4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灰关联序,即各因素对热稳定性影响大小的排列顺序.结果表明:单晶金刚石的氮含量、晶形规则度是影响其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而粒度、抗压强度是次要因素;氮含量的影响最大,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配合物K3[Fe(C2O4)3]·3H2O,K3[Cr(C2O4)3]·3H2O,K3[Al(C2O4)3]·3H2O和K2[Cu(C2O4)2]·2H2O的热分解过程及机理。方法 采用热分析方法对这4个配合物热分解过程进行研究,用Ozawa Flynn Wall,Friedman,ASTME6983种方法计算出每一步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lgA)。结果 得出了这4个配合物每一步的热分解反应,并用上述3种方法计算了每一步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结论 这4个配合物第1步热分解都是失去水,但Al,Fe,Cr配合物脱水过程的活化能大小与热解脱水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反映了配合物中水分子结合的难易程度;Cu配合物脱水温度均高于Al,Fe,Cr的配合物。这可能是由于Cu配合物中两个水分子参与配位,而其他配合物中的水为结晶水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该文应用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了聚氯乙烯(PVC)抽纱加香台布热分解反应。TG曲线表明热分解过程分三步完成。表观活化能计算结果分别为E1=84.30kJ·mol(-1);E2=139.56kJ·mol(-1);E3=305.20kJ·mol(-1)。热寿命议程为。用热分析技术求解高分子材料动力学参数甚为方便,可在短时间内取得有价值的资料,是研究高聚物热稳定性的有效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山西三种不同类型的煤沥青进行了溶剂配制,用示差精密热分析仪研完了它们的热行为;在热台显微镜下观察了它们在热反应过程中的软化熔融温度、中间相的生成和变化温区及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太钢煤沥青在生成中间相的过程中有良好的热行为,有可能成为制备碳纤维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要获得较高的功率密度并提升可靠性,必须进行温升分析与控制.通过有限元仿真可以进行精确计算,但存在计算效率低、实时控制较难实现等缺点.为快速分析电机温度场分布情况,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本文基于热阻网络法,根据电机结构选取了关键部件作为温度节点,建立了8节点热阻网络,分析计算了热容、热阻、热源和边界条件,建立了矩阵数学模型,最终通过编程获得了额定工况下电机温度场的瞬态变化特性.结合有限元仿真,验证了该结果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并从热阻网络的角度对限制电机温升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隧道窑在烧成中 ,热损失严重。通过控制热工制度 ,缩小窑体表面积和降低烟气温度等 ,可以获得节约能源、降低热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瞬态热传导问题的优化设计与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瞬态热传导问题的优化设计和灵敏度分析方法,在有限元离散和时间差分方法基础上,给出了瞬态热传导问题以及一般瞬态问题的灵敏度计算公式,了直接法和伴随法两种计算格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