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基于查询接口集成的web集成技术复杂且面向领域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非实时查询Deep Web数据库集成技术.该技术通过在被检索网站安装客户端数据源应用程序,获取所有被检索网站的Deep Web数据源连接信息、Deep Web异构数据库表结构信息以及Deep Web异构数据库表数据.其中表结构和表数据经集成系统解析后以统一的格式集成到本地数据库.实验结果表明,该集成技术可集成所有领域的Deep Web异构数据库,没有领域限制.由于是本地查询查询速度也较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面向专业的Web数据库通用信息查询服务需要 ,弥补目前这一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 ,作者研究了Web数据库多表查询中的关键技术与优化方法 .即通过查询界面的设计原则、实现方法 ,引导查询人进行正确的操作 ,以获得与期望相符的查询结果 ,同时还对界面进行了优化 ,压缩了界面HTML文件的大小 ,降低了网络传输所带来的延时 .此外 ,还讨论了SQL语句的形成 ,以子查询方式优化SQL语句 ,提高了查询的效率 ,改善了Web数据库服务器的性能 .特别是当数据库中的记录越多时 ,Web数据库服务器性能的改善越明显 .在查询结果界面中 ,通过引入拖拽机制与隐藏 /显示机制来提高查询结果界面的交互性 ,从而使用户获得更好的查询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用户方便快速地使用Deep Web中的信息,对在线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获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Deep Web数据库内容获取技术,利用训练数据库训练构建领域本体,通过领域本体中的有效查询项获得查询关键字集,对数据库内容进行查询,最终获得Deep Web内容.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育效地获...  相似文献   

4.
根据Web Services技术具有平台独立性、可穿越防火墙等特点,在基于Web services的基础上引入了引擎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灵活查询的基于Web的数据库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5.
对Web网页的查询及信息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Web查询与传统数据库查询的区别 ,提出一种对Web查询计算的新模型 ,基于这一模型 ,可针对网页结构和内容进行查询 ,再根据HTML的特点 ,从网页中提取数据库数据 .  相似文献   

6.
ASP数据库标准查询模板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 ASP数据库查询操作中的流程、参数和接口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在此基础上 ,针对具有一定 ASP和 ADO编程经验的开发者 ,给出了一个数据库标准查询模板 .程序员只需对几个参数值加以设置 ,就可以构建一个完善的、适合不同应用环境的 Web数据库查询系统 .  相似文献   

7.
由于目前大型的Internet结点日益数据库化,同时,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向Internet平台转移,本文针对一种Web数据库访问模型,提出一种基于Web的数据库模糊优化查询法,以适应网上普通用户信息查询需求,能较有效地改善网上信息查询查准率低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李强 《甘肃科技》2012,28(3):27-29
Internet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但由于Web的复杂性,目前传统的搜索引擎只能检索出其中一部分信息.大量的隐藏信息对这些搜索引擎是不可见的.这些信息隐藏在Web页面的搜索表单中,存在于大型的数据库.用户必须通过查询其后端的数据库才能获得这些Deep Web信息.首先介绍了Deep Web引擎的一般原理,列举了目前Deep Web的流行技术,以及Deep Web搜索引擎的研究现状,并给出了Deep Web搜索引擎的完整实现内容框架,同时探讨了数据库自动发现、数据库自动选择、返回结果自动抽取、结果聚合等4个实现Deep Web搜索引擎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讨论如何利用Internet数据库连接器IDC在Web服务器上创建具有交互式数据查询功能的Web网页.  相似文献   

10.
数据库查询操作是Web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常见的一种操作,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在Web应用程序(如JSP)中采用java.sql包中提供的操作数据库的类来操作数据库对象,但这种操作在资源未释放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例外产生.通过设计Hashtable来作为Web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结果集的一个中间层,然后在Web应用程序中解析Hashtable,从而回避了数据库对象在WEB应用程序中的操作及其可能产生的其它问题.  相似文献   

11.
稀土Fe基3:29和1:12型磁性合金化合物显示硬磁性特征,具有发展成为新型永磁材料的可能性.研究其磁性机理有助于理解其磁性的本质.本文发展了传统的磁价模型,并将其适用性由强磁合金拓展到亚铁磁性的弱磁性合金.利用发展的磁价模型系统研究RFe12xMx,R3Fe29xMx和R2Fe17xMx(R=稀土元素,M=第三掺杂金属元素)稀土合金化合物及其渗碳和吸氮化合物的磁性.理论与实验相符.研究表明:稀土Fe基3:29和1:12型合金化合物的磁性与稀土磁矩相关.合金的弱磁性源于合金内部存在的亚铁磁性.渗碳或吸氮处理,导致合金内部亚铁性-铁磁性转变.导带中的sp电子对于磁性的贡献与重稀土的极化、碳和氮原子的俘获密切相关.发展的磁价模型甚至可以根据稀土化合物的结构式对其磁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Multiferroic materials are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intensive research worldwide, because of both their fundamental scientific problems and also possible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Among a number of candidates in the laboratories, compounds consisting of rare earth and transition metal perovskite oxides have very unusual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In contrast to the so-called type I multiferroics, ferroelectricity may be induced by magnetic ordering or by applying external fields. In this review, the recent progress on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some selected type II multiferroics is presented, with a focus on the perovskite oxides containing rare earth and transition metal elements. The rare earth orthoferrite crystals, rare earth titanate strained film, and rare earthbased superlattices a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o provide a broad overview on their promising electric, magnetic,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The recent experimental advances in single-crystal growth by optical floating zone method are also presented. 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s, either support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or awaiting for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s, are shown to offer useful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applications of unconventional multiferroics.  相似文献   

13.
 稀土因独特的化学性质,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催化净化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综述了稀土材料在VOCs催化净化的研究机理和应用进展,并结合中国目前VOCs治理现状,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用金相和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微量稀土在深冲铝板中的分布、存在形式及其对板材力学性能、深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主要以Al10Fe2RE相和AIFeSiRE相的形式存在。在铸造组织中,这些化合物富集于晶界上和二次枝晶界上。经变形加工和热处理后,弥散分布于晶内和晶界。微量稀土能改善铝中Fe,Si夹杂的形态和分布,但过量稀土会形成球团状化合物聚集。这种化合物聚集,对深加工工模具产生磨料磨损。研究指出,深冲铝材稀土含量不宜超过0.020%(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5.
何维 《广西科学》2015,22(5):462-466
[目的]研究稀土-过渡族金属合金体系中的新稀土金属间化合物,挖掘稀土合金与化合物的新应用。[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合金样品及其组成物相的成分,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研究和测定新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及高温晶格热膨胀性能,并对所研究的新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热膨胀性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不同的合金元素可以形成结构类型相同的晶体结构,得到了部分新金属间化合物的晶格热膨胀系数,这些新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平均晶格热膨胀系数在10~(-6)到10~(-5)数量级之间,它们的平均单胞体积热膨胀系数也在同一数量级。[结论]化学性质相近的合金元素可以相互替代形成同构型金属间化合物。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同构法可测定新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法适用于解析二元、三元乃至多元新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所研究的新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热膨胀系数分别满足其各自所属晶系的热膨胀关系。  相似文献   

16.
稀土及其配合物药理学性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稀土化合物在生物学及药理学研究中的发展状况, 对其抗炎、抗凝血、抗肿瘤、抗动脉硬化等方面作用的研究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采用稀土变质剂对ZnAl4Cu1G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稀土变质对ZnAl4Cu1G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能够显著细化ZnAl4Cu1G合金的铸态组织,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β相晶粒细化及稀土化合物的强化作用是合金力学性能改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稀土与甘氨酸作用形成固体配合物的研究工作已有许多。但用稀土硝酸盐与甘氨酸作用生成固体配合物的工作尚未见文献报道,而红外光谱的研究也未开展,本工作在水相中制得了La、Ce、Pr、Nd、Sm、Eu、Gd、Tb、Y共9种稀土硝酸盐与甘氨酸固体配合物,测量了配合物的FT-IR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归属,同时也对配合物配位键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镧系元素拥有独特的4f外层电子结构,从而使其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磁学性质.利用具有磁学性质的镧系元素合成的稀土纳米粒子被广泛用作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主要总结了近年来磁性稀土纳米粒子的种类、合成方法及不同系列(T_1,T_2)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前景.  相似文献   

20.
加入高铬铸铁中的稀土主要存在于夹杂物中,使夹杂物的类型、性质、形状、数量、尺寸和分布都发生变化。微量稀土改善了晶界结合状态,进一步提高了高铬铸铁的性能,尤其提高了耐磨性及多冲剥落的抗力,过量加入稀土将严重恶化高铬铸铁各种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