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有机膦酸钡负载的新型固体强碱和超强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以多乙烯多氨乙基膦酸为原料合成了多乙烯多氨乙基膦酸钡载体(Ⅰ).载体用5%NaOH处理后,用金属钠(钾)处理制得固体强碱(Ⅲ),用苯基钠处理制得固体超强碱(Ⅳ).用IR、碱强度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指示剂法测得固体强碱强度H-为15 0~18 4,超强碱强度H-为27 0~33 0.讨论了金属负载量对固体强碱量的影响,固体强碱催化苯甲醛和丙酮的羟醛缩合及醇与丙烯腈的氰乙基化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选择性,固体强碱催化剂可重复使用4~5次,且易于再生,是一种环境友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制得17个N取代的胺甲基膦酸1a~f,2胺乙基膦酸2a~k.它们的无定形(胺烃基膦酸磷酸氢)锆载体Zr(HPO4)2-x[O3P(CH2)nNRR1]x·H2O3a~f,4a~k及其相应的钯催化剂5a~f,6a~k.用IR,TG,DTA和XPS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钯催化剂5、6常压加氢活性的取代基影响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活性基团在载体表面的手柄增长有利于加氢反应的进行;N取代烃基体积增大增加空间位阻,催化加氢活性明显降低;N羟乙基取代显著降低催化加氢活性;胍基和氰乙基的引入形成了多龄配位,催化加氢活性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含氮双齿膦配体(ph2PCH2)2NCH2CH2OCH2CH2NHCH2CH2PO3Na2(以A表示)在1-十二烯的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实验结果表明双膦配体的螯合作用降低了催化活性以及双膦-铑配合物有利于直链醛的生成.A与油溶性催化剂HRh(CO)(PPh3)3在合成气氛下发生配体交换形成配合物HRh(CO)(A)(PPh3),其催化活性比单膦-铑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更低.由于双膦与铑配位后形成的络合物中铑的配位空间更拥挤,因此1-十二烯的端碳原子更容易与铑中心络合配位,形成直链烷基-铑络合物,使得产物醛中直链醛的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4.
三丁基氯化锡和炔基膦酸氢钠反应 ,合成 7种新的炔基膦酸三丁基锡烷基氢酯( n-C4H9) 3Sn OP( O) ( OH) C≡ CR ( R=Ph,n-C3H7,n-C4H9,n-C5 H1 1 ,n-C6 H1 3 ,CH2 OCH3,CH2 OC2 H5 ) .利用元素分析 ,IR,1 H NMR,MS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具有五配位锡原子的聚合结构  相似文献   

5.
含氮双齿膦配体(Ph2PCH2)2NCH2CH2OCH2CH2NHCH2CH2PO3Na2(以A表示)在1-十二烯的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实验结果表明双膦配体的螯合作用降低了催化活性和有利于直链醛的生成.A与水溶性催化剂RhCl(CO)(TPPTS)2在合成气氛下发生配体交换后,形成配合物HRh(CO)(A)(TPPTS),其催化活性比单膦-铑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更低.又由于双膦与铑配位后形成的络合物中铑的配位空间更拥挤,因此1-十二烯的端碳原子更容易与铑中心络合配位,形成直链烷基-铑络合物,使得产物醛中直链醛的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6.
首次以2-氨乙基膦酸及其N-取代物为配位中心,制得一系列有机膦钨杂多酸.由IR光谱、重量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C,H,N元素分析相结合确定该系列杂多酸一级结构均为Keggin结构,通式为R  相似文献   

7.
用一锅法合成了溴乙基膦酸,再与十二烷左二甲基胺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β-十二烷基二甲基铵乙基膦酸内盐C12H25N^ (CH3)2-CH2CH2PO3H^-,用IR,1HNMR,MS,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合成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自由基反应首次合成出低聚苯乙烯基亚膦酸,用IR和M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质谱分析数据表明,两种不同引发剂作用下有不同的反应机理。偶氮二异丁腈引发的反应有2个自由基反应系列,产物由5个聚苯乙烯基化合物系列组成,以不带引发剂碎片的聚苯乙烯基亚膦酸H[CH(6C6H5)CH2)]-PO2H2为主。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的反应有3个自由基反应系列,产物由9个聚苯乙烯基化合物系列组成,以带引发剂碎片的聚苯乙烯基亚膦酸C6H5CO2-[CH2CH(C6H5)]n-PO2H2为主。  相似文献   

9.
用K2CO3/H3COOK混合固体碱催化苯甲醛-醋酐合成内桂酸。用正交实验探讨了最佳合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固体碱用量4.0g,固体碱配比m(K2CO3):m(CH3COOK)=1:2,反应时间45min.最佳合成条件下肉桂酸产率达76%。  相似文献   

10.
针对乙二醇丁醚合成中传统催化剂产物后处理工艺复杂、污染环境等缺点,采用浸渍法制备KF/Al2O3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EO)与丁醇反应合成乙二醇丁醚.考察了催化剂前驱体/载体比例、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化钾(KF)负载量为30%,焙烧温度为600℃时,催化剂时EO和丁醇反应催化活性最高.对催化剂进行了XRD表征,并采用Hammett指示剂法测定了催化剂的碱强度:pKa>9.3的总碱量为3.0mmol/g催化剂,碱强度(H_)≥18.4,属中等碱强度催化剂.KF/Al2O3固体碱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乙二醇丁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10℃,反应压力0.20~0.30 MPa,催化剂用量为0.5%(m/m),n(BuOH)∶n(EO)为5∶1,反应时间100~120 min,EO转化率达99.47%.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原位聚合担载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钠担载 NaOH 的氢氧化钠/聚丙烯酸钠(NaOH/NaPAA)固体碱催化剂,研究了固体碱催化剂的吸水性、保水性和碱性,并考察了其催化橄榄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催化活性和耐水性。结果表明,NaOH 担载量对 NaOH/NaPAA 固体碱催化剂的吸水倍率影响明显,随着 NaOH 担载量增加,吸水倍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担载量为7.5 mmol时,吸水倍率呈现最大值,且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碱量随 NaOH 担载量的增加而增大,碱强度达15.0 - < 18.4;催化橄榄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NaOH/NaPAA 固体碱催化剂显示了高酯交换活性和耐水性;在反应温度为 60 ℃、醇油物质的量比为 6: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 3 %、反应时间为 2h 的条件下,对于不含水的原料油,甲酯产率达到 96.10 %,原料油含水量增大到2% 时,甲酯产率仍可达到 87.26%。  相似文献   

13.
采用2-异硫氰基-5,5-二甲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烷与不同的胺反应合成了13个新型的环状磷酰基硫脲衍生物,它们的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三种PW12/SiO2催化剂,对氯乙酸和异丙醇的酯化反应进行催化合成,讨论了催化剂类型、反应时间及异丙醇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298.15K KBph。在(CH3OH-H2O)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并根据热力学原理求算了KBph4在此混合溶剂中的饱和摩尔活度系数,离子缔合度和缔合常数,及KBph4由水(H2O)至混合溶剂(CH3OH—H2O)的标准迁移Gibbs自由能,并对KBph4的热力学性质随混合溶剂组成(x)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利用TEM和XRD对积炭的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W/MCM-22基催化剂及其参比样进行观测,结果显示。催化剂上的积炭主要是无定形碳,间或有为数甚少的碳纳米管或碳纤维,无可观量石墨状碳存在的XRD证据.利用氢氟酸溶液处理积炭的W/MCM-22基催化剂试样,溶解除去沸石分子筛基催化剂组分,后用溶剂CH2Cl2进行萃取分离.可得不溶性和可溶性两类碳沉积物,前占主体量,后占总积炭量不足10%;利用FTIR、MS和^1H NMR等谱学方法对积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可溶性碳沉积物主要是一些分子量在523~745范围的饱和脂肪烃高聚物,不溶性碳沉积物主要为稠环芳烃大分子.  相似文献   

17.
由5—位取代的2—甲氧基—1.3—苯二甲醛与乙二胺、丙二胺在无水乙醇中缩合,非模板法合成了九个新的[2 2]大环Schiff碱。所以化合物均经IR,’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8.
以水作溶剂,N-乙烯基-2-吡咯烷酮辐射聚合得到了聚N-乙烯基-2-吡咯烷酮水凝胶。以乙醇或丙酮作为溶剂时,前者情况下的聚合速度大于后者。这些现象,可用水、乙醇能与N-乙烯基-2-吡咯烷酮形成氢键来解释。聚合反应终止动力学,不受溶剂性质的影响,都属于双分子终止反应。  相似文献   

19.
20.
以四氯化钛和不同物质的量比的2-乙基己醇反应,然后与硅胶作用制备了硅胶固载化催化剂.合成条件用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宜反应条件为钛醇物质的量比为1∶3;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h;理论固载量为20%.测定了固载钛酸酯的钛含量,并用IR对固载催化剂进行了初步表征.以不同物质的量比固载催化剂进行了苯甲酸和2-乙基己醇酯化反应的催化研究,同时与未固载钛酸酯进行了对比,发现固载催化剂活性明显降低,其中以钛与醇物质的量比1∶2制得的固载催化剂效果较好.经5次催化剂重复使用试验,表明硅胶固载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