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别应用0、10、20、40μmol/L盐酸埃克替尼(icotinib hydrochloride)处理体外培养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药物作用24、48、72h后ACC-M细胞周期变化;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联合流式细胞技术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对ACC-M细胞CyclinD1、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比例随着盐酸埃克替尼浓度与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经统计学分析,G0/G1期阻滞作用与盐酸埃克替尼浓度、作用时间成正相关;盐酸埃克替尼作用于ACC-M细胞后,CyclinD1蛋白表达降低,P21蛋白表达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盐酸埃克替尼可能通过下调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上调P21蛋白的表达,改变ACC-M细胞周期分布,诱导ACC-M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2.
按照0(对照组)、10、20、40μmol·L-1浓度配制盐酸埃克替尼溶液,分别作用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24、48、72h,用流式细胞仪测药物作用后ACC-M细胞凋亡率;同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联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它在体外对ACC-M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盐酸埃克替尼浓度与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经统计学分析,细胞凋亡率与盐酸埃克替尼浓度、作用时间成正相关,药物作用于ACC-M细胞后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增加.实验表明,盐酸埃克替尼可能通过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Bax蛋白的表达,诱导ACC-M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盐酸埃克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联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它在体外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MMP-2、E-cadherin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埃克替尼可降低 MMP-2蛋白表达,增加 E-cadherin 蛋白表达,可抑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M 细胞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4.
体外培养Tca8113细胞,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2)埃克替尼处理组(20μmo1/L);(3)PKC抑制剂Ro31-8220(3μmol/L)处理组;(4)埃克替尼+Ro31-8220组(20μmo1/L Icotinib,3μmol/L Ro31-8220),不同干预因素处理细胞4h.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的胞膜内的PKC-α的表达水平,iNOS 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的iNOS含量,Griess方法测定Tca8113细胞产生的NO水平,用DNA fragmentation检测Tca8113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埃克替尼组DNA fragmentation细胞凋亡及上清液的iNOS,NO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埃克替尼组细胞膜的PKC-α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用埃克替尼与PKC的抑制剂Ro31-8220共同处理Tca8113细胞后,胞膜的PKC-α,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产生的NO能被Ro31-8220显著抑制,且PKC抑制剂Ro31-8220能逆转埃克替尼引起的Tca8113细胞凋亡.埃克替尼能诱导Tca8113细胞iNOS表达和NO生成增加并能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埃克替尼能促进细胞膜内的PKC-α表达增加;埃克替尼诱导的Tca8113细胞iNOS表达和凋亡与PKC有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艾克替尼3种苯胺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电喷雾质谱正离子模式下的裂解规律.通过电喷雾质谱产生各化合物稳定的[M+H]~+准分子离子峰,进而对[M+H]~+离子进行高能诱导裂解和碰撞诱导裂解,获得相应化合物的质谱图.结果表明:在电喷雾电离(ESI)多级质谱中,3种药物的裂解主要发生在喹唑啉环C_4,C_6和C_7位取代基上,并伴随分子内重排和H+的迁移重排;在二级质谱图中,吉非替尼的高丰度特征离子质荷比(m/z)为128.1,厄洛替尼的m/z值为278.1和336.1,埃克替尼的m/z值为278.1,304.1.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技》2014,(8):35-35
<正>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的研发和生产,针对的领域为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等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公司在成立之初即设有自己的研究院,经过10多年的发展,拥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健全的新药研发功能,并于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重点企业研究院"。研究院成立10多年来,已成功研发国家一类抗癌新药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申报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对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治疗效果,为B细胞淋巴瘤提供一种无需化疗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多疗程化疗后效果欠佳的B细胞淋巴瘤Ⅳa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BTK抑制剂伊布替尼治疗的效果。结果该患者对伊布替尼治疗敏感,预后良好。结论新型靶向药物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对难治或复发的B细胞淋巴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用CuI作催化剂,对N-(5-溴-2-甲苯基)-4-(3-吡啶基)-2-嘧啶胺和一些系列酰胺的C-N偶联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条件试验,对适配碱的种类、溶剂、配体以及用量进行了筛选。并选用D-抗坏血酸钠作为抗氧剂,使偶联反应在开放的体系中方便地进行。方法简便,产率较高。采用该方法合成出了靶向抗癌药伊马替尼(格列卫),以及一些具有相似结构的N-嘧啶胺基苯基取代苯甲酰胺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9.
分别应用0(对照组)、5、10、20、40、80μmol·L-1icotinib hydrochloride(盐酸埃克替尼)处理体外培养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形态学观察icotinib hydrochloride作用12、24、48、72、96 h后ACC-M细胞的生长状态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不同浓度的icotinib hydrochloride作用不同的时间下ACC-M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显示,icotinib hydrochloride作用后ACC-M细胞体积变小,胞质皱缩,细胞间隙增大,胞内颗粒增多,贴壁细胞变圆、漂浮.Icotinib hydrochloride抑制ACC-M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前,靶向抗肿瘤药物得到广泛关注,其中以替尼类为代表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因其具有高靶向性、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等的特点,逐渐成为临床应用的主流趋势。然而替尼类药物多具有复杂的芳杂环结构,溶解性差,不利于胃肠道的吸收。研究表明可通过制备固体分散体、纳米颗粒、包合物、混悬液等方式改善药物理化性质,在不改变其耐受性的条件下,提高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同时可以减少临床用药剂量,降低患者发生毒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正>凯美纳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2011年上市,2018年销售达到12亿元。基础研究给我们的产业化带来非常好的基础,它给大学与产业界架起了桥梁。科技创新、自主研发是多么重要毋庸置疑,怎样能够让我国的科技创新不受制于人?习总书记曾说过,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自己。大家都知道,做一款新药不容易,投入非常大、时  相似文献   

12.
应用MTT法检测了靶向性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分别与阿霉素(ADM)、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和紫杉醇(PTX)等4种化疗药物按照不同给药序贯联合作用对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吉非替尼与4种化疗药物联用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效果均要好于单药治疗,其对细胞的IC50较单独用药时明显较低.联合用药效果受到给药序贯的影响,用靶向性药物前先用化疗药物的效果要好于先用靶向性药物后用化疗药物.研究结果可供肝癌临床治疗参考,有助于临床降低用药剂量,减轻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安罗替尼(Anlotinib)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的和有希望的分子靶向药物,有助于改善与提高NSCLC患者的生存期与生存质量,但安罗替尼治疗费用昂贵,也存在潜在的毒副作用。研究与开发安罗替尼增敏的联合与辅助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使用从鼠李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鼠李素与安罗替尼联合作用杀伤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确定鼠李素是否具有对安罗替尼的增敏作用。使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亚型)、以及H460(非小细胞肺癌中大细胞肺癌亚型)建立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对动物灌胃给予安罗替尼联合尾静脉注射鼠李素,观察二者单独与联合作用对肺癌细胞皮下肿瘤体积与肿瘤重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以及H460经由肝门静脉接种进入肝脏建立非小细胞肺癌的肝脏转移模型,对动物灌胃给予安罗替尼联合尾静脉注射鼠李素,观察二者单独与联合作用对肺癌细胞在肝脏形成肿瘤的影响,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确定肝脏肿瘤病灶所占肝脏面积的比例。在肿瘤组织中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确定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作用的影响。安罗替尼具有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明确的杀伤作用,鼠李素与安罗替尼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安罗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鼠李素能够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作用;鼠李素能够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作用,发挥对安罗替尼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创新科技》2014,(23):61-61
近日,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家1.1类新药“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获批上市。这是我国在肿瘤治疗领域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该药研发由重大新药创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十一五”、“十二五”阶段持续支持,恒瑞公司拥有4项发明专利,其中2项全球专利。  相似文献   

15.
吉非替尼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喹唑啉类衍生物,通过竞争抑制ATP与受体区结合,从而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吉非替尼主要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和三线治疗,其抗肿瘤作用已得到许多研究者的认同.阐述了吉非替尼的药理学、临床研究,吉非替尼疗效的分子预测因素及不良反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从战略和策略的高度对2012年生物医药研发形势进行了盘点。1分子靶向药物研发战略当今,抗肿瘤药物研发正在经历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向分子靶向药物转变的重大变革。自1997年首个小分子靶向药物Gleevec成功上市,至今已有30种针对各类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上市,其间经历了分子靶向药物研发的成功与失败。多种信号分子和通路被确证为抗肿瘤药物的治疗靶点,分子靶向  相似文献   

1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方法,吉非替尼的质量为6.824 0~34.120 0μg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系数为0.999 08.加标回收率大于95%,检测底限为20.724 8μg.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方便,可用于吉非替尼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盐酸厄洛替尼片中基因毒性杂质3-乙炔苯胺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选择离子对118→75、118→91进行测定。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 C8(100 mm×4.6 mm,3 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5℃。结果表明:该方法中3-乙炔苯胺的检测质量浓度在1.0~20 ng/mL 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 4;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13%,低、中、高浓度的加标回收率(n=3)为90.1%~106.1%。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精密度高,满足盐酸厄洛替尼片中基因毒性杂质3 乙炔苯胺含量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盐酸厄洛替尼片中基因毒性杂质3-乙炔苯胺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选择离子对118→75、118→91进行测定。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 C8(100 mm×4.6 mm,3 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5℃。结果表明:该方法中3-乙炔苯胺的检测质量浓度在1.0~20 ng/mL 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 4;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13%,低、中、高浓度的加标回收率(n=3)为90.1%~106.1%。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精密度高,满足盐酸厄洛替尼片中基因毒性杂质3 乙炔苯胺含量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和改进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合成工艺,以2-甲基-5-硝基苯胺为原料,先后经历加成、环合、还原、酰化等反应制备甲磺酸伊马替尼,并对其中的加成、环合、还原、酰化等反应与工艺过程进行了改进.采用经改进的工艺制备甲磺酸伊马替尼,反应总收率为41.9%,产品纯度可迭99.75%(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