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大豆乳清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酵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乳清废水是大豆分离蛋白(ISP)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质量浓度有机废水,其COD质量浓度高达10 000 mg/L以上,C、N、P含量丰富,且无有毒物质,用于培养工业酵母,不仅可以使废水COD质量浓度得到大幅削减,降低后续废水处理的难度和费用,同时还可以回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单细胞蛋白(SCP).以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link)、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解脂假丝酵母解脂变种(Candida lipolytica var.lipolytica)和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5种常见的工业酵母菌,通过摇瓶发酵,进行了大豆乳清废水的SCP生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被试五种酵母菌均能在该废水中快速增殖,适宜的接种量介于0.3-0.4 g/L之间.其中,C.lipolytica var.lipolytica在废水COD质量浓度11 150 mg/L、初始pH值为6.17、25℃、180r/min等条件下,发酵12 h的细胞产量最大,达2.35 g/L,对废水COD的去除率达48.3%;在对数期的细胞增殖速率、收获SCP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为0.3589 g/(L.h)、39.7%和0.88 g/L,均居于被试五种酵母之首.从生产SCP和去除废水COD角度考虑,C.lipolytica var.lipolytica和S.fibuligera是利用大豆乳清废水生产SCP的最适生产菌种.  相似文献   

2.
对粗状假丝酵母(Candida valida)产胞外脂肪酶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10 g/L葡萄糖 20 g/L橄榄油,6 g/L酵母膏 4 g/L蛋白胨,K2HPO4:2 g/L,MgSO4:2 g/L,初始pH值为7.5,培养温度为30℃,装液量为3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为1%,180 r/min摇床培养48 h,培养液酶活高达16.36 U/mL.  相似文献   

3.
通过使用霉菌(黑根霉、黑曲霉、青霉、白地霉)和酵母菌(拟内孢霉酵母、产朊假丝酵母)两类菌种对马铃薯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确定处理效果最佳的菌株为青霉菌和拟内孢霉酵母菌,发酵时间为5,d。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在50,m L马铃薯废水中分别接入2%,青霉菌和3%,拟内孢霉酵母菌后处理6,d,最终将马铃薯废水的COD值由16,286降至6,216,去除率为62.38%,。两种菌的添加量对COD去除率影响较大,呈负相关性。处理天数对COD去除率影响较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假丝酵母Candida sp.木糖发酵生产乙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供氧水平、培养基初始pH值、木糖质量浓度等条件对假丝酵母1779A木糖发酵生产乙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30℃)、转速(150r/min)恒定的条件下,假丝酵母木糖发酵生产乙醇适宜在半好氧务件下进行,乙醇产生的最适初始pH值为5.0,最适木糖质量浓度为60g/L,最大乙醇转化率为62.1%.假丝酵母木糖发酵生产乙醇存在葡萄糖效应,以葡萄糖与木糖的质量比3:1混合发酵生产乙醇时的产量比单独木糖发酵生产时的高57.6%.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多种酵母和培养基的筛选,选出了热头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或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ibicans(Robin)Berkhout]×63或6号培养基能反映5406激素中某些组份的含量,并以此为基础选育出优良5406复壮菌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从海洋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菌株中获取高产量的角鲨烯活性物质。【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时间、光照和氧气等条件对海洋热带假丝酵母菌株产角鲨烯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优培养基为(W/V)1%酵母膏+2%蛋白胨+2%蔗糖,最佳摇瓶发酵条件:有氧条件下,初始pH值为5.0,培养温度25℃,经48h培养,角鲨烯产量可达2.25mg/g干重。【结论】采用优化后工艺条件进行发酵,获得的角鲨烯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假丝酵母Candida sp.发酵生产脂肪酶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碳源和氮源种类、碳源浓度以及起始pH值对假丝酵母Candida sp.菌株发酵生产脂肪酶的影响.结果显示,最适碳源为橄榄油,氮源为酵母膏,橄榄油浓度为2%,起始pH值为6.0.应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酵母膏、橄榄油和起始pH值进行培养基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橄榄油2.582%,酵母膏0.276%,K2HPO4 0.1%,MgSO4·7H2O 0.01%,NaCl 0.05%,pH6.28.在此条件下,假丝酵母Candida sp.液体发酵液中脂肪酶的酶活力可达36 250U·mL-1.  相似文献   

8.
利用对黑曲霉、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及添加纤维素酶混合发酵啤酒糟生产饲料蛋白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比为 m(啤酒糟 )∶ m(麸皮 )∶ m(豆粕 )=80∶ 15∶ 10,原料含水量为 60%,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 30℃ ,pH为 6.0,接种量为 2%,培养时间 3 d. 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产物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达 41.52%.  相似文献   

9.
白地霉净化和资源化玉米淀粉工业废水的试验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其培养白地霉不仅可以净化玉米淀粉废水,还可以收获有用的菌体蛋白.研究表明当白地霉净化和资源化玉米淀粉废水的最佳条件为:不经灭菌处理的废水中添加0.1% KH2PO4、24 h振荡培养白地霉时,玉米淀粉废水的COD去除率为 90 % 以上,每吨玉米淀粉废水可收获干燥SCP 1.6 kg 以上,净化后废水的pH值为7左右.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5 L发酵罐上液体深层培养假密环菌,生产菌丝体复合多糖的发酵条件,同时比较用酵母泥作培养基和用马铃薯作培养基发酵过程中假密环菌的生长情况、产多糖量和菌丝体生长形态.结果表明:接种量为5%,温度(26.0±0.5)℃,pH为6.00±0.2,溶氧保持在20%以上;从培养开始到收罐的0~85 h,搅拌速度从80 r/m in到160 r/m in分阶段递增;补料分批发酵,上罐培养3~4 d为最适发酵条件.使用马铃薯复合培养基发酵的发酵液中菌密度最高可达11.541 g(干质量).L-1,而使用酵母泥复合培养基菌密度最高达9.657 g(干质量).L-1,前者比后者高出19.51%.而酵母泥培养基的多糖质量浓度则最高达1.27 g.L-1,比马铃薯培养基高出22.83%.且平均培养时间比马铃薯培养基缩短12 h.  相似文献   

11.
从基础物理现象出发。讨论了蛋白质的运动特点,提出了动态概念,据此分析了蛋白质折迭的物理学过程,并规范出蛋白质运动的3个原则:均一化原则,最大动态自由度原则和拓扑结构原则。结合生物学研究,提出蛋白质的生物化学三原则:选择原则,最低限度原则和协合性原则,相当部分生物学现象及蛋白质知识均可在此理论系统内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作为现代仪器分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命科学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蛋白膜伏安法(protein film voltammetery,PFV)的不断完善,以及表面修饰技术、纳米技术、分子标记与分子识别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蛋白酶研究领域,电化学正逐渐克服以往手段较为单一、研究目标不够多样、获取信息不...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及其水解物的分析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具有催化、传输、运动、防御和调节等重要生理功能.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蛋白水解物的研究应用现状,展望蛋白质改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BIA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BIA)技术可以实时观察分子问相互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以及在蛋白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配体垂钓,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功能鉴定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凯氏定氮法和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计算大豆浆液中大豆蛋白质的溶出率。通过对NaCO3浓度、料液比、浸泡时间和温度的改变优化大豆蛋白质的溶出条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最佳的浸泡条件为0.4%的NaCO3和16h的浸泡时间,根据对浆料蛋白浓度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料液比,在50℃条件下浸泡时间减少到6h。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维生素A代谢调控中的作用和与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RBP作为诱饵基因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GBKT7-RBP;在排除自身转录激活活性的基础上,与人肾脏cDNA预转库融合筛选(Pretransformed MATCHMAKER Lbraries),经营养缺陷型和X-α-gal显色鉴定,从中筛选出三种与RBP有相互作用的新蛋白质,并从人睾丸cDNA库中克隆了这三个基因的全长序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蛋白质在模拟生物矿化研究中出现的方法、理论、模型及其作用机制等的论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钙调素是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分子,近年在皮肤中发现了一些钙调素类蛋白,其分布、特征、功能都与钙调素不同,在表皮的分化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提纯蛋白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含有多种成分且各蛋白质成分的分子量相差较小的菌体蛋白质的提纯,用一般的沉淀法、层析法均达不到理想效果.作者选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进行提纯,并尝试电泳后不经过染色,直接从凝胶中分离所需要的蛋白质成分.该实验对制胶、电脉、染色、脱色等各个环节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提纯效果.  相似文献   

20.
遗传算法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蛋白质结构预测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文对遗传算法(GAs)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作一评述,首先,简要地介绍了遗传算法和一般的蛋白质构象搜索问题,然后对近年来用遗传算法解决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研究作了回顾,并分析了算法的效果和特点,最后,展望了用遗传算法解决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