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秦腔表演包含的台词、身段、唱腔、脸谱和服饰等要素,构成了秦腔语言与非语言模态,为目标语受众呈现秦腔的多层次意义,是一种典型的动态多模态话语。多模态语料库作为新兴的语料库研究领域,为秦腔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基于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模型,提出秦腔汉英多模态双语语料库构建的基本步骤,并从指导秦腔翻译实践、创新CAT教学内容和搭建秦腔外宣资源平台三方面探讨该语料库如何应用于戏曲翻译人才培养和戏曲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2.
林婵娟 《海峡科学》2012,(3):161-164
中国戏曲艺术最早出现在汉、唐到宋、金;主要是以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等不同形式所编排演出.据历史记载宋朝刘壎(1240-1319)最先引用”戏曲”这个名词,中国表演艺术中表现手段与词曲、音乐、美术等之合而为一更富有独特的魅力.以歌舞表现出剧中人物的个性思想、情感、及行为之外,其传统与特色的脸谱艺术,却是传统戏曲中最具特殊的脸谱表现手法.随着时代改变,西方的文化渐进,我们的固有文化已渐渐流失了,而现今的青少年对于传统戏曲的认知竟然是陌生,相对地在西方文化上是亲近了解.本研究主要是探讨京剧文武场的脸谱描绘在台湾的教育发展、现况与影响,学生是否能够了解京剧脸谱的特质?其中针对史料记载以及文献探讨,将京剧教育中的脸谱作为切入观察的角度,并从台湾京剧文武场,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戏曲美学原则创作?透过脸谱描绘了解教育现况中教学发展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为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考察法,研究了羽毛球美的根源.从美学的角度认识羽毛球,发掘羽毛球的美学价值,揭示羽毛球运动内部的发展规律,以促进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美的本质属性.成功的、卓越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就是美的.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美学,以及美学在体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还有如何发展体育教学的美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与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加强美学修养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在编辑实践中应遵循美学原则,推出高级的、精纯的审美文化,使期刊获得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以提高期刊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6.
柳赫 《世界博览》2014,(4):52-55
就在这个月的月初,Facebook网站度过了它十周年的生日。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为此发表了一个十周年感言,称对Facebook未来10年的发展更加兴奋,因为公司已经拥有更多的资源来帮助全世界的人们来解决更大、更重要的问题。遥想十年前“脸谱”上线,当时扎克伯格仅19岁,是哈佛大学的大二学生。10年后这家网站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每月有12.3亿活跃用户,约为全球人口1/6。约9亿4500万脸谱用户透过移动装置使用,市值约12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日前,第四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兰州拉开帷幕。秦腔艺术节自2000年创办,每三年举行一次,为发展先进文化、弘扬秦腔艺术、增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杨洁 《科技资讯》2011,(5):234-234
秦腔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艺术。在经历了千余年发展变革后,秦腔艺术已形成了独立完整及稳定严格的表演程式及音乐表现体系。单就秦腔音乐而言:它已成为西北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方戏曲音乐形式。秦腔音乐风格豪放、韵味独特,地方特点及地域色彩极其浓郁。  相似文献   

9.
体育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拓宽了体育理论研究的领域,为体育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它也向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发起了有力的挑战.“以美育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正在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0.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太原科技》2005,(4):90-92
试述了体育美的含义以及体育教学中实施美学教育的方法,同时将体育美学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徽派版画是我国版画史上的一朵奇葩,以反映宗教神话、山水风光、戏曲小说、墨谱等为主要表现题材。受到徽商影响的徽派版画在万历时期达到创作顶峰。在创作技法中,工丽纤巧和注重线描是其艺术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2.
鬼魂形象的出现符合戏剧哲理学,是民族文化意识的具体表现,它的演变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的鬼魂形象表现模式进行比较,辨析戏剧和戏曲在审美原则方面的根本差异,对作家创作心理与整个社会心态作进一步探讨,发掘出鬼魂形象艺术上的独特魅力以及中国戏曲不同于西方戏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3.
富宁土戏在其漫长的孕育、形成、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壮族特点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在富宁土戏的生、旦、净、丑角色行当中,同样也闪耀着少数民族戏曲的鲜明色彩.富宁土戏的丑角形象由于具有用三种语言插科打诨、独特有趣的唱腔、朴实随意的化妆脸谱、简约朴素的服饰和道具、幽默夸张的滑稽表演等艺术特征而更加鲜活.  相似文献   

14.
安徽庐剧艺术在广袤的江淮大地生成和发展,时至当下,地方戏曲艺术的本体功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和变化,对此应予以一定的关注和新的认知。而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昂家庐剧在新时期的地方戏曲艺术舞台上却体现出它独有的艺术功能,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陕北“信天游”在电视剧《血色浪漫》中以标签式的风格特征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冲击,成为营造叙事和情感的空间、塑造人物性格、加强艺术结构的连贯和完整的特殊符号。  相似文献   

16.
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的总体格局是“话剧——戏曲二元结构”共生互补,话剧的突出特点是日益政治化和正剧化,戏曲则基本上是“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三并举”和悲剧、喜剧与正剧同步发展.如果说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是由话剧的诞生与发展来代表的,那么,在十七年,戏曲的“推陈出新”及其文学成就对于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意义则在话剧之上.  相似文献   

17.
以剧中角色的分析与把握和艺术手段的运用与创造为基点,通过对多年歌剧表演艺术实践的挖掘,阐述了歌剧这一表演艺术形式必须创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达到舞台艺术效果与观众心灵互动,才能展现其艺术魅力和舞台表演价值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8.
歌剧作为与话剧同源异流的艺术形式,其舞台时空表现方式受西方传统化、哲学观念、美学思想及思雏方式的影响,呈现出再现式的风格,具有鲜明的写实性。但歌剧作为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的综合形式,音乐本身的虚拟性特征使歌剧的时空表现有别于话剧而显现出一定的表现性风格。  相似文献   

19.
萨特早期戏剧《苍蝇》的成功改编给中国当今戏剧戏曲的改革与发展以几点启示: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仍是今日戏剧戏曲创作的丰润土壤,创作中应更加重视对它的挖掘;二、今日创作经验借鉴的视野可更开阔、多元;三、当代剧作家应在创作中注入现代精神,而不盲目迷古。  相似文献   

20.
概述并分析我国近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近代的戏曲研究,尤其是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的独特贡献。认为他的戏曲研究较之于同时代诸多研究者呈现出了一种广阔的研究视域,他不但潜研戏曲本体理论,更将研究视角触及到戏曲接受理论等当时学者所易忽略的实践领域,使得其戏曲研究更为全面与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