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ZB型钻孔应变仪在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力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新一代RZB-3型钻孔应变仪, 及其用于地壳应力应变连续观测的特点。对四川江油地应力监测站RZB-3A型分量式钻孔应变仪观测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安装于江油地应力监测站的RZB-3A型分量式钻孔应变仪有着较高的分辨率。系统参考元件的数据表明, 观测系统分辨率优于10-9应变量级, 不仅记录到清晰的固体潮汐, 还记录到宽频带应变地震波。特别地, 由于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优越性, 已经获得的数据表明, 该观测系统对台站邻区地壳水平应变场的面应变测量精度较高。因此, 将新型分量式钻孔应变仪应用于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力连续观测, 对于揭示该区域应力场活动与地震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7年全国布设了由40台4分量钻孔应变仪组成的分量应变监测网络。位于四川姑咱地震台的应变仪先后记录了汶川和芦山强震孕震过程中的潮汐畸变应变异常现象。这些异常变化基本满足地震前兆的3项判据,故被初步认证是这两次强震孕育过程中的应变前兆。本研究对相关记录资料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后续强震预测和预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应用前兆资料开展地震短临预报,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利用海原钻孔应变可靠的观测资料,通过分析三次典型震例的震前短临异常特征,总结得出:海原钻孔应变对300 km内中强震的震前异常变化较为明显;同处海原断裂构造变形带内的震前异常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而处于其他构造变形带内的震前异常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短;异常变化所对应的震例,均与其有着较为一致的构造应力环境及相似的地震构造背景;异常变化幅值受震中距的影响大于震级的影响,由此可知海原钻孔应变对地方中强震的映震能力更为显著;钻孔应变各分量异常变化的差异性,与其布极方位和震例发震构造的应力环境有关。由此可见,应用海原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开展尝试性短临地震预报,对综合减轻区域地震灾害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史继平 《甘肃科技》2016,(18):55-57
通过对静宁台RZB型钻孔分量应变观测的连续率、完整率、M_2波振幅因子和相对中误差、自检内精度等方面的分析得知:静宁台RZB型钻孔分量应变观测的仪器运行情况良好,观测资料的完整率在99%以上;M_2波振幅因子相对稳定,变化范围在0.05以内;相对中误差均小于0.1;自检内精度小于0.2的和大于0.2的各占一半,最大的不超过0.32。均符合形变学科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台YRY-4钻孔应变资料、白银DSQ水管倾斜资料、高台气象三要素等辅助测项资料,利用时序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辅助测项分析法、面应变差应变分析法,对2017年9月19日18:09—18:40,高台YRY-4钻孔应变NS、EW、NE、NW分量观测数据的大幅度渐变型阶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台YRY-4四个分量2017年9月19日的渐变型阶变可能是地下岩石出现了应力变化,不排除存在前兆异常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安徽省嘉山地震台TJ-Ⅱ型体应变仪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重点分析降雨、气压、地下水位、人为干扰等因素对体应变仪的影响,从而探究各因素与体应变的相关性。根据各因素与体应变相关性程度不同,对观测方法进行改进,提高观测质量。通过研究正确区分出地震前兆异常和干扰异常,为地震预报工作者预报地震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保证。研究成果已服务于台站会商及日常前兆异常跟踪工作,为体应变异常核实提供研判依据。  相似文献   

7.
2016年4月淮北台伸缩应变仪NS分量观测数据出现趋势转折异常变化,按照异常核实工作方案,针对观测系统工作状态、观测环境干扰源、气象干扰因素等开展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伸缩应变趋势转折变化为非地震异常,主要原因是仪器标定装置内存有异物而膨胀引起。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武山地区Rn元素观测资料中的异常变化分析总结,提取观测点300Km范围内大于Ms4.5级地震以及全国Ms7.0以上地震,确立水氡异常与地震的相关性,量化分析震前、发震、震后资料变化趋势。通过对震例的对比分析,提取武山观测点Rn元素的震前异常特征。通过研究表明:泉水流量是影响Rn元素测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Ms4.5震前观测到的Rn含量没有明显的共性特征,对于Ms7.0以上地震Rn测值出现明显的高值特征。  相似文献   

9.
钻孔体应变是通过地层内部应变状态依时间连续变化的精细观测,通过观测数据分析来掌握地震应变前兆的中期—短期—临震及震后调整的时空分布与发展变化的规律。本文分别选取合肥地震台、黄山地震台仪器均正常运行时间段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利用线性平滑滤波方法及差分法求加速度方法分析体应变数据异常变化,从而得出相关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0.
哈-郑高压直流输电影响沿途经过的13个地磁台的观测,对地磁观测的影响尤为突出,通过分析线路周边所有地磁台观测资料,结合多台对比的方法发现,高压直流输电主要对地磁场观测中的Z分量和F分量影响较大,在线路两侧的地磁场数据干扰形态相反,干扰幅度与距离高压输电线的远近成反比,其干扰时段具有一致性。在换流站附近的地磁场会形成接地极和线路磁场相互叠加,影响到地磁场各要素都会有复杂的干扰变化。由于地磁场具有区域相同的特性,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场观测过程中的干扰数据,可以通过多台资料差值对比分析来进行准确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1.
合安高速公路柏年河大桥单梁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合安高速公路柏年河大桥 I型梁进行破坏性加载试验 ,采用电子应变仪测取梁的应变、高精度水准仪观测梁下缘的挠度 ,掌握了这种新型结构的单梁承载能力。同时对试验梁作了振动信号的采集 ,通过这些动载检测资料 ,分析出构件在外力作用下逐渐损伤过程中 ,结构动力响应的有关参数变化 ,从而为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判定结构损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上海软土地区的长周期地脉动信号进行观测,采用傅里叶频谱分析及微动水平与垂直速度分量(H/V)频谱分析相关理论,分析地脉动信号的频谱稳定性及卓越频率的空间变化规律,通过反演分析得到沉积土层厚度及其横向变化规律,并与已知钻孔资料加以对比.结果表明:适宜在上海地区深入展开长周期地脉动测试,其长周期地脉动信号稳定;H/V频谱曲线峰值显著,并且在长周期范围内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特征;上海地区软土层厚度为200~300 m.  相似文献   

13.
通海高大水位异常与地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高大井2002年以来的资料,对多年来水位变化特征与观测井300 km范围内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前的异常形态进行分析发现,高大井水位在震前表现出趋势和短临变化特征,水位动态异常与观测点周围300 km范围的5.0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应变变化进行观测是地震研究的重要手段,敦化台YRY-4钻孔应变观测记录到大量固体的潮汐、突跳、阶跃、应变地震波等应力应变信息。正常情况下的突跳、阶跃基本上是由断电、重启、调零、格值改变等引起。2010年9月10日起的异常时段,对调零引起的台阶处理时,进行缺数并加常数处理,使观测曲线尽量按原有轨迹运行;更换数采时我们事先就将新数采的格值调到与老数采相同,并完整、详实的观测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氡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年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对聊古一井和沂水六和泉、德州4号井观测资料的映震能力进行分析,发现聊古一井气氡对聊城及周边地区应力场的变化较敏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形变观测数据是地震监测预报和地球科学研究重要数据源,其中环境干扰排除、地震震例等异常数据的检测是形变观测数据推广应用的关键内容。本文针对形变观测数据中的钻孔应变观测数据,通过计算绘制功率谱图,研究其Hurst指数与盒维数分形特征,实现对观测数据中地震事件等异常数据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符合1/f分布,其具有长时间记忆的分形特征,Hurst指数与分形盒维数变化都凸显出了地震等异常数据。随着信噪比的下降,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Hurst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其盒维数呈现增加的趋势,进一步证实了Hurst指数与分形盒维数之和为2的关系,而它们的变化较大,表明具有较弱的抗噪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形变观测数据是地震监测预报和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数据源,其中环境干扰排除、地震震例等异常数据的检测是形变观测数据推广应用的关键内容。针对形变观测数据中的钻孔应变观测数据,通过计算绘制功率谱图,研究其Hurst指数与盒维数分形特征,实现对观测数据中地震事件等异常数据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符合1/f分布,其具有长时间记忆的分形特征,Hurst指数与分形盒维数变化都凸显出了地震等异常数据。随着信噪比的下降,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Hurst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其盒维数呈现增加的趋势,进一步证实了Hurst指数与分形盒维数之和为2的关系,而它们的变化较大,表明具有较弱的抗噪能力。此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吴伟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436-5440
通过对2004年11月—2006年12月期间的岭澳核电站监测到的地磁感应电流和广州地磁台站观测的地磁数据对比分析,发现缓始磁暴产生的地磁感应电流(GIC)与地磁场分量的变化的相关系数可以大于与其时间一阶导数之间的相关系数。GIC与地磁分量的呈负相关,且相关性均比较大。对8次磁暴产生的GIC的最大幅值与其对应的地磁水平分量的变化率进行最小二乘拟合,推导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式,可为预测核电站变压器GIC提供依据,并为磁暴灾害对核电站影响程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甘肃地区Superpave路面材料的应用标准,使Superpave路面更好地与甘肃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并进行应用,通过对该地区1971~2000年的气温资料整理统计,利用LTPP气候影响模型计算甘肃地区Superpave路面高温和低温设计温度,得到甘肃地区沥青PG等级;同时结合中国及甘肃地区实际情况,对该地区沥青PG等级进行调整,提出该地区沥青PG分级推荐标准;结合天水过境高速公路及西长凤(西峰—长庆—凤翔)高速公路实体工程,对甘肃陇东地区集料进行调查,通过对集料料源特性及加工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指标分析,最终提出了甘肃陇东地区Superpave路面集料推荐标准.  相似文献   

20.
对2012年5月3日甘肃金塔Ms5.4级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震前1a左右,在金塔周边地区相继出现b值、C值、D值、地震活动度S、断层总面积、能量释放E、缺震等地震活动性指标异常,这些指标异常反映了5.4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呈现增强的特征。祁连块体以北区域发生中强地震前兆观测资料无明显异常,因此对该区域做相关地震学指标分析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