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镧系元素离子Ce(Ⅲ)、Pr(Ⅲ)的二甲酸橙(简称XO)螯合物在水溶液及在N、N──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影响下热致变色规律,比较了DMF对Ce(Ⅲ)-XO、Pr(Ⅲ)-XO螯合物的溶剂效应.研究表明,随着DMF比例增大,体系变色温度逐步下降,热色性逐渐明显,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镧系元素螯合物热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2.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镧系元素离子Ce(Ⅲ),Pr(Ⅱ)的二甲酚橙螯合物在水溶液及在N、N-二甲基甲酰胺影响下热致变色规律,比较了DMF对Ce(Ⅲ)-XO、Pr(Ⅱ)-XO螯合物的溶剂效应。研究表明,随着DMF比例增大,体系变色温度逐步下降,热色性逐渐明显,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镧系元素螯合物热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3.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镧系元素离子Nd(Ⅲ)、Eu(Ⅲ)的二甲酚橙(简称XO)螯合物水溶液在N,N-二甲基甲酸胺(简称DMF)的影响下的热致变色规律.初步探讨了DMF对镧系-XO资合物的溶剂效应.研究表明,随着DMF比例增大,体系变色温度逐步下降,热色性逐渐明显,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镧系元素螯合物热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4.
热色性迟后现象在固相体系中已有过研究,但在液相体系中尚未见诸报道,为此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镧系元素离子La(Ⅲ)和Gd(Ⅲ)的二甲酚橙螯合物水溶液在N,N-二甲基甲酰胺影响下的热色性迟后现象,研究表明,DMF对镧系元素离子La(Ⅲ),Gd(Ⅲ)的二甲酚橙螯合物水溶液的热色性迟后现象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镧系元素MTB螯合物的热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部分镧系元素[La(Ⅲ)、Pr(Ⅲ)、Ce(Ⅲ)]与甲基百里酚蓝(MTB)生成的络合物的热致变色性,寻找其配比及最佳变色的pH值,实验表明:这类螯合物具有较明显的热色性,最佳pH值为4.3 ̄4.5。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5′端共价连接EDTA的寡聚核苷酸与生命金属的螯合物ODN-5′-EDTAM(n+),其中M(n+)为Fe(Ⅱ),Co(Ⅱ)或Cu(Ⅱ);分析、计算了这3个螯合物形成的最佳pH值范围,ODN-EDTAFe(Ⅱ)为pH5.8~8.6,ODN-EDTACo(Ⅱ)为PH4.6~8.1,ODN-EDTACu(Ⅱ)为pH3.4~5.7;在此条件下,剪切反应必须的Mg2+并不与Fe(Ⅱ),Co(Ⅱ)或Cu(Ⅱ)竞争EDTA,也不会形成沉淀;讨论了ODN-EDTAM(n+)切割DNA双链的反应机理:修饰寡核苷酸通过氢键在DNA双链的大沟结合形成三链体,在O2和还原剂DTT作用下,Fe作为催化剂,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糖环,切割EDTAFe(Ⅱ)附近的DNA双链.  相似文献   

7.
CDMA-PCN(码分多址个人通信网)与微波固定业务(FSM)系统共享1850~1990MHz的微波频段,由此带来了CDMA-PCN对FSM系统的干扰,以及FSM系统对CDMA-PCN的干扰。文中分析了这两种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系统性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孔分子筛FeMCM-41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热法直接合成了中孔材料FeMCM-41分子筛;通过XRD,骨架IR,ESR,紫外漫反射(DRS),~29SiMASNMR等测试,表明铁处在分子筛骨架上,同时考察了FeMCM-41的热稳定性、吸附量和酸性。  相似文献   

9.
流动注射光度法测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行组装的FIA装置,对Fe(Ⅲ)、SXO,Fe(Ⅲ)-5-Br-PADAP-EtOH,Fe(Ⅲ)-CAS-HDMAA-Triton X-100 3种显色体系分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察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优化了工作条件,建立了3种测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调试了美国Tronac公司生产的Model 1250滴定热量计。用环境恒温法和等温补偿法在25℃测量了盐酸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液反应及盐酸与晶体Tris反应的反应热。用环境恒温法测量和计算了盐酸与邻溴苯氨反应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还测量了水溶液中钨磷酸与二甲亚砜(DMSO)(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加合反应热,结果表明,DMSO加合物的配位键略弱于DMF加合物,这与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1.
以劳仑酸(ANS)和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制备了二价金属劳仑酸配合物ANS(M),并以此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主链上含金属元素(Ca、Zn)的聚酰亚胺。产物经过IR和H-NMR表征,通过粘度的测定探讨了金属元素对聚酰胺酸分子量的影响,并用TG-DTA对其热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用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以下简称β-CD),间羧基苯磺酰氯(M)和氯化镍构筑模拟还原酶,在N,N-二甲基甲酰胺(以下简称DMF)的介质中,将苯甲醛还原生成苯甲醇的催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比色法,荧光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N-2,4-二羟基苯甲醛氨基葡萄糖希夫碱(DG)的铜(Ⅱ)锌(Ⅱ),钴(Ⅲ),铁(Ⅲ)配合物(MDG)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NA的作用,结果表明,CuDG,FeDG和CoDG能显抑制超氧离子自由基的生成,抑制能力CuDG〉FeDG〉CoDG〉ZnDG此外,配合物CuDG和CoDG可与DNA有效结合,结合常数(K。)值分别为3.03×10^4mol^-1.L和1.  相似文献   

14.
外源GA对垂柳茎部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发生的影响(简报)张凤娟(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基础部,昌黎,066600EFFECTSOFEXTERNALGAONSECOND-XYLEMANDSECOND-PHLOEMOFWEEPINGWILLOWSTEMS...  相似文献   

15.
在HF/6-31G基组水平上对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氯代甲烷(CHnCl4-n,n=0 ̄3)形成的电荷转移复合物进行从头计算研究,把复合物看作是一个超分子,探讨该系列复合物的择型性、稳定性、几何构型及电荷转移规律,结果表明,DMF与CHnCl4-n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电荷转移复合物,其稳定性次序为DMF-CHCl3〉DMF-CH2Cl2〉DMF-CH3Cl〉DMF-CCL4,在形成复合物的  相似文献   

16.
新型偶氮苯的质谱特征与非线性光学性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合成了偶氮苯染料-4-硝基4′-二(N,N′-羟乙基)氨基偶氮苯及其3个衍生物.染料分子的质谱行为与分子内电荷转移态有关,存在优势的M+1碎片峰.染料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与其偶极矩的复合量用溶剂化变色法测得为≥290×10-30D·esu-1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N-(O,O-二烷基)磷酰化丙氨酸(DRP-Ala)在温和条件下与多元醇的反应,经31P-NMR、FAWMS证实,发生了成肽,成酯和酯交换反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MAGNETICRELAXATIONATEARLYTIMESANDFLUXDIFFUSIONBARRIERV(J,B,T)FORTi-1223DOPEDWITHPbANDBaBYCOMPLEXACSUSCEPTIBILITYMEASUREMENTSD...  相似文献   

19.
用AM1方法(采用UHF计算程序)研究了CH3C9O)OONO2,CH3C(CH2)C(O)OONO2和C6H5C(O)OONO2热消除NO2形成自由基的反应,计算的活化能分别为118.58,108.93和106.53kJ.mol^-1。  相似文献   

20.
二(顺丁烯二酸异丙酯酰氧基)-异丙氧基镝(DID)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0共聚制得含镝共聚物。用FT-IR、GPC、XP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热性能、透光性能和荧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含镝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优异热稳定性和高透光率,以及发射Dy(Ⅲ)离子特征荧光的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