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研究了萘醌的吸收光谱特性和紫外光激励下的荧光光谱特性,分析了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随萘醌浓度改变的变化规律及两种光谱技术检测萘醌的工作曲线和检测限。结果显示,萘醌溶液对波长245 nm的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在331 nm处有次吸收峰出现,且吸收峰的强度随溶液浓度的降低(10→2μM)呈线性衰减。萘醌吸收光后有较好的荧光发射性能,在250~600 nm波段有明显的荧光发射,荧光峰位于423 nm处。最佳激励波长为306 nm,荧光峰的强度随溶液浓度的变化(10→2μM)呈线性分布。萘醌浓度梯度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对于萘醌的检测限均为2μM。  相似文献   
2.
二(顺丁烯二酸异丙酯酰氧基)-异丙氧基镝(DID)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制得含镝共聚物.用FT-IR、GPC、XP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热性能、透光性能和荧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含镝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优异热稳定性和高透光率,以及发射Dy(Ⅲ)离子特征荧光的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3.
二(顺丁烯二酸异丙酯酰氧基)-异丙氧基镝(DID)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0共聚制得含镝共聚物。用FT-IR、GPC、XP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热性能、透光性能和荧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含镝共聚物是一种具有优异热稳定性和高透光率,以及发射Dy(Ⅲ)离子特征荧光的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4.
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对新传感材料的开发越来越依赖.探讨了基于荧光信号放大共轭聚合物的蛋白质传感器的最新进展;共轭聚合物可作为高效电子/能量传递载体这一特性是其高灵敏度检测/信号放大的根源;详细介绍了数种传感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烯丙氧基二氯化钕的合成及其与苯乙烯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氯化钕与烯丙醇反应合成了一烯丙氧基二氯化钕NdCl2(OCH2-CH=CH2),经钕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证实了其分子结构,将NdCl2(OCH2-CH=CH2)与苯乙烯进行共聚反应,并讨论了共聚物的性质,热分析表明该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7.
8.
含烷氧基钕单体及其与MMA共聚物的荧光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三烷氧基钕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合成了10种含烷氧基钕单体,将与其MMA共聚制得10种含烷氧钕共聚物,研究了单体和共的的荧光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在共聚物中三价钕离子的荧光特性其基质影响很小,且其荧光强度随钕含量增加而线性增大,在钕含量高达8%时仍未出现荧光浓度淬灭现象。  相似文献   
9.
含硅共轭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在通讯、信息、显示和照明等许多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商业应用前景, 十几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最近含硅共轭聚合物在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方面是由于硅原子以化学键形式结合到基于碳氢氮硫的传统共轭聚合物中, 能显著改变聚合物的电子结构和状态, 从而改善聚合物的光电性能; 另一方面, 硅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电器等行业的无机功能材料, 含硅共轭聚合物作为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硅原子的引入对共轭聚合物的结构设计和光电性能改善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 本文根据硅原子在聚合物中的位置, 综述了硅作主链的聚硅烷和poly(1,1-silole), 硅与碳共同作主链的π共轭单体与硅的共聚物, poly(2,5-silole)及其共聚物和含硅桥的共轭聚合物, 以及硅作取代基的π共轭聚合物等含硅共轭聚合物在电致发光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贵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效应的研究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近年来纳米等离子激元用于生物分析传感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等离子激元的形成原理与单颗粒水平分析检测技术原理,从直接传感、等离子共振能量转移(PRET)、SPR耦合、生物成像与治疗等方面概括介绍了目前利用等离子激元进行生物分析传感、生物成像与诊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在单分子检测、单颗粒成像与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