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与HPV16感染的关系。收集46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标本,采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C/EBPα第一外显子的突变,利用PCR扩增方法分析HPV16病毒的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的患者HPV16病毒感染率高。且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的患者与未突变的患者的HPV16病毒的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McNemanr检验P0.05双侧。由此可知,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C/EBPα基因第一外显子突变与HPV16病毒的感染相关。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可能是导致宫颈癌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浓度西帕依固龈液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刺激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HGF)产生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的影响。采用健康人牙龈组织原代培养的HGF细胞,以1ng/mL的IL-1β作为刺激因子,将HGF细胞按5×104/mL的细胞密度接种到24孔培养板中,每孔200μL的细胞悬液。孵育24h贴壁后,弃原培养液,清洗2次后加药,分组为空白对照组(用含20mL/L的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IL-1β组(浓度为1ng/mL),IL-1β+西帕依固龈液组(西帕依固龈液终末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200μg/mL),IL-1β+消炎痛(消炎痛浓度为100ng/mL)。用酶联免疫法测定PGE2含量,观察不同浓度的西帕依固龈液(分别为12.5、25、50、100、200μg/mL)对HGF培养上清中PGE2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5种不同浓度的西帕依固龈液均能显著抑制1ng/mL的IL-1β刺激后HGF产生PGE2,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也增加,但5种浓度的西帕依固龈液抑制效果均低于100ng/mL的消炎痛。由此得出,HGF具有合成和分泌PGE2的功能,IL-1β能有效刺激HGF产生PGE2;西帕依固龈液对IL-1β刺激HGF合成和分泌PGE2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西北寒燥证模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L-1β、IL-8、IL-10、TNF-α含量的变化,揭示COPD西北寒燥证模型全身炎症反应状态。利用气管滴注弹性蛋白酶结合熏烟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在此基础上施以寒燥环境应激以建立COPD西北寒燥证模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A)法测其外周血血清中IL-1β、IL-8、IL-10、TNF-α含量。结果表明,大鼠血清中弹性蛋白酶加熏烟加寒燥组(酶加CS加寒燥组)的IL-1β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模型组IL-8、IL-10、TNF-α含量较空白对照组虽有增高趋势,但3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故而认为,西北寒燥证(寒燥)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主要以增加血清中IL-1β含量为主,提示西北寒燥证具有加重COPD全身炎症的趋势,方域特色COPD的治疗应引起重视;西北寒燥证参与了COPD的发病,但其不是COPD中较重的证型,应尽早对其加以调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并指(趾)缺指(趾)家系IHH基因外显子1检测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并指(趾)缺指(趾)的致病基因。方法选择一些侯选基因,采用PCR和SSCP技术对一个并指(趾)缺指(趾)家系进行研究。首先检测了IHH基因外显子1。结果IHH基因外显子1没有发现异常。结论排除IHH基因外显子1是该并指(趾)缺指(趾)家系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沛文 《科技信息》2009,(18):83-83
目的:研究TNF-β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804位点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套式PCR(nested PCR)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一speciicfic PCR,AS-PCR)法,对120例乙肝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者TNF-β基因SNP804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SNP804多态性位点C/C基因型和C/A+AA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为77%和23%,正常对照组为88%和12%,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NF-β804多态性位点与新疆维吾尔族人乙肝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在应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分割图像的研究中,确定模型的参数是一个难点问题,其中连接系数β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最小交叉熵D(P, Q; t )和标准差,简化了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的连接系数β的估计公式,该方法可以自动确定并简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的连接系数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肝包虫医学图像的分割效果显著,能获得较好的视觉结果并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7.
对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分析,为家系成员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及羊水细胞DNA,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红细胞膜蛋白缺陷情况,用高通量测序、PCR结合Sanger测序检测分析基因突变情况。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患儿及其父亲α-血影蛋白表达量减少。高通量测序、PCR结合Sanger测序发现患儿SPTA1基因中存在c.2179_2180delAG和c.3710AG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均为新突变,其中c.2179_2180delAG为致病突变的可能性大。PCR结合Sanger测序检测胎儿羊水细胞DNA未发现其携带上述突变,胎儿娩出后随访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2个SPTA1基因新突变,扩展了SPTA1基因突变谱,对HS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检测MTHFRC6 77T点突变的PCR -TGGE技术 .方法 :以中国人群外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该基因外显子 4 ,用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TGGE)分析检测PCR产物 ,对电泳结果异常者进行DNA测序 .结果 :垂直型TGGE与平行型TGGE均发现该外显子存在杂合性突变 ,经DNA测序证实为C6 77T点突变 .结论 :该技术具有快速、分辨能力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 ,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核酸序列变异和点突变的技术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录调控因子成对盒基因PAX9(Paired box 9)大片段外显子-5与一蒙古族先天缺失牙家系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使用普通PCR和降落PCR技术扩增PAX9大片段外显子-5,对比扩增结果,并将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测序.结果:降落PCR技术能够扩增出与预期大小完全一致的目的片段,且扩增的特异性较普通PCR高.测序结果表明该外显子-5与GenBank中登录的正常人序列相同,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此患者先天缺失牙并非由外显子-5突变造成.降落PCR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或避免非特异性扩增,快速得到目的片段.  相似文献   

10.
令{Xn, n≥1}是一列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共同分布为F(x). X1, n≤…≤Xn, n}是其次序统计量。QF的分位函数。对任何分布函数F,只要λ和1-λQ 的连续点且σ(λ)>0,重截和的重对数律成立。而且在这种情形下获得了强逼近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病变的高表达候选基因筛查分析,寻找族群特异的宫颈癌早期预警分子指标及其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收集维吾尔族妇女患者子宫颈新鲜组织标本85例,其中子宫颈鳞癌53例,慢性宫颈炎32例作为对照。提取组织DNA和RNA,利用HPV特异性PCR引物鉴定HPV感染阳性和型别,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鉴定7种候选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宫颈炎或癌旁正常组织中的TK1、SPP1和ARPC2/3 mRNA检出率较低(25%—28%),在宫颈鳞癌中明显增高(62%—66%),其差异显著(P<0.05);但是ANX8、HSPA1AS100-A9和S100-P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HPV感染的角度分析,HPV阴性患者的TK1和SPP1 mRNA表达检出率较低(50.0%和44.2%);HPV阳性患者很高(82.9%和74.2%),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SPP1、TK1和ARP2/3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标志,其中TK1和SPP1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可能对HPV感染有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N Vionnet  M Stoffel  J Takeda  K Yasuda  G I Bell  H Zouali  S Lesage  G Velho  F Iris  P Passa 《Nature》1992,356(6371):721-722
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 (MODY) is a form of non-insulin-dependen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IDD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arly age at onset and an autosomal dominant mode of inheritance. Except for these feature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MODY are similar to those with the more common late-onset form(s) of NIDDM. Previously we observed tight linkage between DNA polymorphisms in the glucokinase gene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7 and NIDDM in a cohort of sixteen French families having MODY. Glucokinase is an enzyme that catalyses the formation of glucose-6-phosphate from glucose and may 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insulin secretion and integration of hepatic intermediary metabolism. Because the glucokinase gene was a candidate for the site of the genetic lesion in these families, we scanned this gene for mutations. Here we report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nonsense mutation in the gene encoding glucokinase and its linkage with early-onset diabetes in one family. To our knowledge, this result is the first evidence implicating a mutation in a gene involved in glucose metabolism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IDDM.  相似文献   

13.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是维吾尔医复方制剂,由甘草、红枣、破布木、牛舌草、铁线蕨、地锦草、小茴香、薰衣草、蜜蜂花和刺糖10味药组成,用于治疗由异常黑胆质所导致的肿瘤、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研究了异常黑胆质成熟剂中各单味药(除刺糖外)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L-60细胞暴露于各单味药两种不同提取物(二氯甲烷和甲醇),于37℃、CO2体积分数为5%的恒温孵箱中培养后24、48、72h,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各单味药的二氯甲烷提取物除小茴香外均显著降低HL-60癌细胞的存活率(P<0.05)。在甲醇提取物中,只有甘草和地锦草两味药的甲醇提取物可显著降低HL-60癌细胞的存活率(P<0.05)。与各单味药甲醇提取物相比,其二氯甲烷提取物均显著降低HL-60癌细胞的存活率(P<0.05)。结果显示,破布木、地锦草、铁线蕨、甘草、红枣、薰衣草、牛舌草和蜜蜂花8味药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和甘草、地锦草两味药的甲醇提取物均能抑制HL-60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各单味药二氯甲烷提取物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其相应的甲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2型糖尿病维医异常体液分型诊断标准,以非疾病诊断临床相关信息为依据,对诊断明确的30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量化诊断入选项专家咨询研究。入选的证候要素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共线性诊断及主成分分析,使用主成分改进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立各证候要素对证候的贡献度,根据OR值区分2型糖尿病各异常体液主症、次症。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异常黑胆质型主症为心神不宁,口干,舌苔为薄白苔,舌质紫暗,口味苦涩;次症为唇色青紫,舌体胖、短,小便青色。2型糖尿病异常血液质型主症为皮肤较热,脉象粗、有力,目光乏神,结膜稍红;次症为舌质色暗、舌苔光滑,面色发红,皮肤略粗。2型糖尿病异常黏液质型主症为唇色淡白,精神疲惫,口黏,舌苔白腻;次症为面色晄白,结膜发白,睡眠较多,脉象沉、缓。2型糖尿病异常胆液质型主症为心烦,脉象细,面色黄白,唇色淡不润,结膜发黄,皮肤较热;次症为面色无华,目光乏神,舌苔色黄,皮肤粗糙。经过对量化诊断入选项专家咨询所得到的临床信息的统计分析,认为研究结果与临床实际比较符合,可靠性高。由此得出结论:2型糖尿病维医异常体液分型诊断标准的建立为开展2型糖尿病维医临床疗效标准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此标准的建立也为方法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维吾尔医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介绍了各个时期的新疆维吾尔族医学家和医学文献,总结和分析了维吾尔医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太和公主是唐代和蕃回鹘的最后一位皇室公主,曾在回鹘生活二十多年,目睹了回鹘盛衰过程,见证了唐朝与回鹘关系变迁,终因回鹘内乱回到长安。文章以太和公主出嫁回鹘为线索,对太和公主和蕃背景、入蕃生活及和蕃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异常黑胆质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物质代谢变化的规律。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测定技术对异常黑胆质型糖尿病患者和黑胆质血糖正常者尿液进行检测,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分析研究尿液内源性化合物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异常黑胆质型糖尿病患者组尿液中的代谢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葡萄糖、牛磺酸和甜菜碱的含量增加,与黑胆质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多种氨基酸、肌酸酐、马尿酸盐、柠檬酸和二甲胺等含量减少,与黑胆质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和标志物信息均显示异常黑胆质型糖尿病患者和黑胆质血糖正常者存在代谢差异,提示体内某些小分子化合物可能正是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型糖尿病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作为新疆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文字之一的维吾尔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标准化等方面,尤其是维吾尔文WEB建设方面有了迅速的发展,而其发展和管理、应用的特殊性,又使得信息复杂多样并且难以控制,因此研究多语种网络信息的安全和正确的舆情疏导机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维吾尔文网络舆情分析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健康维吾尔族大学生4种体液质型分布与其血型之间的相关性.运用统计分析法.按照维吾尔医学诊断方法.在新疆大学随机选择626名健康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体液质型与血型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维吾尔族大学生中血液质有171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7.31%;黏液质149人,占23.80%;胆液质160人,占25.56%;黑胆质146人,占23.32%,其中血液质型(27.31%)比例高于其他体液质型.排列顺序是:血液质>胆液质>黠液质>黑胆质.A血型154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4.60%;B血型160人,占25.56%;O血型152人,占24.28%;AB血型160人,占25.56%.研究表明,血液质与B血型之间、胆液质与A血型之间、黏液质与O血型之间、黑胆质与AB血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依托蛋白质二维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寻找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癌前病变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变(HSIL)相关的血浆预警蛋白标志物,旨在对宫颈癌做到早期预防和诊断。收集维吾尔族HSIL(21例)和宫颈炎(22例)患者血浆标本并制备血浆低丰度蛋白质组样品,通过对蛋白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分离与鉴别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组分,并运用质谱和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鉴定和功能识别分析。确定了宫颈炎和HSIL患者的基于蛋白质等电点和疏水性特征的血浆低丰度蛋白质组图谱,筛选出10个差异表达蛋白组分。结果表明,在HSIL患者血浆中3个低丰度蛋白组分含量明显上升,1个组分含量下降;而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出31种蛋白质,其中4种蛋白质与肿瘤进程密切相关,分别是代谢相关蛋白(APOA1)、信号转导相关蛋白(mTOR、EphA3)和免疫功能相关蛋白(HLA-DQB1)。本文针对维吾尔族妇女这一宫颈癌高发人群,展开癌前病变患者血浆低丰度蛋白组表达水平的研究,鉴定出多种差异表达血浆蛋白预警标志物,为本区宫颈癌的预防和早期鉴别诊断及癌变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