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空触发开关性能指标及开断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脉冲高频电流的情况分析了真空触发开关的性能指标以及影响因素,同时用电流过零前电流的下降速率与恢复电压的上升速率的乘积作为开断能力的衡量指标,进行了触发开关电流开断能力的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触发间隙的材料与结构、主间隙电极结构与材料、电流过零前电流的下降速率与恢复电压的上升速率、以及介质恢复强度等是影响真空触发开关开断能力的主要因素,在所定义开断能力衡量指标的条件下,真空触发开关的分断能力随电流频率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对一种新型仿制的触发真空开关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主电压从1kV到10kV变化,相应的主电流从7kA到70kA变化,得到的触发电压、导通时延和触发电阻与典型的触发真空开关相比较,性能更稳定,其中10kV的高电压连续做了105次,开关均能正常导通,并且电极的烧蚀较小,说明开关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实验的结果对下一步的开关设计和应用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基于555定时器双稳态触发电路和双向晶闸管组成的电动机无触点电子开关控制器,利用555定时器双稳态触发电路输出的两种稳定状态(高电平和低电平),通过光电耦合器件MOC3061控制双向晶闸管的通断,实现电动机的启动、停止控制,以电动机的电流为检测对象,对电动机进行的断相和过载保护。  相似文献   

4.
应用设计制作的真空电弧图像瞬态摄像系统,对长间隙下(开距40mm)不同时刻的真空电弧图像进行了拍摄,获得了真空电弧形态演变过程.通过外加线圈对灭弧室触头间施加纵向磁场,保持了大电流下电弧为扩散型,降低了电弧电压.通过观察电流过零后的真空电弧图像,发现了真空电弧的重燃点位置,并提出了清除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长间隙真空电弧形态演变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设计制作的真空电弧图像瞬态摄像系统,对长间隙下不同时刻的真空电弧图像进行了拍摄,获得了真空电弧开矿演变过程,通过外加线圈对灭弧室触头间施加纵向磁场,保持了大电流下电弧为扩散型,降低了电弧电压。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以半导体氧化锌和陶瓷为材料的伪火花开关的两种表面放电触发器,这两种触发器体积小,结构简单,可焙烧,大量实验(>10^5次)表明,其可靠性高,寿命长,用它们触发的伪火花开关在放电电压30-2kV的范围内具有稳定的放电时延(陶瓷触发为50-340ns,氧化锌触发为100-500ns)和地延抖动(陶瓷触发为15-40ns,氧化锌触发为30-50ns)。由于触发电流大,因此可在极低的开关电压下触发开关,对耐受电压30kV的伪火花开关,其最低可触发开关电压可小于1kV(陶瓷触发为600V,氧化锌触发为440V)。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研究了小电流真空电弧不稳定时电弧电压、电弧电流的高频变化过程,观察到电弧不稳定过程中存在许多不成功截断,导致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波形上叠加高频分量。负载电容、触头并联电容和回路连线电感等对电弧电压、电弧电流的高频过程具有不同的影响;也影响真空开关的截流值。  相似文献   

8.
优化电极场畸变间隙开关动作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电极经过优化设计的场畸变间隙开关的可控特性和击穿时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触发电极距下电极的距离为主电极距离的1/4和1/3处时,最低可靠击穿电压只有自击穿电压的55.8%和74.5%。适当下移触发电极可明显增大可控击穿电压范围。开关击穿时延受主间隙电压影响较大,触发电压对开关击穿时延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了解真空电弧的引燃过程,测量了直流真空电弧起弧阶段的电弧电压,屏蔽罩电位以及屏蔽罩收集的离子电流等参数,分析了真空电弧的引燃过程,起弧后等离子体的扩散过程,以及纵磁场对等离子体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新的弧后电流测试方法;以较高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测得了扩散型真空电弧的弧后电流值;给出了计算与实测的比较结果;分析了不同电源条件下的弧后电流.文中指出,扩散型真空电弧的分断极限是由电击穿决定的,而不由弧后电流引起的热击穿所定.  相似文献   

11.
给出电力系统限流式串联补偿系统的原理结构,论述了它的控制方法和工作特点.利用电磁暂态过程程序对其暂态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它可以显著改善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大幅度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  相似文献   

12.
OSEKTime规范提出了基于时间触发操作系统与基于OSEK/VDX标准实现的操作系统的共存模型.在分析OSEKTime 规范的基础上,针对该规范的消息触发任务存在着非实时性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合理的、能与OSEK OS共存的实时时间触发操作系统,确保了时间触发任务的实时性和对消息触发任务的死限时间内的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OSEKTime规范提出了基于时间触发操作系统与基于OSEK/VDX标准实现的操作系统的共存模型。在分析OSEKTime规范的基础上,针对该规范的消息触发任务存在着非实时性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合理的、能与OS-EK OS共存的实时时间触发操作系统,确保了时间触发任务的实时性和对消息触发任务的死限时间内的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由合肥电子储存环注入系统输出数千安培电流脉冲的脉冲电源短路过载与同步关系不稳定现象,研究了该系统脉冲电源电路应满足的等时触发关系式和触发电路,认为脉冲电源原设计的触发电路缺少抑制强干扰的功能.还研究了前沿触发门闩电路对时钟脉冲的选通能力和干扰脉冲的抑制能力,认为前沿触发门闩电路在强干扰环境下,具有很强的抑制干扰作用.用前沿触发门闩电路改进合肥储存环注入系统脉冲电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Advances on Vacuum Metallurgy of Nonferrous Meta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velopment of vacuum metallurgy (VM) on nonferrous metals in the last thirty years was reviewed. The role and fields of VM were also discussed briefly.  相似文献   

16.
位置服务(LBS)的许多应用需要记录用户的历史轨迹,现有的LBS系统开销比较大,降低了系统的容量。 针对这些缺点,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移动台位置更新策略,通过把用户分成2类,并依据该分类生成了2个动态改变 用户定位频率的算法,结合用户的运动状态和用户指定的触发定位距离以及最大定位间隔时间来改变用户定位频 率,使得记录下来的用户历史轨迹更加准确,同时提高了移动台位置更新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利用火箭拖带细金属导线进行人工引发雷电的专门技术,并具体针对1998和1999年夏季在广东从化地区进行的人工引发雷电实验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场地布局、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部分结果.电流、电场变化的同步测量以及光学观测揭示出人工引发雷电中存在有3种先导过程,放电特征与自然闪电有极大的相似性.利用人工引发雷电技术,不但有助于揭示雷电放电的机理和特征,而且在雷电防护设备的检验和国防建设中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室外真空排水系统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真空排水系统改变了室外污水管网单一的重力输送污水的传统模式,污水在真空排水系统中以一定的真空压差输送,系统管道只需保证覆土深度而不要求坡度进行敷设,具有与其他专业管线协调灵活,管径小、流速大、施工方便、投资低、不堵塞、卫生无臭气等优点.适用地形复杂、地面起伏大、坡降小、地下水位高的地区.真空接触启动、真空保压设备、系统安全监控以及系统的设计计算是真空排水系统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