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一种可用于检测血清p53抗体的噬菌体.[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编码p53蛋白N端20~31位的多肽SD的基因克隆到丝状噬菌体载体fADL-le的pIII蛋白基因中,制备展示该外源肽的噬菌体phage-SD并进行了Western blot鉴定.在此基础上,分别以phage-SD和重组p53蛋白为检测抗原,利用ELISA方法对乳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成功制备出能特异性识别血清p53抗体的噬菌体phage-SD.ELISA检测结果表明,60例乳腺癌患者中phage-SD检测到13例p53抗体阳性患者,检出率为21.67%,与重组p53蛋白检测效率(21.67%)一致.[结论]成功制备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可用于血清p53抗体检测的噬菌体phage-SD,为新型血清p53抗体检测试剂的开发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抗克伦特罗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克伦特罗(CBL)单链抗体(scFv)库,从中筛选CBL特异性噬菌体scFv,从而成功扩增出抗CBL的VL,VH基因片段并采用重叠延伸PCR拼接为全长的scFv基因片段,抗体库库容约为1.6×104,经4轮吸附—洗脱—扩增的富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筛选到6个具有CBL结合活性的噬菌体scFv,为进一步大量表达CBL单链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噬菌体展示外源多肽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将丝状噬菌体fd基因8克隆入pKK223-3质粒中,将白色念珠菌特异表位基因插入到修饰后的质粒载体中,并制备了杂合噬菌体,利用纯化的该表位抗原PA免疫小鼠,结果表明该噬菌体-表位抗原PA在有无佐剂存在的情况下均产生抗体,用ELISA方法采用双波长(450/630nm)检测抗体,其在有无佐剂存在的情况下光密度值无明显差别,免疫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有无佐剂的情况下均产生明显增殖,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该方法产生的抗体与传统的合成多肽相比具有方法简便、低价高效等特点,它将成为生产高效低价疫苗的有效途径,该噬菌体-表位抗原PA为真菌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兔抗M13噬菌体酶标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13噬菌体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噬菌体展示技术.M13的酶标抗体,是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结果ELISA检测中不可缺少的试剂.我们制备了兔抗M13抗血清,其效价高于1:6000;经两步饱和硫酸铵沉淀,初步纯化了兔抗M13抗体;用过碘酸钠法对抗体进行了辣根过氧化酶的标记,酶标记抗体活性为1:6400.  相似文献   

5.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主要在肿瘤、病毒性疾病的研究中应用较广。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方面的应用报道。本文就噬菌体展示技术在AD的Aβ抗原表位定位、抗Aβ单链抗体的制备、AD疫苗研究以及显像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只结合1种对应体的BINOL抗体,建立人类单链抗体(scFv)噬菌体文库--Griffin.1文库,以固相化抗原淘筛抗体库,ELISA鉴定噬菌体抗体.从经过4轮富集的次级抗体库中挑选到噬菌体克隆,用该克隆制备的单链抗体阳性克隆,经ELISA证实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从人类scFv噬菌体文库中获得抗BINOL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7.
构建T7噬菌体展示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片段文库. 首先, 从Gene Bank中查找筛选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 将其截短、 修饰、 简并后得到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微阵列. 其次, 将合成的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片段文库扩增、 酶切, 链接到双酶切后的T7噬菌体载体基因上, 构成重组噬菌体DNA. 最后, 重组噬菌体DNA经体外包装和扩增, 得到T7噬菌体展示文库, 并进行T7噬菌体展示文库滴度、 重组率和免疫活性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 从Gene Bank中查找、 筛选、 剪切和修饰共获得96 258条序列构建T7噬菌体展示文库, 原始文库滴度为3.6×107个菌落/mL, 重组率大于90%. 用禽流感病毒H5N1抗体进行捕获, 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 得到理想目的条带, 证明噬菌体表面展示蛋白具有抗原活性, 可用于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快速检测及抗原表位筛选.  相似文献   

8.
构建T7噬菌体展示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片段文库. 首先, 从Gene Bank中查找筛选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 将其截短、 修饰、 简并后得到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微阵列. 其次, 将合成的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片段文库扩增、 酶切, 链接到双酶切后的T7噬菌体载体基因上, 构成重组噬菌体DNA. 最后, 重组噬菌体DNA经体外包装和扩增, 得到T7噬菌体展示文库, 并进行T7噬菌体展示文库滴度、 重组率和免疫活性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 从Gene Bank中查找、 筛选、 剪切和修饰共获得96 258条序列构建T7噬菌体展示文库, 原始文库滴度为3.6×107个菌落/mL, 重组率大于90%. 用禽流感病毒H5N1抗体进行捕获, 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 得到理想目的条带, 证明噬菌体表面展示蛋白具有抗原活性, 可用于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快速检测及抗原表位筛选.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和国内筛选蛋白所用的技术主要是噬菌体展示技术和酵母双杂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在抗体的筛选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展示出血栓病人的抗体,形成对血栓病人的抗体库。并从中淘选出能与血栓降解产物之一的D-二聚体有特异结合作用的抗体Fabp13。抗D-二聚体的Fab在XL1-Blue中得到可溶表达。再利用抗D-二聚体抗体进行竞争ELISA检验,证实p13具有抗D-二聚体的活性。从而我们筛选得到了抗D-二聚体抗体Fab p13。  相似文献   

10.
酶体外定向进化(Ⅲ)展示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展示技术构建的蛋白质/多肽的突变体库,可以通过高通量进行高效地分析和筛选,因此特别适用于改造蛋白质.文中综述噬菌体、细胞表面、核糖体、mRNA等展示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酶定向进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光学免疫分析仪能够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为了减小传感芯片对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并实现对抗体的特异性反应,需要对其进行化学修饰。该文选取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目标物质,研究了3种传感芯片修饰方案,并对修饰后芯片表面的物理形态、化学组成及其对蛋白的响应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案均有效地抑制了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且成功地实现了对2,4-D小分子配基的固定,其中双氨基聚乙二醇修饰的芯片基本不会吸附杂蛋白,而氨基葡聚糖修饰的芯片对2,4-D抗体具有更强的响应。因此,这3种修饰方案都适用于光学免疫分析仪传感芯片的制备。  相似文献   

12.
光学免疫分析仪能够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为了减小传感芯片对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并实现对抗体的特异性反应,需要对其进行化学修饰。该文选取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目标物质,研究3种传感芯片修饰方案,并对修饰后芯片表面的物理形态、化学组成及其对蛋白的响应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案均有效地抑制了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且成功地实现了对2,4-D小分子配基的固定,其中双氨基聚乙二醇修饰的芯片基本不会吸附杂蛋白,而氨基葡聚糖修饰的芯片对2,4-D抗体具有更强的响应。因此,这3种修饰方案都适用于光学免疫分析仪传感芯片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
叶国平  张波 《科技信息》2009,(33):135-136
本设计以函数信号发生器集成芯片MAX038为核心,充分利用该芯片的功能来实现特殊输出波形的要求。频率调节利用芯片自身功能来实现,幅值调节通过运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对湿法刻蚀和键合两个芯片制作关键步骤进行了研究和优化. 首先比较了两种刻蚀配方的效果,并对刻蚀时间和刻蚀过程中的振荡方向等条件进行了考察,对键合预处理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 通过对常温键合和高温键合方法比较,证明高温键合才能保证芯片的使用寿命. 最后将所制得的芯片成功地应用于非变性蛋白质的二维芯片电泳分离.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芯片制作方法的改进,不仅获得了良好的蛋白分离效果,而且芯片制作方法更为简便、成本低、制作成功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根据转基因油菜中所转入的外源基因,选择CaMV35S启动子、FMV35S,PAT基因和目的基因mCP4-EP-SPS,BAR,MS8,RF3以及内源PEP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多重PCR法对待测样品进行扩增,通过缺口平移法合成DIG-dUTP标记杂交探针,并制备基因芯片,在对PCR反应和扩增产物与芯片杂交条件进行优化的同时,比较了芯片检测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并对检测的灵敏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检测灵敏度可达0.1%,由于采用了多重PCR技术一次可同时检测多个基因,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总结了世界芯片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重点介绍了我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高清数字电视芯片、系统芯片、射频芯片、蛋白芯片的开发与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17.
Developed a new program structure using in single chip computer system, which based on multitasking mechanism. Discussed the specific method for realization of the new structure. The applied sample is also provided. Yu Jin: born in 1975, Master student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耦合原理的集成角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由两块电路板与一片专用信号处理芯片组成,在电路板上实现了激励线圈、接收线圈和反馈线圈的设计,通过交变电磁场之间的电磁耦合完成角度信息的转换.传感器芯片设有增益编程模式、零度标定模式,可消除制作工艺与装配过程带来的误差,并实现零度标定;以CORDIC算法为核心设计了角度解码电路,经过误差补偿,大大减小了CORDIC算法在反正弦运算中的误差.经实验测试,数字电路组成的关键模块工作正确,其角度解码范围为0°~120°,误差小于0.05°,满足传感器0.5°的整体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就近年来国际上蛋白质芯片的高通量蛋白质生产及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蛋白质芯片是一种大规模、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目前己广泛运用于基础研究(如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应用研究(如病理诊断,药物开发),而该技术的关键步骤是实现蛋白质高表达及固定。及时把握蛋白质高表达及固定技术的研究动向是开展蛋白质芯片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通用电路板和单片机应用电路板的测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单片机应用电路板测试的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给出了一具体的实现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