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纯棉灯芯绒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得色率,降低染色成本,实验采用微悬浮体化助剂CAT对纯棉灯芯绒进行预处理,并用活性染料对经预处理的织物进行染色.实验确定了纯棉灯芯绒织物预处理的最佳工艺,并比较了经处理织物和普通织物采用活性染料染色的样品.实验结果表明,纯棉灯芯绒织物经过CAT预处理可以节约活性染料染色时染料的使用量,并减少染色废弃染料的排放,经预处理的织物和普通织物染色所得样品色牢度基本一致.该技术提高了纯棉灯芯绒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固色百分率,符合纺织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并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活性染料利用率低,染深色及盐用量多的问题,利用自制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对CVC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优化出有利于提高活性染料吸附上染性能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并且研究了改性CVC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CVC织物无盐染色可获得比未改性CVC织物常规加盐染色更高的上染百分率、K/S值、固色效率和皂洗牢度,但是摩擦牢度有轻微降低,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交联剂TAHT在活性染料印花时的作用。证实了在活性染料印花中采用交联剂TAHT,可使大部分常用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及印花织物的K/S值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并确定了应用TAHT的合适的色浆配方及印花工艺。使用TAHT可提高活性染料的利用率,减轻后处理负担,减少污水,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染色方法对毛盖竹针织面料染色无法得到相同颜色的问题,在对毛盖竹针织面料染色时加入一定量的固色交联剂与抑制毛纤维上染的缓染剂,组成了以活性染料、交联剂和缓染剂(硫酸铵)为主要工艺参数的新型交联染色工艺,并对毛盖竹针织面料进行了一浴法交联染色.使竹纤维的上染能力相对增强,放缓了羊毛的上染速率,使澳毛/竹纤维混纺针织物达到同色,同时与常规染色工艺相比染料用量节约50%.工艺流程相对缩短.  相似文献   

5.
活性染料与反应性染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作者的工作,系统地综 活性染料,活性纤维和交联染色的工作。阐明了三种染色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以染料-纤维或染料-交联剂一纤维共价键结合,因此染色纤维有着卓越的湿处理牢度。今后不公需要改善活性染料染色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要加强活性染色和交联染色,甚至三者交叉的研究,以达到对纤维尽善尽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微悬浮体预处理工艺在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中的应用.将经过预处理的纯棉织物与传统前处理的纯棉织物在相同染色条件下染色,与采用传统工艺所得染品相比,采用新工艺所得染品有明显的色泽增深效果,经济效益明显.采用新工艺染色可降低生产废水中的废弃染料量,可减轻环境污染,社会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7.
探讨预处理工艺中各因素对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优化出最佳的预处理工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冷轧堆染色工艺相比,预处理后的棉织物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具有明显的增深效果,进而可节约染料,减少生产废水中的色度污染,降低污水处理负担,给工厂带来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根据活性染料特征值SEFR选择3类不同特征值的活性染料,每一类选3种,共计9种.分别对特征值高、中、低的3类染料进行低盐染色工艺实验.实验表明,SEFR值中等的一类染料适合进行低盐染色,其固色率均在70%左右,盐的用量为常规用量的1/4~1/3,浴比为10:1,其中以无水硫酸钠与柠檬酸钠2:1复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藤材染色中活性染料上染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艳红X3B和嫩黄X6G两种活性染料对省藤和黄藤藤材、藤皮染色,研究活性染料对两种藤不同试样的上染性。分析了原料的不同处理方式、染液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等对藤材上染率的影响,比较了省藤和黄藤与毛白杨、红松和竹材间上染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对藤材可上染;藤皮经打磨、酸、碱处理均不能上染;活性染料上染率最佳的染色条件:染液质量分数0.5%,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40℃;省藤、毛白杨、红松和竹材的上染率差异不明显,黄藤上染率最低;同种藤染色,活性嫩黄X6G上染率优于活性艳红X3B;热水抽出处理后,藤材上染率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选用两类活性染料(Cibacron Red LS-2G,Cibacron Blue FN-R)对蚕蛹蛋白纤维长丝染色,讨论了工艺条件(Na2CO3的用量、NaCl的用量、温度)对两类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类活性染料对蚕蛹蛋白纤维均有较高的固色率,LS型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大于FN型活性染料。NaCl对FN型活性染料的促染效果大于LS型活性染料,LS型活性染料在低盐条件下,也有较高的固色率。活性染料染色后,蚕蛹蛋白纤维长丝的强力损失小于10%.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GS氧化交联变性淀粉浆料的浆液和浆膜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系统的测试与分析,得到GS氧化交联变性淀粉的水溶性良好,浆液黏度值稳定,成膜完整,浆膜的吸湿性较小,耐屈曲性良好,断裂强力较大。分别将GS氧化交联变性淀粉浆料和PV A与变性淀粉、固体聚丙烯酸进行配伍,对比两组配方下的浆纱强力、毛羽和耐磨性能等。实验结果表明,GS氧化交联变性淀粉的浆纱性能良好,可满足纯棉纱上浆要求。  相似文献   

12.
缓交联铬冻胶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交联铬冻胶体系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重铬酸钠与有机还原剂硫脲组成。由于硫脲的还原能力弱 ,因此该体系成冻时间较长 ,其终冻时间长达 8~ 10d ,可用于油藏的深部调剖。分析了铬冻胶的形成过程 ,通过测定成冻时间 (包括初冻时间及终冻时间 )和突破真空度评价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交联剂质量分数的减少、pH值的升高 ,铬冻胶体系的成冻时间延长 ,强度增大 ;随着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质量分数的增大 ,成冻时间缩短 ,强度增大 ;随着温度的升高 ,成冻时间缩短 ,强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缓交联铬冻胶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缓交联铬冻胶体系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重铬酸钠与有机还原剂硫脲组成。由于硫脲的还原能力弱。因此该体系成冻时间较长,其终冻时间长达8-10d,可用于油藏的深部调剖,分析了铬冻胶的形成过程,通过测定成冻时间(包括初冻时间及终冻时间)和突破真空度评价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质量分数的减少,pH值的升高,铬冻胶体系的成冻时间延长,强度增大;随着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质量分数的增大。成冻时间缩短,强度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成冻时间缩短,强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水凝胶的强度,通过端丙烯酸酯基阴离子型聚氨酯(PU)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MAEBDAC)的共聚交联,合成了系列两性水凝胶(简称L1—L5)。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阴阳离子摩尔比为0.3/1(样品L1)、1/1(样品L3)和1.3/1(样品L5)的干凝胶,结果表明,两组分间相容性良好。处于等电点的样品L3中没有微孔结构,且其可冻结水含量仅为总溶胀水量的11.7%,而在样品L1和L5中均具有微孔结构且可冻结水含量增至50%。研究pH响应性表明,水凝胶的响应行为取决于凝胶中过量电荷的性质,外加电介质对样品L3的吸水能力影响较小。凝胶强度随聚氨酯链段的引入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京尼平交联胶原后的颜色、交联度、吸液率、降解率及细胞毒性的变化, 研究交联pH值对京尼平交联胶原制备生物材料的影响.分别于pH5.0,5.5,6.0,6.5,7.0条件下, 在0.5%京尼平水溶液中交联24 h,以未交联的胶原作为对照, 评价所得材料的颜色、交联度、吸液率、降解率、细胞毒性及组织相容性特点.当pH为5.5时, 交联后材料的颜色较浅, 且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抗降解性.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cognition mechan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inihelix DNA with Tryptophanyl-tRNA Synthetase (TrpRS), TrpRS from Bacillus Subtilis was purified. Four minihelix DNAs were chemically synthesized and the photoreactive reagent s4T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ree of them at the positions of G73, T72 and T55 corresponding to tRNATrp. The apparatus for uv crosslinking was devised and the parameters for uv crosslinking were optimi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73 and T72 base of minihelix DNA interacted with TrpRS directly. The uv crosslinking reaction was improved by the dose of uv irradiat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both TrpRS and minihelix DNA.  相似文献   

17.
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研究与工业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利用国产双阶式塑料混炼挤出机组,采用风冷模面热切工艺,开发研制了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阐述了原料、助剂的选择和产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
酮肼交联型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体预乳化的乳液聚合工艺,利用丙烯酸酯单体、有机氟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合成含有活性酮羰基的氟化丙烯酸酯乳液;然后同合成的含有酰肼基的聚氨酯乳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出酮肼交联型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激光粒径分析、透射电镜、接触角和耐溶剂性、耐水性能检测等方法对FPUA复合乳液及成膜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对复合乳液的涂料印花性能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酸铜树脂颗粒水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聚丙烯酸铜树脂颗粒水解性能的研究发现,随着铜树脂颗粒粒径的减小,水解液pH值的升高及水解温度的升高,水解速度加快。该水解反应的表现活化能为30.62(kJ·mol^-1),对水解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免烫整理树脂KNITTEX FA CONC在低温条件下对棉梭织面料进行潮交联,通过对织物残留含潮率、催化剂用量、树脂用量、堆置反应时间、工作液pH值的研究,确定了免烫树脂整理棉梭织面料的最优工艺参数:织物残留含潮率7%,催化剂用量130g/L,树脂用量200g/L,堆置反应时间应在16h,pH值控制在2.0左右.相对于干态交联,经该整理工艺处理的棉梭织面料抗皱免烫效果好,甲醛含量符合国家相关法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