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我国,城镇化的实现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城镇化的现状、速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迫切需要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结合我国城镇化的特点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不断创新城乡发展模式,寻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更大领域和空间,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快速转移。  相似文献   

2.
在归纳总结新疆城镇化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特色产业是推动新疆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并论证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认为在特色产业推动新疆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中,应重点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本文从研究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的分析,找出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廉顺国 《河南科学》2005,23(3):461-464
城镇化包括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两个过程.我国农村城镇化既要尊重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应以县城吸纳为主,这对城镇的合理发展、农村工业化的顺利进行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着力点是扩大城镇吸纳乡村人口的容量.从省情出发、从转移农村人口的目标出发,河南应充分考虑低成本的循序渐进的城镇化道路,在建设中原城市群的同时特别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城镇化是城镇化行为主体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按自身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原则进行成本、收益、风险测算做出的理性选择.河南省小城镇建设处于有效需求不足的买方市场阶段,应加大拉力、增强推力、减小阻力,形成城镇化合力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城市无序扩张、粮食进口增加等社会与经济问题.然而,近年国内对城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城镇空间扩张、动力机制、城市病等方面,较少结合国外城镇化发展进行比较研究.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和国外城镇发展演变及其形态,指出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等差异影响着各国各地区农耕文明和城镇化形态与发展模式.因此,在思考我国城镇化发展时,依据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模式,在深入思考我国区域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摸索出适合我国区域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牛艳华  黄向球  李赛 《河南科学》2013,(12):2269-227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为探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利用近几年来河南省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县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特征、发展趋势及促动因素,并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应重点推进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及城乡就业制度创新,同时提升各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立城乡互通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县域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镇,进而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教育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对策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城镇化背景中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流动进行考察分析,发现目前城乡割裂的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管理体制以及城乡差别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流动要有整体思路,按照城乡统筹原则和农村城镇化的思路制定有效的政策,建立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以及完善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0.
论述昌黎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深入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困境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转移途径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努力搞好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提高农户福利的视角,探讨农户对不同成本分担方式下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满意度。采用Probit模型对陕西5个县20个村400户农户两次的跟踪调研数据进行检验,发现增加村级公共消费品有利于增加农户效用,提高农户满意度。从村级公共消费品提供的成本分担角度看,农户集资融资比征税方式农户满意度更高,但随着农户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农户对村级公共消费品提供的满意度降低。因此,建议增加陕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改变"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建立充分的信息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2.
北流市六麻镇版纳鱼螈数量和分布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版纳鱼螈是我国濒危的两栖类动物,分布区域狭窄,数量极少.本文对版纳鱼螈在广西北流市六麻镇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达和村版纳鱼螈的种群密度为0.12条/m2,种群数量约为10800条,在六麻镇19个自然村的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风貌演变的定量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闽北传统村落为例,构建传统建筑坡屋顶面积变化指数和新建建筑屋顶面积指数,定量化计算传统建筑受损程度及建筑“加改建”数量,并结合实地踏勘调研,分析传统村落的风貌演变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屋顶形态的定量化分析能为研究传统村落风貌演变提供快捷有效的方法,及时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定量化分析反映出传统村落的住房“加改建”需求,将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能更全面深入地研究传统村落的风貌演变状况及原因.  相似文献   

14.
沙枣树的出胶与树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沙枣树(E laeagnus angustif olia L.)的出胶进行了不同树龄的比较.结果表明,成熟林的出胶率低而出胶量高,过熟林则相反,是出胶率高而出胶量低.出胶率高是病虫害侵染所致,而出胶量高则是生理活性强的表现.沙枣树的出胶受自身生理活性作用和受害反应的影响.沙枣树的出胶率和出胶量都随气温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建议沙枣胶的生产应该在新疆炎热的南疆地区进行,加强对成熟林和过熟林的管理复壮,有利于提高沙枣树的产胶量.  相似文献   

15.
《村委会选举法》的颁布,村委会的直接、差额选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地方人大及常委会能否对村委会的选举、罢免及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充分分析了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对村委会监督的依据、方法及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西递国内游客特征、旅游动机及旅游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正备受旅游者的关注与青睐。本文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游客特征、旅游动机及旅游效果三个方面对西递国内旅客展开分析,有助于当地政府及旅游企业更好的进行相关的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工作,有助于提高客流量和提升西递旅游地的整体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晋中市榆次区聂村苹果园绣线菊蚜数量及其天敌种类与数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锈线菊蚜的数量呈增长趋势,天敌只有瓢虫类、草蛉类、蜂类三种,九次调查中有五次天敌与蚜虫的数量比都小于1:150,二者比例严重失调.  相似文献   

18.
在详细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延边州安图县红旗村利用旅游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做法,探讨了红旗村依托区位优势和品牌效应,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提出坚持政府引导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其他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位于拉萨郊区的藏热村被裹挟着进入城市空间拓展的现代化变迁之中,日益呈现人口结构、职业分工以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趋势,目前正在进行村落的整体移迁。“村落排泄系统”这一概念拟将村落视作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动态有机体,自身能够形成吸纳、生产、消费、维持和排泄的系统,其中除了包括文化主体生理意义上排泄废物的既定模式,还包括与生产活动、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废物或垃圾处置方式。通过展示藏热村排泄系统所发生的细节变化,可以一窥村民们正在经历质性变迁的日常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0.
化学储存与使用不当易引发事故,造成环境污染。邱村金矿化验室化学品使用量虽小,但品种较多,因此其使用方法及管理不容忽视。文章对邱村金矿化验室化学品储存及使用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化验室化学品储存地点分散,使用人员较多,存在着一定得事故隐患,加上部分邱村金矿化验室条件较差,使用过的化学品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因此,还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应制定有效得管理制度,加强科研院所化学品得储存及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