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碰撞理论、活化能和过渡状态理论说明了三分子反应很少见的原因,并阐述了三分子反应的作用过程,列举了部分三分子反应,说明存在三分子反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PM3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组态相互作用方法(MECI) ,通过逐点改变俘精酸酐分子开关化学键的键长 ,成功计算了呋喃取代的俘精酸酐分子开环体和闭环体沿基态、第一单重激发态和第一三重激发态互变的势能变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 ,俘精酸酐分子在基态时 ,由于势能面不能重叠而不能发生变色反应 ;在第一单重激发态 ,有利于发生开环反应 ;在第一三重激发态时 ,有利于发生闭环反应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3.
本主要介绍了前线轨道理论在有机反应择向问题上的应用。并且阐明了一个分子与受体反应,择向在该分子的HOMO伸展较大的位置上;与授体的反应,择向与该分子的LUMO伸展较大的位置上这样极简明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化合价是经典的化学概念,它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原子价学说,电子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以分子轨道理论为基础,系统介绍了π电荷密度法、定域能法和前线电子密度法等三种用于预测一元取代苯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邻、间、对位的相对反应活性及反应产物的方法。采用自编程序分别计算了一些常见一元取代苯的丌电荷密度、定域能和前线电子密度,得到的数据与这些化合物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的相对活性及产物分布能较好的符合。并对这三种方法间的联系和三种方法的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CS自由基与O2分子反应的单、三重态势能面进行了研究.在UB3LYP/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在OCSD(T)/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各物种的单点能,并对总能量进行了零点能校正.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反应通道在三重态势能面中.主要产物是P3(OCS+^3O),次要产物是P1(CO+SO).  相似文献   

7.
提供了变分过渡态理论的新应用-用于气固界面上的反应,重点是气相分子在面心立方晶体上发生的解离吸附反应,给出了反应的物理图象,用新的势能面计算了H2在Ni(100)面上的解离吸附的速度常数,结果与Truhlar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用于分析游离基反应的前线轨道的微扰分子轨道理论的普通方程。从而用微扰分子轨道理论半定量地解释了脂肪族的游离基取代和芳香族的游离基取代反应的反应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l1G^**基组下,计算研究了反应F2 2HCl=2HF Cl2的机理。求得各可能反应途径的系列过渡态,并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加以证实。比较反应能垒(理论计算活化能)发现,题称反应若以分子与分子作用机理进行,则需克服的最大能垒为l50.63kJ/mol;若以F2分子先裂解为F原子再反应的机理进行,则需越过能垒154.82kJ/mol。求得反应F HCl→HF Cl的线形和三角形两种过渡态,以三角形较稳定;求得反应HCl Cl→H Cl2的两种过渡态,以线形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用量子化学中半经验自治场分子轨道AMI方法全优化计算了合成CLT酸新工艺和老工艺中备反应物的分子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发现用前线轨道理论可以很好地阐明各反应(磺化、氯化、溴化、氨化和硝化反应)的位置选择性;导出邻氯甲苯发生溴化反应时氯基的定位能力应大于甲基的结论.较好地解释了经典有机电子理论无法解释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分子反应系统模型,介绍了化学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步骤;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三分子反应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变化,及通向化学混沌的道路;结果发现在周期激励条件下,三分子反应过程中逆周期加分岔和周期混沌带更迭出现,同时存在逆倍周期分岔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具有多重饱和输出的三分子反应模型的定性性质,证明了系统(1)解的有界性,得到其存在极限环的参数范围,并获得Hopf分支曲面方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Hopf分岔理论对第二类三分子模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边界条件下,自振荡不稳定性只能出现在稀释过程中。此外,本文还给出了时间周期解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具有饱和输出的Prigogine三分子反应模型(2)的定性分析,得到系统(2)极限环的存在性和解的有界性。并用计算机绘制系统的相图,图中显示出在某些情况下极限环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15.
16.
CH3I与O(3P)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O(3P)与CH3I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在UB3LYP/6—311 G(d, p)水平上(对I原子使用赝势基组)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用耦合簇理论CCSD(T) 计算了单点能量.为了确证过渡态的真实性,在UB3LYP水平上进行了内禀坐标(IRC)计算和频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3条通道,其中生成CH2I和OH的通道为反应的主要通道,反应的活化能为66.1 kJ/mol.  相似文献   

17.
用量子化学的二阶微扰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单重态二氟亚烷基卡宾和丙酮环加成反应的机理.在MP2/6-31G*和B3LYP/6-31G*基组水平上,优化得到了反应途径上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计算并考察了5种可能的反应途径,势能面上各驻点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通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和中间体构型进行了确认.计算结果表明,二氟亚烷基卡宾与丙酮环加成反应的主要反应通道由3步组成:(1) 两反应物首先生成一富能中间体INT1b,它是一无势垒的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22.1 kJ/mol;(2) 中间体INT1b经过过渡态TS3a1异构化为另一中间体INT3a,其势垒为14.3 kJ/mol;(3) 中间体INT3a又经过过渡态TS4异构化四元环产物P4,其势垒为4.6 kJ/mol.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微扰理论的MP2方法和自洽反应场(SCRF)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2种最稳定构型的精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机理及水溶剂化效应.研究发现标题反应有3条通道a、b和c.对于构型1,分别是手性碳上的质子以氨基、羰基和氨基联合以及羧基和氨基联合为桥迁移.对于构型2,分别是手性碳上的质子只以氨基为桥、羧基异构后再以氨基为桥迁移及以羧基和氨基联合作桥迁移.势能面计算表明:构型1的主反应通道都是a,决速步自由能垒分别为268.2kJ·mol~(-1),来源于质子从手性碳向氨基氮迁移的过渡态.构型2的主反应通道是b,决速步自由能垒为239.3kJ·mol~(-1),来源于质子从手性碳向氨基氮迁移的过渡态.水溶剂效应使构型2的主反应通道决速步自由能垒降到95.7kJ·mol~(-1).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构型2先手性转变;水溶剂对精氨酸的手性转变有极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真分数理论和题目反应理论分别对客观性试题质量进行了测量,并把两种理论加以比较,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和微扰理论的MP2方法,对苯丙氨酸分子的3种最稳定构型基于氨基做质子迁移桥梁的旋光异构进行研究.反应通道研究发现:标题反应有3条通道a、b和c.对于构型1和3,a是羧基异构后手性碳上的质子再以氨基为桥迁移,b是手性碳上的质子直接以氨基为桥迁移,c是手性碳上的质子以羧基和氨基联合为桥迁移.对于构型2,3条通道分别是质子只以氨基、顺次以羰基与氨基和顺次以羧基和氨基为桥迁移;势能面计算表明:构型1,3的主反应通道都是a,决速步是第2基元反应,活化吉布斯自由能垒分别为256.7kJ·mol~(-1)和263.4kJ·mol~(-1),由羧基异构后质子从手性碳向氨基氮迁移的过渡态产生.构型2的主反应通道也是a,决速步是第1基元反应,活化吉布斯自由能垒为256.5kJ·mol~(-1),由质子从手性碳向氨基氮迁移的过渡态产生;3种构型的苯丙氨酸分子旋光异构速控步骤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6.27×10-33 s~(-1),6.79×10-33s~(-1)和4.20×10-34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